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13=5665或1 665, 又 c o s2 α = 1 - 2 si n2α , ∴ si n2α =91 3 0或491 3 0. 又 α ∈????????π2, π , ∴ si n α =3 1 3 01 3 0或 si n α =7 1 3 01 3 0. 返回目錄 多元提能力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 錯(cuò)因 ] 忽略了角 2 α - β 有范圍限制,事實(shí)上, 2 α - β的范圍可確定, c os (2 α - β ) 的值唯一,從而最后結(jié)果唯一. 返回目錄 多元提能力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 正解 ] ∵π2 α π , ∴ π 2 α 2 π . 又-π2 β 0 , ∴ 0 - β π2, ∴ π 2 α - β 5 π2. 而 s i n (2 α - β ) =350 , ∴ 2 π 2 α - β 5 π2, c o s (2 α - β )=45.又-π2 β 0 且 s i n β =-1213, ∴ c o s β =513, ∴ c o s 2 α = c o s [ ( 2 α - β ) + β ] = c o s (2 α - β ) c o s β - si n (2 α- β ) ) = t a n 3 2 176。 α ( n ∈ Z ) 的三角函數(shù)轉(zhuǎn)化為角 α 的三角函數(shù),口訣是: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其中 α 為銳角.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 解析 ] ( 1 ) k = 2 n ( n ∈ Z ) 時(shí), s i n ( k π + α ) = si n α ; k = 2 n -1( n ∈ Z ) 時(shí), si n ( k π + α ) =- s i n α . ( 2 ) π + α 和 α 終邊關(guān)于原點(diǎn)對稱. ( 3 ) 其中 α 為任意角. 說明: A表示簡單題, B表示中等題, C表示難題,考頻分析 2020年課標(biāo)地區(qū)真題卷情況.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考點(diǎn)統(tǒng)計(jì) 考頻 示例 (難度 ) 關(guān)系式及應(yīng)用 選擇 (2) 解答 (2) 2020年江西 T4(B), 2020年廣東 T16(2)(B) 選擇 (1) 解答 (1) 2020年江西 T9(B), 2020年廣東 T16(1)(A) 式 解答 (2) 2020年安徽 T16(1)A ? 探究點(diǎn)一 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guān)系式及應(yīng)用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例 1 ( 1 ) 若角 α 的終邊落在第三象限,則c o s α1 - s i n2α+2 si n α1 - c o s2α的值為 ( ) A . 3 B . - 3 C . 1 D .- 1 ( 2 ) 若 α ∈????????0 ,π2,且 si n2α + c o s2 α =14,則 t a n α 的值等于 ( ) A.22 B .33 C . 2 D . 3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思考流程 ( 1 ) 分析:角 α 的終邊落在第三象限, s i n α0 , c o s α 0 ;推理:把 si n2α + c o s2α = 1 變形為 si n2α =1 - c o s2α , c o s2α = 1 - s i n2α 化簡;結(jié)論:得出原式的值. ( 2 ) 分析:用二倍角公式 c o s2 α = c o s2α - s i n2α 使角變?yōu)閱谓?;推理求?c o s2α , si n2α ,然后求出 t a n2α ;結(jié)論:求出正切值. [ 答案 ] ( 1 ) B ( 2 ) D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 解析 ] ( 1 ) 由角 α 的終邊落在第三象限得 s i n α 0 , c o s α0 , 故原式=c o s α| c o s α |+2 si n α| si n α |=-c o s αc o s α-2 si n αsi n α=- 1 - 2 =- 3. ( 2 ) ∵ si n2α + c o s 2 α =14, ∴ si n2α + c o s2α - s i n2α =14,則 c o s2α =14, ∴ s i n2α = 1 - c o s2α =34, t a n2α = 3. 又α ∈????????0 ,π2,因此 t a n α = 3 .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點(diǎn) 評 對公式的應(yīng)用要求準(zhǔn)確、靈活,尤其是利用平方關(guān)系 si n2θ + c o s2θ = 1 及其變形形式 si n2θ = 1 - c o s2θ或 c o s2θ = 1 - si n2θ 進(jìn)行開方運(yùn)算時(shí),特別注意符號的判斷.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歸納總結(jié) ① 利用 s i n2α + c o s2α = 1 可以實(shí)現(xiàn)角 α 的正弦、余弦的互化,利用si n αc o s α= t a n α 可以實(shí)現(xiàn)角 α 的弦切互化. ② 應(yīng)用公式時(shí)注意方程思想的應(yīng)用:對于 si n α + c o s α ,si n α c o s α , s i n α - c o s α 這三個(gè)式子,利用 ( si n α 177。????????