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v =xt= v0+12at ② 由速度公式 vt= v0+ at ,當(dāng) t ′ =t2時 v2t= v0+ a2t ③ 由 ②③ 得 v = v2t ④ 又 vt= v2t+ a2t ⑤ 由 ③⑤ 解得 v2t=v0+ vt2 ⑥ 所以 v = v2t=v0+ vt2。 此推論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2 . 逐差相等的推導(dǎo) 時間 T 內(nèi)的位移 x1= v0T +12aT2 ① 在時間 2 T 內(nèi)的位移 x2= v02 T +12a (2 T )2 ② 則 x Ⅰ = x 1 , x Ⅱ = x 2 - x 1 ③ 由 ①②③ 得 Δ x = x Ⅱ - x Ⅰ = aT2 此推論可用于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也可用于求加速度。 3.從車站開出的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走了 12 s 時,發(fā)現(xiàn)還有乘客沒上來,于是立即做勻減速運動至停車,總共歷時 20 s,行進了 50 m,求汽車的最大速度。 解析: 由于汽車在前、后兩階段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故前、后兩階段的平均速度均為最大速度 v m a x 的一半,即 v =0 + v m a x2=v m a x2,由 x = v t 得 v m a x =2 xt 總= 5 m /s 。 答案: 5 m/s 位移公式的應(yīng)用 [例 1] 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前 4 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 16 m,第 6 s末的瞬時速度為 8 m/s。問: (1)該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 (2)該物體在第 7 s內(nèi)的位移是多少? [審題指導(dǎo) ] 解答本題時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 (1)第 6 s末的瞬時速度就是第 7 s的初速度。 (2)第 7 s內(nèi)的位移就是第 6 s末開始持續(xù) 1 s的位移。 [ 解析 ] ( 1) 根據(jù)題意知 x4= 16 m , v6= 8 m /s ,由公式 x= v0t +12at2可得 16 = 4 v0+12a ( 4)2… ① ,由公式 vt= v0+ at 可得 8 = v0+ 6 a … ② ,由 ①② 兩式聯(lián)立解得 a = 1 m /s2, v0= 2 m /s 。 ( 2) 第 7 s 初的速度等于第 6 s 末的速度,即 v0′= 8 m /s ,又第 7 s 內(nèi)的位移是指 6 s 末到 7 s 末的這 1 s 時間內(nèi)的位移,所以有 x ′= v0′ t ′+12at ′2= ( 8 1 +12 1 12) m = 8 .5 m 。 [答案 ] (1)2 m/s 1 m/s2 (2) m [借題發(fā)揮 ] (1)求位移時要注意位移與時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