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m [ 審題突破 ] 判斷汽車剎車后 3 秒內(nèi)的運動情況. D 剎車類問題 [ 解析 ] 由 v = at 可得剎車到靜止所需的時間 t = s ,則第3 s 內(nèi)的位移,實際上就是 2 ~ s 內(nèi)的位移, x =12at′ 2= m. ( 多選 ) 在光滑足夠長的斜面上,有一物體以 1 0 m/ 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始終為 5 m/ s2,方向沿斜面向下,當(dāng)物體的位移大小為 m 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物體運動時間可能為 1 s B .物體運動時間可能為 3 s C .物體運動時間可能為 (2 + 7 ) s D .此時的速度大小一定為 5 m/ s ABC 雙向可逆類勻變速直線運動 [ 審題突破 ] (1) 位移大小為 m 時,物體的位置可能在出發(fā)點的上方,也可能在出發(fā)點的下方; (2) 在利用 x = v 0 t +12at2時,取 v 0 方向為正方向,則 a 取 ______號,物體在出發(fā)點上方時 x 取 ____ __ 號,在下方時 x 取 __ ____號. [ 解析 ] (1) 物體在出發(fā)點上方時,由 x = v0t +12at2得: =10 t +12 ( - 5) t2,解得 t = 1 s 或 t = 3 s ,由 v = v0+ at 得, v =5 m/ s 或- 5 m/ s. (2) 物體在出發(fā)點下方時,由 x = v0t +12at2得:- = 10 t +12 ( - 5) t2,解得 t = (2 + 7 ) s ,由 v = v0+ at 得: v =- 5 7 m/ s.故 A 、 B 、 C 正確, D 錯誤. 1. 求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般步驟 畫過程分析圖→判斷運動性質(zhì)→選取正方向→選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討論 2. 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 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包含幾個階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處的速度往往是聯(lián)系各段的紐帶. ( 2 ) 對于剎車類問題,當(dāng)車速度為零時,停止運動,其加速度也突變?yōu)榱悖蠼獯祟悊栴}應(yīng)先判斷車停下所用時間,再選擇合適公式求解. ( 3 ) 對于雙向可逆勻變速直線運動,常出現(xiàn)多解問題,可用全程法求解,也可分段求解 . 考點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應(yīng)用 推論公式主要是指: v = v t2=v 0 + v t2① , Δ x = aT2② , ①② 式都是矢量式,在應(yīng)用時要注意 v 0 與 v t、 Δ x 與 a 的方向關(guān)系. ① 式常與 x = v t 結(jié)合使用,而 ② 式中 T 表示等時間間隔,而不是運動時間. 有一質(zhì)點在連續(xù) 12 s 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一個4 s 內(nèi)位移為 24 m ,在最后 4 s 內(nèi)位移為 5 6 m ,求質(zhì)點的加速度大小. [ 審題突破 ] (1) 根據(jù) vt2= v- 可求 t = 2 s 和 t = 10 s 時的瞬時速度.由 a =Δ vΔ t求加速度.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