-35+45=-25. 返回目錄 教師備用題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例 2 ( 1 ) 如果點(diǎn) P ( si n θ 178。1 + c o s 40 176。32= 3 , ∴ P 點(diǎn)的坐標(biāo)為 ( - 1 , 3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3 . 三角函數(shù)線的應(yīng)用 ( 1 ) α ∈????????0 ,π2,則 t an α > α > s i n α . ( ) ( 2 ) α 為第一象限角,則 si n α + co s α 1 . ( ) [ 答案 ] ( 1 ) √ ( 2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解析 ] ( 1 ) 設(shè)角 α 與單位圓交于 P ,則 MP = si n α , AT = t a nα ,如圖所示, PA 的長 l = α . 連接 AP , △ PO A 的面積=12OA 178。 ,k ∈ Z 且 k ≤ 0} . ( 4 ) 當(dāng)角 α 的終邊在 x 軸上時(shí),可表示為 k |α |r 12lr 12|α |r2 三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三角函數(shù) 正弦 余弦 正切 定義 設(shè) α是一個(gè)任意角,它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diǎn) P(x, y),那么 _____叫做 α的正弦,記作 sinα ______叫做 α的余弦,記作cosα ______叫做 α的正切,記作tanα 各象限符號 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口訣 Ⅰ 全正, Ⅱ 正弦, Ⅲ 正切, Ⅳ 余弦 y yx x 正 正 正 正 負(fù) 負(fù) 負(fù) 正 負(fù) 負(fù) 負(fù) 正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三角函數(shù) 正弦 余弦 正切 三角函 數(shù)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正弦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余弦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正切線 MP OM AT —— 疑 難 辨 析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1 . 角的有關(guān)概念 ( 1 ) 將表的分針撥快 10 分鐘,則分針轉(zhuǎn)過的角度是π3. ( ) ( 2 ) 相等的角終邊一定相同,終邊相同的角也一定相等. ( ) ( 3 ) 已知 A = { 小于 90 176。 + 90 176。 , k ∈ Z . ∴當(dāng)角 α 的終邊在坐標(biāo)軸上時(shí),可表示為 k 佛山模擬 ] 已知點(diǎn) P ( t a n α , c o s α ) 在第三象限,則角 α 的終邊在 ( ) A .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思考流程 (1 ) 分析:設(shè)點(diǎn) P ( x0, y0)( x0≠ 0 ) 是 θ 終邊上一點(diǎn),則 y0= 2 x0, t a n θ =y(tǒng)0x0= 2 ;推理: c o s2 θ = c o s2θ - s i n2θ =c o s2θ - s i n2θc o s2θ + s i n2θ=1 - t a n2θ1 + t a n2θ;結(jié)論:得出 co s 2 θ 的值. ( 2 ) 分析:點(diǎn) P 在第三象限, t a n α < 0 ,且 c o s α < 0 ;推理:由 t a n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四象限,由 c o s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或 x 軸的非正半軸上;結(jié)論: α 的終邊在第二象限. [ 答案 ] ( 1 ) B ( 2 ) B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解析 ] ( 1 ) 設(shè)點(diǎn) P ( x0, y0)( x0≠ 0 ) 是 θ 終邊上一點(diǎn),則 y0= 2 x0. 由三角函數(shù)定義, t a n θ =y(tǒng)0x0= 2 ,則 c o s2 θ = c o s2θ -s in2θ =c o s2θ - s i n2θc o s2θ + s i n2θ=1 - t a n2θ1 + t a n2θ=1 - 221 + 22=-35. ( 2 ) ∵ 點(diǎn) P ( t a n α , c o s α ) 在第三象限, ∴ t a n α < 0 ,且 c o s α < 0. 由 t a n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由 c o s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或 x 軸的非正半軸上,因此角 α 的終邊在第二象限. 點(diǎn)評 (1)已知角 θ的終邊所在的直線方程,可先設(shè)出終邊上一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出此點(diǎn)到原點(diǎn)的距離,然后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來求相關(guān)問題. (2)主要利用三角函數(shù)值在各象限的符號規(guī)律,但要注意角 α是滿足兩個(gè)條件的公共解.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