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 A 一人 B 兩人 C 三人 D 四人1行政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 B )。A 審批 B 備案 C 批準 D 審核1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規(guī)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 A );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A 不能成立 B 立即生效 C 可以成立 D 在復議后生效1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B )行政處罰,責令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A 免除 B 不予 C 減輕 D 從輕1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 D )。A 法律 B 地方性法規(guī) C 憲法 D 規(guī)章1下列情況( C )不符合當場收繳罰款的規(guī)定。A 依法給予20元以下的罰款處罰的B 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C 出具縣級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D 出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1違反行為中,下列( B )不是法定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A 情節(jié)特別輕微的 B 初犯、偶犯 C 主動承認錯誤及時改正的 D 由于他人脅迫或誘騙的1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對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的當場處罰,在( C )情形下,當事人有權拒絕當場繳納罰款。A 依法給予20元以下的罰款處罰的B 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C 不出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D 不適用聽證程序作出罰款處罰決定的1被處以罰款行政處罰的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 B )加處罰款。A 1% B 3% C 5% D 6%1行政執(zhí)法人員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 A )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A 1000元 B 2000元 C 3000元 D 5000元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一般情況下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的范圍是( D )A 100元以下罰款 B 50元以下罰款C 30元以下罰款 D 20元以下罰款2當事人或其指定代收人在場的,當場送達處罰決定書,由當事人或其指定代收人和執(zhí)法人員簽名或蓋章,并注明簽收日期。當事人或其指定代收人不在場或拒絕簽名或蓋章的,可以( B )處罰決定書,辦案人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注明原因,必要時可以由在場的第三人作為見證。A 郵寄送達 B 留置送達 C 公告送達 2下列關于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敘述正確的是( C )。A 行政機關可以因當事人的申辯而加重對其的行政處罰B 鄉(xiāng)規(guī)民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C 行政機關發(fā)現自己作出的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D 行政處罰當事人對當場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要求聽證二、多項選擇題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裁決行政處罰的范圍是( ABD ).A 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罰款B 警告 C 暫扣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D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當場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 ABCD ),并由執(zhí)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A 當事人的違法行為 B 行政處罰依據C 罰款數額、時間和地點 D 行政機關名稱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 ABC )等權利。A 陳述權 B 申辯權 C 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 D 要求行政賠償權 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 AC )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A 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罰款B 公民處以二百元以下罰款C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D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二千元以下罰款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 ABCD )A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B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C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依據D 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zhí)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BC )A 依法給予五十元以下的罰款的B 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C 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D 被處罰人同意當場繳納罰款的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實施行政處罰:(ABCDE)A 對當事人適用簡易程序實施行政處罰沒有法定依據的;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對違法當事人必須并處沒收違法所得、非法財物等罰款、警告之外的行政處罰的。 B 需減輕處罰后才符合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C 需同時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D 撤銷或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處罰決定(含當場處罰決定),重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E 經工商部門行政處罰后,當事人又有相同或類似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法定原則的含義包括( ABCD )。A 依據合法 B 主體合法 C 程序合法 D 處罰公正 行政機關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方式有( ABC )。A 直接送達 B 留置送達 C 公告送達 D 電話送達在我國,罰款這種制裁手段通常屬于( AD )。A 行政制裁 B 民事處罰 C 刑事罰金 D 經濟制裁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 AB )。A 陳述權 B 申辯權 C 控告權 D 抗辯權1行政處罰應當遵循( BC )的原則。A 半公開 B 公正 C 公開 D 保密1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 ABCD )相當。A 事實 B 性質 C 情節(jié) D 社會危害程度 1行政機關偶或者減輕相對人的行政處罰的情形有( ABC )。A 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后果的B 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C 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D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 1( ABC )不予行政處罰。A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C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D 違法行為在一年內未被發(fā)現的 1行政處罰適用簡易程序必須( ABCD )。A 向當事人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件B 告知當事人違法事實、處罰的理由及依據和享有的權利C 填寫當場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當事人D 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1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之前,應向當事人告知( ABD )。A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B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和依據C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上級機關的意見D 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1下列關于行政處罰的適用表述正確的是( CD )A 違法行為在一年內未被發(fā)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B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C 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D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應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三、判斷題適用簡易程序實施行政處罰要遵循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同時必須兼顧效率與公正并重、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 )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 )執(zhí)法人員在適用簡易程序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發(fā)現有不符合簡易程序適用情形,且尚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及時轉致適用一般程序;適用一般程序立案調查的案件,也可以反向轉致適用簡易程序。( )執(zhí)法人員對公民沒收50元以下財物,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行政執(zhí)法人員依照簡易程序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 )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 )當事人陳述、申辯時態(tài)度不好,行政機關可以酌情加重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未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的,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 )執(zhí)法人員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當事人當場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要求聽證。( ) 1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不出具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 )1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罰款5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