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00 1000 6500 7000 9 1995 年 7 月 1日起生產的在用汽車 900 1200 7500 8000 ( 2)歐 洲汽車排放污染物標準歐洲一號:我國 GB147611999<汽:車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與此等效。環(huán)境保護部門、公安、交通部門要聯合執(zhí)法,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格檢測標準,對那些老、舊、破、殘的在用車,排污大戶進行徹底整改,強制報廢,以凈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汽油機單純的加裝排氣凈化器,能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 碳微粒收集器的廢氣凈化效果非常明顯,能起到立竿見影作用,對當前柴油車的廢氣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我國當前的技術水平,很有必要進行研制開發(fā)和推廣應用。讓我們共同從小事做起,防治大氣污染,讓天空永遠蔚藍! 13 致 謝 本文在曾鑫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他嚴謹治學態(tài)度令我深感欽佩,三個月來對我學習上的幫助使我終身難忘,在論文完成之際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盡我所知,除文中已經特別注明引用的內容和致謝的地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 作者簽名 : 二〇 一 〇年 九 月 二十 日 畢業(yè)設計(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本人完全了解 濱州學院 關于收集、保存、使用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規(guī)定。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將無法順利完成這次設計。 四年的大學生活就快走入尾聲,我們的校園生活就要劃上句號,心中是無盡的難舍與眷戀。是他們在我畢業(yè)的最后關頭給了我們巨大的幫助與鼓勵,給了我很多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他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給與我很大的幫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這對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種巨大的幫助,感謝他耐心的輔導。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許成績,生活中有快樂也有艱辛。郭謙功老師淵博的知識、嚴謹的作風和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保密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 作者簽名 : 二〇 一 〇年 九 月 二十 日 17 致 謝 時間飛逝,大學的學習生活很快就要過去,在這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收獲了很多,而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和一直關心幫助我的人分不開的。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承擔。在此向曾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崇高的敬意 ! 感謝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交通學院提供此課題,給我提供了一個讓我了解汽車排放污染的控制技術的課題。目前減少汽車排放污染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燃油的質量和對尾氣排放進行控制,推行汽油無鉛化和使用代用燃料。燃料的改進也有待于同步進行。但碳微粒的含量高,約為汽油機的 30~ 80 倍,特 別是加速和全負荷狀態(tài)時,由于供油量急增,而進氣量變化不大,燃燒工況從富氧轉向缺氧,加上燃燒時間縮短,因此處于不完全燃燒狀態(tài),使廢氣中產生大量的碳微粒。歐洲三號在我國以實施。 機外控制法 機外控制法: 采用低污染動力裝置和促進燃燒完全的各種措施是解決排氣凈化的根本措施,但還需要作大量工作,而且對于正在使用的汽車很難采用。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20 多個城市已禁止含鉛汽油的銷售和使用,為全國推廣無鉛汽油的使用邁出了第一步。后者正好為 CO 和 HC 的氧化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對于廢氣排放的控制和治理 廢氣再循環(huán): 已查明 NOx是燃油在高溫燃燒中的生成物。 SO2 和 Pb微粒的生成主要與燃油中的含硫量和鉛化合物的加入量有關。其原因是當 A/F 少于 17 時,混合氣過濃,燃燒不徹底,當 A/F 大于 18 時,混合氣過稀,燃燒速度緩慢同樣會出現燃燒不徹底現象, HC 都會增加。另一方面破壞地球的保護層 — 臭氧層。二氧化硫 (SO2)為燃油中的硫燃燒后的生成物,人體吸入 SO2后,即產生咳嗽、咽喉腫痛、呼吸困難、胸悶、四肢乏力,進一步會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心臟病等,嚴重的會導致人畜死亡。排氣中顆粒有三個來源: ○ 1 燃料液相燃燒不完全產生的碳煙顆粒; ○ 2 潤滑油燃燒產生的積碳顆粒;○ 3 燃料中硫生成的 SO SO2和添加劑鈣 生成的 CaSO4顆粒。故此,應盡量減少燃油中的含硫量。 CO2:礦物燃料燃燒后的一種副產物。尤其是隨國家有關法規(guī)、標準的出臺和 20xx 年北京申奧工作的展開,控制汽車污染,發(fā)展有 效的汽車尾氣凈化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而專家估計,到2025年前后,我國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很有可能超過美國,坐上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第一把交椅”!毫無疑問,汽車是我國城市空氣污染主要排放源之一。汽車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s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the car begins to enter mon people family life. The car needs of rapid growth is fueled by 20xx China an important force for economic growth. Last year the auto manufacturer and sales of 3250000 vehicles, an increase of 37% in 20xx. Last year than in addition, passenger vehicle sales exceeded the 1000000 mark, jumped 56%, to 1126000 vehicles. Therefore, active in automobile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low emission vehicles, is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utomobile emissions control technology, low pollution and zero emission vehicle research, analysis of automobile exhaust and its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IV 前言 我國經濟日益發(fā)展 ,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同時,汽車保有量也在高速增長。第五部分寫了柴油機廢氣凈化和微粒收集器,且分析了汽車排放污染與人類生 存環(huán)境的關系,介紹了應從發(fā)動機燃燒、結構設計、燃料提供等技術及加強車輛維修保養(yǎng)、開發(fā)新型環(huán)保汽車等措施著手,控制汽車排放,減少大氣污染。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盡我所知,除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組織已經發(fā)表或公布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為獲得 及其它教育機構的學位或學歷而使用過的材料。本人授權 大學可以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和匯編本學位論文。去年汽車制造商制造并銷售了 325 萬輛, 20xx 年增長了 37%。本文分析了汽車排放污染的危害、影響、控制技術 ,在環(huán)境污染因素中汽車排放污染日趨嚴重 ,全球環(huán)境惡化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和社會的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已被公認為是當今社會所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zhàn)。預計中國汽車保有量將在20xx年達到3356萬輛,20xx年達到5669萬輛,2020年達到13103萬輛??刂茩C動車排放污染,治理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VI 目錄 摘要 ............................................................................................................................................ II Abstract....................................................................................................................................... III 前言 ........................................................................................................................................... IV 第一章汽車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 ................................................................................................... 1 汽車排放污染物種類及其來源 ........................................................................................... 1 一氧化碳( CO) .................................................................................................... 1 碳氫化合物( NOX) ............................................................................................... 1 硫氧化合物( SOX) ................................................................................................ 1 鉛( P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