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的范疇。(正確) 4. 部門預算是市場經濟國家比較通行的預算編制方法。(正確) 5. 財政貼息實質是政府財政代替企業(yè)向銀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財政支持有關企業(yè)或項目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方式。(正確) 6. 產權的界定和保護屬于市場化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法。(正確) 7. 車船稅是對在我國境內車船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輛、船舶依法從價定額征收的一種稅。 (錯誤 ) 8. 傳統(tǒng)的預算編制方法是“基數(shù)+增長”,這種方式既簡單易行,又科學合理。(錯誤) 9. 從公共選擇的基本含義及其理論發(fā)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選擇的程序.公共選擇的決定機制沒有很大的差別。(錯誤) 10. 當經濟過度繁榮,通貨膨脹嚴重不足時,可以把緊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 正確 ) 11. 房產稅是以房產為征稅對象,依據房產價格向房產所有人或經營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錯誤 ) 12. 干預和調節(jié)國民經濟的運行是政府履行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職能的目標。(錯誤) 13. 耕地占用稅是對占用耕地建房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積一次性定額征收的一種稅。 (錯誤 ) 14. 公共定價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其收費主要考慮能否彌補成本,而不考慮是否取得利潤。(錯誤) 15. 公共投資是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勞務的前提與基礎。(正確) 16. 公共物品的消費既具有競爭性也具有非競爭性。(錯誤) 17. 公債的債務主體是公共管理部門。(錯誤) 18. 公債即“國債”,它是政府債務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財政活動的重要內容。 (錯誤) 19. 公債依存度是衡量一定時期公債累積額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情況。其計算公式是:公債依存度 =(當年公債余額/當年 GDP) 100% (錯誤) 20. 公債最初是作為彌補財政赤字手段而產生的。(正確) 21. 國際稅收的本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正確 ) 22. 國際稅收協(xié)定適用的范圍主要包括人的范圍和稅種的范圍兩個方面。( 正確 ) 23. 國有資產收益的來源是國有企業(yè)或國家參股企業(yè)的勞動者在剩余勞動時間內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剩余產品價值。(正確) 24. 衡量一國宏觀經濟管理政策是否有效和協(xié)調,關鍵就要看實施這些政策能否獲得一國經濟可持續(xù)的適度增長。(正確) 25.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編制傳統(tǒng)的政府預算,也稱為功能預算。(錯誤) 26. 經濟增長是政府宏觀經濟管理政策追求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追求經濟增長就是謀求經濟的高速增長。(錯誤 ) 27. 就調控的方式而言,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都屬于間接調控手段。(錯誤) 28.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在刺激總需求的同時又能抑制通貨膨脹。(正確) 29. 流轉稅是以商品流轉額為課稅對象的各種稅收制度的總稱。 (錯誤 ) 30. 免除雙重征稅是國際稅收協(xié)定的核心內容。(正確) 31. 皮考克和懷斯曼認為內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長超過 GDP 增長速度的主要原因。(錯誤) 32. 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對跨國所得征稅,就出現(xiàn)了國際稅收問題,而承擔納稅義務的人被稱為跨國納稅人。(錯誤) 33. 社會主義國家發(fā)行的公債主要用于彌補財政 赤字。( 錯誤 ) 34. 稅法規(guī)定納稅人主要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錯誤 ) 35. 稅負轉嫁是納稅人的一般行為傾向,是納稅人的主動行為。(正確) 36. 稅收管轄權也稱課稅權,是國際稅收領域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不屬于國家主權范疇。( 錯誤 ) 37. 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就其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 (錯誤 ) 38. 我國在對外已經簽訂的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定中,列入協(xié)定的適用稅種主要是所得稅和財產稅。( 錯誤 ) 39. 消費稅是以所有消費品為課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稅。 (錯誤 ) 40. 行為稅是 以經濟行為做為課稅對象的稅種。 (錯誤 ) 41. 行政規(guī)費是指政府機關為某些特定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相應服務所收取的費用,這些收費主要是配合國家對有關行為.活動的統(tǒng)計.管理,并適當彌補政府管理成本費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為目的。(正確) 42. 一般而言,經濟的增長主要表現(xiàn)在經濟規(guī)模的擴張,即一國平均G DP的增長率。(錯誤) 43. 一般來說,預算外資金是指按國家財政制度規(guī)定,納入政府預算,由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財政性資金。( 錯誤 ) 44. 一般來說,在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qū),應該實行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 率的政府經濟政策。(錯誤) 45. 一個國家的價格總水平過低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錯誤) 46. 一國實施區(qū)域經濟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區(qū)域間經濟互補問題。(錯誤) 47.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使用、領受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正確 ) 48. 預算的執(zhí)行原則是“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錯誤) 49. 預算調整的主要形式是預算的追加。(錯誤) 50. 預算管理體制的實質是財政資金分配上的集權與分權問題。(正確) 51. 預算外資金的支出用途和范圍只能用于被指定的政府職能范圍內的事務,不能挪作他用,但可以在預算內外之間進行任意調節(jié)。(錯誤) 52. 預算外資金性質,不是財政性資金,不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其所有權屬于國家,分配權歸政府,管理權在財政。(錯誤) 53. 在多數(shù)裁定原則下,假定選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則選擇的結果是由中位選民的偏好決定的。