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課題:病句復習—成分殘缺或贅余(第一課時) 1、圍繞體育比賽中的日益嚴重的商業(yè)化、明星化趨勢,對這一屆大學生運動會產(chǎn)生了一定的沖擊。 2、江蘇里下河地區(qū)鴨子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放養(yǎng)場地縮小了?! ?、建筑基礎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會使高樓大廈基礎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險。 4、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合乎民意、順乎民心,體現(xiàn)了包括2300萬臺灣同胞在內(nèi)的
2025-06-18 13:07
【總結】病句六種類型分項講解---成分殘缺或贅余復習要點句子一般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成分殘缺一般主要表現(xiàn)在主、謂、賓和修飾成分的殘缺。句子成分贅余,指句子中出現(xiàn)了表達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一、成分殘缺成分殘缺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語殘缺、賓語殘缺、謂語殘缺、介詞缺失、關聯(lián)詞殘缺、定語殘缺1、主語殘缺什么時候可以省略主
2025-08-05 09:46
【總結】部編版語文中考語文專題復習:第七講病句——成分贅余、句式糅雜、表意不明 辨識語病和修改病句,是中考句子考查的重點,也是大部分省市試卷的必考題型。(1)中考對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能準確判定...
2025-04-05 04:12
【總結】辨析并修改(xiūgǎi)病句專題復習,第一頁,共三十二頁。,,考點(kǎodiǎn)闡釋,所謂“病句”,是指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不合邏輯事理的句子。它是歷年來高考(ɡāokǎo)考查的一個重點。...
2024-11-15 13:22
【總結】辨析并修改病句——成分殘缺或贅余(一)【考綱解讀】高考考查的要點:(1)結構類語病,包括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2)語意類語病,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在《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六種病句類型中,前四種屬于結構類語病,最后兩類屬于語意類語病。辨析病句的題型一般是客觀型題,修改病句的題型一般是主觀題。能力層級:E級,表達應用。辨析病句,要
2025-04-17 01:21
【總結】———搭配(dāpèi)不當,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qiānnánwànnán),辨析(biànxī)并修改病句,——搭配不當,第一頁,共十四頁。,【知識(zhīshi)與能力】,了解...
【總結】,病句(bìnɡjù)專題,,之壓縮(yāsuō)主干,第一頁,共二十頁。,一、考試說明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D二、知識要點分析:目標重點:1.搭配不當2.成分殘缺或綴余探討(tàntǎo)...
【總結】語法之句子(jùzi)的成分,說明:語法知識(zhīshi),初中不教,高中不學,高考不考。成為學生學習和考試的知識(zhīshi)盲區(qū)。直接造成文言句式及翻譯和辨析修改病句兩大考點的大量失分。因此列...
2024-11-08 23:58
【總結】辨析(biànxī)并修改病句,第一頁,共三十九頁。,目標一、解讀考點;二、掌握語法知識(zhīshi),準確判斷病因;三、了解病句類型,掌握修改病句及解題技巧。,第二頁,共三十九頁。,第三頁,共三十...
2024-11-12 12:02
【總結】句式雜糅(záróu)云南省紅河州開遠一中唐勇金,句式雜糅又稱為結構(jiégòu)混亂。即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式不同、結構(jiégòu)各異的短語或句子混雜、糾纏在一起,造成關系套疊、表意不清。(表...
【總結】辨析病句之表意(biǎoyì)不明,第一頁,共三十一頁。,1.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經(jīng)濟學家對此的看法(kànfǎ)是否定的。A、指代不明。“此”是指“...
2024-11-15 13:21
【總結】【示例】請指出下列病句錯誤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1.(2012·山東卷)日本在野黨強烈指責財務大臣“口無遮攔”、公開談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預日元具體匯率的行為是極不負責任的。2.(2011·江蘇卷)為紀念...
【總結】缺賓語 賓語是動詞謂語的連帶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用在動詞之后,回答“誰”或者“什么”這類問題。 ?“賓語殘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把及物動詞當成了不及物動詞用 及物動詞...
2024-11-19 05:34
【總結】缺主語和偷換主語 1、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 句首濫用的介詞常有 從、自、自從、由、往、朝、到、向、 當、在、 和、跟、與、同、 以、用、將、把、被、比、 對、于、對于、 為、為了、...
2024-11-19 04:36
【總結】否定不當病句 1、看否定詞的個數(shù)。(雙重否定表肯定,三重否定表否定) 例1、誰也不會否認長江不是向東流的。 “不否認”即“承認”,“承認”的是“長江不是向東流的”,明顯不符合客觀事實。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