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D - G - 1 - P 激 U D P - G l u 基因 7 G l u 1 P 半乳糖轉移 酶 g a l 2 活 U D PD G al g a l 5 基因 10 表面異構酶 g a l 3 UDP - D - G 圖 1 8 5 3 酵母半如糖代謝途徑及其調控 圖例: :激活; :抑制 G A L 8 0 結合區(qū) D N A 二聚體 結合區(qū) 形成區(qū) 激活區(qū) 激活區(qū) 1 6 5 9 4 1 4 8 1 9 6 7 6 8 8 5 1 8 8 1 圖 1 8 5 4 G A L 4 結合功能區(qū)的分布 半乳糖缺乏 半乳糖存在 G a l G A L 8 0 G A L 4 轉錄激活區(qū) D N A 結合區(qū) U A SG U A SG G A L 4 :二聚體結合于 U A SG 上 G A L 4 :二聚體結合于 U A SG 上 G A L 8 0 結合于 G A L 4 上 G A L 8 0 和 G a l 結合而解離 G a l 基因不轉錄 G A L 4 激活 G a l 基因轉錄 圖 1 8 2 5 酵母 g a l 基因激活模型第三節(jié) 轉錄起始和加工的調節(jié) ? 一 . 轉錄起始的選擇 ? 酵母蔗糖酶基因 , 有 6個基因 ( Suc1~5,7)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 。 每一個基因都可以轉錄合成蔗糖酶 , 但有胞內酶和胞外酶兩種不同形式 。 ? 前者的合成不受葡萄糖存在的影響 , 但含量低; ? 后者的合成受到葡萄糖的抑制 。 ? 兩種酶的結構相似 , ? 胞外酶僅多了信號序列 , 經(jīng)切除后胞外酶比胞內酶在 N端僅多了一個 Ser ? 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 Suc2 基因有 3個 TATA框 ,但尚不清楚和 2種酶的關系 . P( C ) 信號肽 酶的編碼區(qū) P( R ) A T G A T G 1 . 8 k b A U G 組成型 m R N A ( C ) 胞內酶 1 . 9 k b A U G 調節(jié)型 m R N A ( R ) 胞外酶 圖 1 8 5 6 酵母 N o 9 染色體上的 suc 2 基因的不同轉錄起始二.選擇性加工 (一 ) 不同 5′ 端的選擇 (二 ) 選擇不同的 3′ 端 (三 ) 選擇不同外顯子 P S 外顯子 S P L 外顯子 L 外顯子 2 外顯子 3 D N A 5 0 b 2 8 0 0 b p 1 6 1 b p 4 5 0 0 b p 2 0 5 b p 3 2 7 b p 初始轉錄本: 在唾腺中轉錄 成熟 m R N A : 1 6 6 3 n t 初始轉錄本: 在肝中轉錄 成熟 m R N A : 1 7 7 3 n t 圖 1 8 5 7 小鼠淀粉酶 ( a m y ) 基因利用不同啟動子產(chǎn)生兩個不同的 m R N A 5 ’ 非編碼 編碼外顯子 降鈣素的 CG RP CG RP 非編碼 3 ’ 外顯子 的共同區(qū) 編碼外顯子 編碼外顯子 外顯子 5 ’ 3 ’ C1 C2 A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