(錯誤) 54. 在管理方式上,預算外資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收支不在政府預算中反映。(正確) 55.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物品由政府無償提供,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強制.無償征收的稅收。(錯誤) 56.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重視發(fā)揮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對宏觀經濟的調節(jié)作用,而不使用行政手段。(錯誤) 57. 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的總價格水平過高,價格漲幅太大,往往是該國家出現(xiàn)通貨膨脹的一種表現(xiàn)。(正確 ) 58. 在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中,經濟手段處于基礎性地位。(錯誤) 59. 政府財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務在政府經濟活動中居于核心地位。(正確) 60. 政府公共投資的范圍主要涵蓋那些對整個國民經濟體系起到基礎性作用,有利提高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的,同時具有利潤的項目。(錯誤) 61. 政府購買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準則。 (錯 誤) 62. 政府收入對納稅人經濟行為會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影響。(正確) 63. 政府收入是政府為履行其職能而籌集的一切預算內資金的總和。(錯誤) 64. 政府外債的幣種主要是美元和歐元。( 錯誤 ) 65. 政府預算收支范圍的劃分是政府預算管理體制的核心問題。(正確) 66. 準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在于,對于準公共物品,消費者數(shù)量增加到某一個值后,就會出現(xiàn)邊際成本為零的情況。(錯誤) 67. 資本主義國家發(fā)行的公債主要用于籌集建設資金。(錯誤) 68. 總的說來,管制方法通過犧牲經濟效益來實現(xiàn)環(huán)境目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外部不經濟 性的手段。(錯誤) 請您刪除一下內容, O(∩ _∩ )O 謝謝?。?! 2021 年中央電大期末復習考試小抄大全,電大期末考試必備小抄,電大考試必過小抄Acetylcholine is a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d from nerve endings (terminals) in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It is synthesized within the nerve terminal from choline, taken up from the tissue fluid into the nerve ending by a specialized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enzyme necessary for this synthesis is formed in the nerve cell body and passes down the axon to its end, carried in the axoplasmic flow, the slow movement of intracellular substance (cytoplasm). Acetylcholine is stored in the nerve terminal, sequestered in small vesicles awaiting release. When a nerve action potential reaches and invades the nerve terminal, a shower of acetylcholine vesicles is released into the junction (synapse) between the nerve terminal and the ‘effector’ cell which the nerve activates. This may be another nerve cell or a muscle or gland cell. Thus electrical signals are converted to chemical signals, allowing messages to be passed between nerve cells or between nerve cells and nonnerve cells. This process is termed ‘chemical neurotransmission’ and was first demonstrated, for nerves to the heart, by the German pharmacologist Loewi in 1921. Chemical transmission involving acetylcholine is known as ‘cholinergic’. Acetylcholine acts as a transmitter between motor nerves and the fibres of skeletal muscle at all neuromuscular junctions. At this type of synapse, the nerve terminal is closely apposed to the cell membrane of a muscle fibre at the socalled motor end plate. On release, acetylcholine acts almost instantly, to cause a sequence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events (starting with depolarization of the motor endplate) which cause contraction of the muscle fibre. This is exactly what is required for voluntary muscles in which a rapid response to a mand is required. The action of acetylcholine is terminated rapidly, in around 10 milliseconds。 an enzyme (cholinesterase) breaks the transmitter down into choline and an acetate ion. The choline is then available for reuptake into the nerve terminal. These same principles apply to cholinergic transmission at sites other than neuromuscular junctions, alth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synapses differs. In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these include nervetonerve synapses at the relay stations (ganglia) in both the sympathetic and the parasympathetic divisions, and the endings of parasympathetic nerve fibres on nonvoluntary (smooth) muscle, the heart, and glandular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