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1—5的乘法口訣練習一、1.(1)媽媽買了2個七巧板,要花多少錢?□○□=□()(2)媽媽買了4個小熊,要花多少錢?□○□=□()(3)媽媽買了5個足球,要花多少錢?□○□=□()(4)媽媽買了3個加菲貓,
2024-12-05 03:19
【總結】認識厘米教學內容:教材第50~51頁內容。教學目的:,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學會用直尺畫定長線段。教學準備:直尺。教學過程:一、復習。?哪些不是?:線段必須是直的,而且還要有兩個端點。二、新授。:(1)請同學們看一看自己的課桌的寬。提問:你們
2024-12-08 13:58
【總結】(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一、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計算。2×4+8=4×4-9=2×4+3=3×4-3=3×1+4=3×3-9=3×4+9=2×3+19=4×
2024-12-05 10:03
【總結】學習目標?掌握線段的定義及其性質;?利用線段構成圖形;?會應用線段的性質。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了線段的定義及其性質,請同學們課后看看書本,加深對線段的理解。
2025-11-02 00:46
【總結】一、填空1.1時=()分1分=()秒3時=()分2分=()秒120分=()時180秒=()分5時=()分4分=()秒1時20分=()分2分20秒=()秒2.在0里填上“>”、“<”域“=”6分○70秒180分○
2024-12-05 10:02
【總結】(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及答案一、填空。1.我們生活、學習和勞動都有一定的時間,()可以告訴我們時間。2.鐘面上有()個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小時,時針走一大格,分鐘正好走一圈,是()分鐘。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1圈,是()秒。3.1小時
【總結】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目標:,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并測量常見物體的長度。、操作、比較能力,發(fā)展邏輯思維和空間觀念。操場長20()數學書長24()鉛筆長20()教室長15()米米厘米厘米
2024-12-04 22:19
【總結】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目標: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形狀和名稱。:通過直觀等實際操作活動,使大家初步掌握上述圖形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幾種圖形。:通過分組學習,培養(yǎng)大家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⑦③⑤⑥⑨○11⑧⑩④①②⑩④
2025-11-02 06:23
【總結】認識除法分一分教學目標:1.經歷把一些物體任意分一分,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特點,從而認識平均分,并能夠幾個幾個分,初步學會這種平均分的方法。2.在分一分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學重點:通過直觀操作,體會平均分的特點。
2024-12-09 04:52
【總結】(西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1、2的乘法口訣一、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填一填。2+2+2=2×3=□口訣:二三得()4+4=□×□=□二四得()二、看圖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訣。
2024-12-05 08:47
【總結】(西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8、9的乘法口訣1.拿8和小圓外面的一數相乘,很快地說出得數。2.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一共有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3.9×5=9×6=9×
【總結】認識米教學內容:教材第52頁例題,試一試,第53頁“想想做做”第1~5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教學準備:米尺,1米和3米長的繩子各一根。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答。,通常用()作單位。,我
2024-11-20 00:58
【總結】認識除法高港實驗小學韓小娟[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6-38頁的內容。[教材簡析]第36頁例題用除法計算“按每份幾個,一份一份地分”的問題,第37頁例題用除法計算“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多少”的問題,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
【總結】認識線段教學內容:教材第48頁例題,第49頁“想想做做”。教學目的: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征,會用直尺畫不定長的線段。教學準備:兩根線、直尺、一張長方形紙。教學過程:一、初步認識線段。,隨意地放在桌上。提問:這根線是直的嗎?(不是,是彎的)找一找:這個線有幾頭?(兩頭)
【總結】教學反思: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因此具有有意義接受除法的基礎,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除法運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模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與之聯系緊密的數學知識入手,遵循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一個吸納新知的過程,利用動
2024-12-08 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