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矩 = 0 分析和討論 2. 力系等效定理 兩個不同力系等效的 充分必要條件 是主矢相等 ,且對同一點的 主矩相等 。 推論 力系平衡的 充分必要條件 ∶ 主矢 = 0 ,對任意點的 主矩 = 0 力偶及其性質(zhì) 1. 力偶的定義 兩個 大小相等,作用線 不重合 的 反向 平行力所組成的力系,稱為力偶。 ( F , F ) d F F 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臂 2. 力偶的基本性質(zhì) F F F R ≡ 0 ② 力偶的主矢 ≡ 0 ① 力偶不能與一個力等效(即力偶沒有合力),因此也不能與一個力平衡。力偶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力系。 F F R ≠ 0 思考:如圖所示結構,力偶引起的支座反力是否相等? O x y z F F A B = M o ∑ i=1 2 M ( F ) o i r BA r A r B = r F A r F B + F = - F r B r A - ( ) F = r BA F = ③ 力偶對任意點的主矩 = r F 力偶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使剛體轉(zhuǎn)動 力偶三要素 ∶ ② 力偶的 轉(zhuǎn)向 F d 力偶矩的 大小 ① ③ 力偶的 作用面 d 3. 力偶矩矢量 M = r F F F r = Fr sin (r , F) = F d M = r F 大小 ∶ 方向 ∶ ⊥ 力偶作用面,指向按右手定則表示力偶的轉(zhuǎn)向。 自由矢量 M 定義 : M 代數(shù)量 平面力偶矩 A B D ?45l M M = 177。 F d 轉(zhuǎn)向 大小 + - M 4. 力偶等效變換的性質(zhì) ① 力偶可在作用面內(nèi)任意轉(zhuǎn)動和移動; F F ② 力偶的作用面可任意平移; M M ③ 只要保持力偶矩不變,可任意改變力偶中的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長短。 F F d F 1 F 1 d 1 F 2 F 2 d 2 M F d = F d = F d = M 1 2 1 2 只要保持 力偶矩矢量不變 ,不會改變力偶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力偶對剛體的作用完全取決于 力偶矩矢量 M。 1. 力 與 力偶 有什么不同? 2. 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3. 力矩 與 力偶矩 有什么異同? ? O 1 O 2 分析和討論 1. 力偶等效條件 若兩個力偶的 力偶矩矢相等 ,則兩力偶等效。 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 力偶矩矢 M = ∑M R F R = 0 平面力偶系 合力偶 (代數(shù)量 ) 一個合力偶 簡化結果 ∶ 2 . 力偶系的合成 M = ∑M R M A B 帶有不平行二槽的矩形平板上作用一矩為 M的力偶,今在槽內(nèi)插入兩個固定與地面的銷釘,若不計摩擦則 ① 平板保持平衡; ② 平板不能平衡; ③ 平衡與否不能判斷。 分析和討論 3. 力偶系的平衡條件 ∑M = 0 空間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充分條件是 合力偶矩矢等于零 ,即力偶系各力偶矩矢的矢量和等于零。 = 0 ∑ M x = 0 ∑ M y = 0 ∑ M z 平衡方程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M = 0 A B C D F1 F4 F3 F2 剛體是否平衡 ? 想一想 F r O M = F r 既然力偶不能與一力相平衡,為什么圖中的圓輪又能平衡呢 ? 一簡支梁作用一力偶矩為 M 的力偶 ,不計梁重,求二支座約束力。( AB = d ) 解:以梁為研究對象。 因為 力偶只能與力偶平衡 , 所以 FA = FB = M / d B A d M FA FB 例 題 1 d M B A FA = FB 又 ∑M = 0 即 - M + FA d = 0 所以 如圖所示的工件上作用有三個力偶 。 已知三個力偶的矩分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