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解剖”原子第十章從粒子到宇宙導(dǎo)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jié)隨堂訓(xùn)練分子是組成物質(zhì)的最小微粒嗎?還可以再分割嗎?分子不是組成物質(zhì)的最小微粒,還可以再分割。19世紀(jì)初,英國科學(xué)家道爾頓證明了原子的存在,有的分子由單個原子組成,叫作“單原子分子”;絕大多數(shù)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叫作“多原子分子”。導(dǎo)入新課;
2025-06-18 12:30
【總結(jié)】怎樣認(rèn)識力課程目標(biāo)1.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圖示表示力.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用它測量力的大?。弧?dǎo)入新課情境: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受到力或付出力.人們用“力拔山兮氣蓋世”來形容楚霸王項羽的力氣大,也用“手無縛雞之力”來描繪文弱書生.那么力的作用效果會是
2024-11-20 01:30
【總結(jié)】物體怎樣認(rèn)識力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記住國際上通用力的單位是牛頓學(xué)法指導(dǎo):力是物體對物體(推、拉、提、壓、吸引等)的作用.圖1中,足球運動員踢球。在腳與足球接觸的瞬間,有力F作用到足球上。這個力的施力者是足球運動員,受力者是足球。[來源:
2024-12-09 05:15
【總結(jié)】重力物理學(xué)中,把地面附近物體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關(guān)系:物體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公式:G=mg,通常g取10N/kg。定義: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處理重力問題時,通??梢园堰@些力看成是
2025-06-18 22:10
【總結(jié)】動畫演示:壓力一、壓力FF垂直于桌面向下垂直于墻面向里壓力的方向接觸面垂直與1、定義:物理學(xué)中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一、壓力:想一想1、壓力都是由重力產(chǎn)生的嗎?2、壓力就是重力嗎?水平放置的物體,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壓力大
2024-11-18 19:31
【總結(jié)】鴨子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力使上萬噸的航空母艦航行在海面上?不會游泳的人在死海里為什么不會被淹死?將旋緊的空礦泉水瓶壓入水中,并釋放后,將怎樣?乒乓球受到了的作用!動畫演示:乒乓球受到浮力一、浮力木塊在水中受到浮力鋁塊在水中也受到浮力【實驗】打足了氣的籃球,氣孔上插有打氣針
【總結(jié)】第六章力和機械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力是什么?(符號,單位)2、力有哪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3、為什么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應(yīng)用)一、力是什么?
2024-11-28 01:24
【總結(jié)】第六章1怎樣認(rèn)識力一.教材分析無論是在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生產(chǎn)中,還是在尖端的科學(xué)研究中,各種各樣的"力"無處不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離開力,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將不復(fù)存在.因此,認(rèn)識"力",研究"力",運用"力"顯得十分必要.力學(xué)知識在物理學(xué)中
2024-11-19 13:44
【總結(jié)】期末檢測卷
2025-06-12 06:33
【總結(jié)】期中檢測卷
【總結(jié)】“解剖”原子
2025-06-13 18:13
【總結(jié)】探究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
2025-06-12 12:34
【總結(jié)】 飛出地球1.“地心說”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陽及其他行星都繞著地球旋轉(zhuǎn),恒星都鑲嵌在最外邊的天球上。2.“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著太陽旋轉(zhuǎn),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wèi)星,它繞著地球旋轉(zhuǎn)。概念:任何兩個物體間都存在著一種相互吸引的力,稱為萬有引力。大小:跟兩個物體的 質(zhì)量 和物體間的 距離 有關(guān)。
2025-06-18 22:07
【總結(jié)】宇宙深處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從離太陽最近的向外數(shù),八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銀河系:銀河系中有眾多像太陽這樣的恒星,銀河系大約包含三千多億顆恒星。宇宙是無限的,到目前為止,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大范圍是×1010.(光年)
2025-06-18 22:03
【總結(jié)】“解剖”原子原子: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稱為原子。電子:原子內(nèi)部一種帶負(fù)電的微粒。電子的大小:電子是比分子、原子更小的物質(zhì)粒子。棗糕模型:原子像一個實心球體,均勻分布著帶正電的粒子,電子鑲嵌在其中,猶如糕中的棗兒,因此被稱為“棗糕模型”。核式模型:原子中間有一個帶正電的核,它只占有極小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