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及其重要意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重要意義。2.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統(tǒng)一性和斗爭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認識和
2024-12-09 09:24
【總結】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三框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識記:如何創(chuàng)造和實現人的價值⑵理解: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價值、實現人的價值主觀條件⑶運用:列舉生活事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人的價值要在勞動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討論分析追
2024-12-09 00:00
【總結】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學的基本問題【前課準備】3分鐘左右的時間,回顧第一課內容,做好兩課內容的銜接工作。10分鐘閱讀書本p10—12,完成【生本對話A】、【生本對話B】。,便于生生對話、共享和展示?!旧鷮υ扐】中的某一個對話內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嘗試寫出提綱。【學習目標】記住哲學的
【總結】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聯系的含義,聯系普遍性、客觀性含義、聯系的多樣性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初步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認識和發(fā)現事物固有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系,初步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3.情感目標:樹
【總結】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教學目標】1.基本知識:識記物質的定義,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世界真正的統(tǒng)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宇宙間一切事物及現象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堅定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
2024-12-09 00:01
【總結】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第一框生活處處有哲學【課前準備】5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整本書瀏覽一下(特別是目錄)了解哲學所探討的話題。10分鐘左右的閱讀書本p4—6,完成【生本對話A】、【生本對話B】。、典故或名言,思考其中的哲學智慧,便于生生對話和共享。【生生對話A】中的某一個對話內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嘗試寫出提綱。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要認識自然界的奧秘,還要追索社會生活的本質,探究社會歷史的規(guī)律,尋覓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第十一課尋覓社會的真諦閱讀思考?什么是社會存在、社會
2025-01-18 01:43
【總結】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單元備考策略(1)立足單元復習:要把握一個核心,明確三項依據,認識四個原理。一個核心就是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圍繞這一命題核心,認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三項哲學依據。認識四個原理,是指唯物史觀的四個基本考查點: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
2024-11-11 21:29
【總結】第十課創(chuàng)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第二框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理解創(chuàng)新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列舉實例,運用相關原理,說明創(chuàng)新推動了社會進步,創(chuàng)新推動了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chuàng)新推動了人類思維和文化的進步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創(chuàng)新實踐,勇于突破
【總結】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課前準備】1.利用15分鐘左右閱讀書本p7—9,完成【生本對話A】、【生本對話B】。2.選取【生生對話A】中的某一個對話內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嘗試寫出提綱。【學習目標】,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旧緦υ挕俊旧緦υ扐】【生本對話
【總結】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真理的含義,真理的基本屬性;理解真理的具體性;列舉生活實例,根據有關原理,論證真理只有一個,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分析說明追求真理要與時俱進。通過學習真理論的內容,形成正確區(qū)分和判斷真理與謬誤的能力,正確地對待真理和謬誤,堅持真
【總結】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一框價值與價值觀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⑵理解: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⑶運用: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哲學原理,分析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加深對人的價值的理解。深刻理解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為什
【總結】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二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識記: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⑵理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⑶運用:剖析生活實例,說明不同的人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和選擇2.能力目
【總結】復習學案:尋覓社會的真諦(必修4)【目標導航】一、考點集結(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1)社會發(fā)展的實現方式(2)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特點
2024-12-08 18:08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要認識自然界的奧秘,還要追索社會生活的本質,探究社會歷史的規(guī)律,尋覓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歷史觀、群眾觀、人生價值觀?皇帝的餃子?從前,有一個農夫,家里很窮。有一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妻
2025-01-18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