【正文】
導效應,醇酸的酸性比相應的羧酸強。 鄰位 的酸性比苯甲酸 強 ; 間位 的增強甚微; 對位 的酸性比苯甲酸還 弱 。 二 化學性質 51 鄰位 :可以形成 分子內氫鍵 , 使得鄰羥基苯甲酸負離子穩(wěn)定 , 這樣解離后的質子不易再和羧基負離子結合 , 而使酸性增強 。 OCO HOH? ?? -OCOOH? ?? -H ++. . . . .............間位 :通過 誘導效應 (沒有共軛效應 )起作用,使羧基負離子穩(wěn)定,酸性增強,但因隔了 3個碳原子,影響減弱,酸性增強甚小。 補充 52 CH OOO H對位 :同時存在誘導效應( I)和共軛效應( +C),其 +C效應起主導作用 ,羥基對羧基顯示供電子效應 ,使酸性減小。 2 脫水反應 ?羥基酸 受熱時,分子間交叉脫水,形成 交酯 。 丙交酯 C H 3C HO HOCO H OC H 3C HOHOCH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OC H 3C H 3OH 2 O+補充 53 R C H C H C O O HO H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C H C H COO H?羥基酸 受熱時,分子內脫水生成 ?,?不飽和酸 。 ?羥基酸 分子中的羥基和羧基在常溫下即可脫水生成五元環(huán)的 ?內酯 。 . . . . . . .C H 2C H 2 C H 2 OCOO HH. . . . . . ...........................OO?丁內酯 54 ?內酯是穩(wěn)定的中性化合物 , 遇熱的堿溶液能水解成 ?羥基酸鹽 。 OON a O H / H 2 OC H 2 C H C H 2 C O O N aO HC H 3Note: ?羥基酸也能脫水成六元環(huán)的 ?內酯,但比 ?內酯較難生成。 OOC H 3H 3 C?甲基 ? 戊內酯 OOH 3 CC H 2 C H 3 ?甲基 ? 己內酯 55 羥基處于羧基的鄰位或對位的酚酸 , 加熱易引起脫羧反應 。 3 脫羧反應 C O O HR C HO H稀 K M n O 4 R C H O C O2+ H 2 O+R C O O H[ O ]C O O HR CO H稀 K M n O 4C O 2+ H 2 O+R 39。COR R 39。C O O HO H2 0 0 ℃2 0 0 ~ 2 2 0 ℃ O HC O 2+O HO HC O O HH OO HO HH OC O 2+56 4 氧化反應 羥 基 酸 羰 基 酸[ O ][ H ]重要的羥基酸 (一 ) 乳酸 (二 ) 酒石酸 酒石酸學名 2,3二羥基丁二酸。 (三 ) 檸檬酸 檸檬酸又名 枸櫞酸 ,學名 3羧基 3羥基戊二酸。 C 6 H 1 2 O 6 乳 酸 桿 菌 C O O HC H 3 C HO H工業(yè)上乳酸由糖經乳酸桿菌發(fā)酵制得。 乳酸 葡萄糖 補充 57 C O O HO H O C O C H 3 C H3 C O O H++ ( C H 3 C O ) 2 OH 3 P O 4C O O H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血栓形成及抗風濕的作 用,刺激性較水楊酸小,是內服退熱鎮(zhèn)痛藥。 又叫 柳酸 ,學名鄰羥基苯甲酸。 乙酰水楊酸 (acetylsalicylic acid)俗名為 阿司匹林 (Aspirin),水楊酸與乙酐在磷酸存在下共熱而生成乙 酰水楊酸。 (四 ) 水楊酸 補充 58 可供藥用的其他 水楊酸衍生物 有: 冬青油 . 可止痛 , 亦用作牙膏、糖果等的香精 . 水楊酸苯酯 (Salol). 腸道和尿道消毒劑 對 氨基水楊酸鈉 (PASNa). 用于治療各種結核病。 C O O C H 3O HH 2 N C O O N aO HC O O C 6 H 5O H補充 59 補充 第六節(jié) 羰基酸 一、羰基酸的命名 羰基在分子碳鏈端的是醛酸 。在分子中間的是酮酸。 一元酮酸命名時稱為 “ 某酮酸 ” ,二元酮酸一般稱為 “ 酮某二酸 ” 。 C H 3 C H 2 C C O O HO?丁酮酸 丙醛酸 H C C H 2 C O O HO HOOCCOCH2CH2COOH ?酮戊二酸 ?酮丁二酸(草酰乙酸) H O O C C C H2 C O O HO60 補充 ?酮酸 由酯縮合反應制備 酰氰 R C C lOR C C NOR C C O O HON a C N 水 解制 備 ?酮酸 酮酸的化學性質 有羧酸的性質也有酮基的性質,如與氫氰酸。還有兩種官能團相互影響引起的脫羧和分解反應。 酮酸的脫羧反應 與稀硫酸共熱 ,生成少一個碳原子的醛 (或酮 )和 CO2 61 補充 C O O HR COH 2 S O 4稀HR COC O 2+C H 2 C O O HR COC H 3R COC O 2+微 熱?酮酸比 ?酮酸更容易發(fā)生脫羧。 通常將 ?酮酸的受熱脫羧反應稱為 酮式分解 。 C H 2R COCOO H....................酮 式 分 解62 C H 2R COC H 3 C O O N a+C O O H N a O H濃 R COO N a H 2 O+酮酸的分解反應 ?酮酸與濃堿共熱時,在 ?碳原子和 ?碳原子之間發(fā)生斷裂,生成兩分子羧酸鹽。 C H 2R COCOO H....................酸 式 分 解 酮 式 分 解?酮酸與濃堿共熱分解反應稱為 酸式分解 。 補充 氨基化反應 人體內酮酸與氨基酸的相互轉化 63 補充 重要的酮酸 (一 ) 丙酮酸 (二 ) 酮體 ?丁酮酸 、 ?羥基丁酸和丙酮 三者在醫(yī)學上統(tǒng)稱為酮體 (ketone bodies)。 血中酮體正常值: 3~50mg/L; 酮血癥: 3000mg/L. (三 ) 草酰乙酸 (四 ) ?酮戊二酸 HOOCCOCH2CH2COOH O HC O O HC H 3 COC O O HC H 3 C H[ H ][ O ]H O O C C C H 2 C O O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