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雨量器【教材分析】本課是繼制作風向儀之后又一節(jié)制作觀測工具的課。因為學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礎,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難,因此教科書對制作方法及過程呈現(xiàn)得比較簡單,未做詳細介紹,沒有顯示出可以創(chuàng)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這些應該是制作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窘虒W目標】,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進行科學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4-11-19 23:40
【摘要】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內容分析:空氣是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質,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及其他氣體和雜質組成。作為氣體的典型代表,空氣無氣味,無味道、透明,而且無固定形狀和體積,密度很小,同時,由于空氣無法直接觀察,學生對空氣的原有認識相對較少,為此,讓學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紙條、氣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覺器官進行觀察,證明空氣的存在,在此基礎上認識空
2024-11-30 15:26
【摘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按生存的環(huán)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都會生長發(fā)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過程與方法:運用比較的方法獲
2024-11-20 03:26
【摘要】不洗倒干凈,洗了不干凈,不洗有人吃,洗了沒人吃。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牛奶白醋可樂糖水水(3號杯)(4號杯)(5號杯)(1號杯)(2號杯)為了安全,對不了解的物體,千萬不能隨便聞,更不能
2024-12-04 17:56
【摘要】《塑料》教學設計(作者單位:邗江實驗學校周遠輝)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塑料的優(yōu)缺點。過程與方法:能夠運用比較方法認識塑料的優(yōu)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爭當愛護環(huán)境小標兵。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書、衣服、剪刀、小尺,教學掛圖,錄像資料。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這一單元的四個次級研究
2024-11-19 21:39
【摘要】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運用感官和工具,對紙進行深入的探究。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知識與技能: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lián)系起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意識到保護天然資源的重要性。養(yǎng)成節(jié)約用紙的好習慣。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2024-11-19 19:58
【摘要】數理信息學院10綜合理科陳秋菊觀察水一、說教材這節(jié)課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二課。通過上一課《生命離不開水》同學們明白
【摘要】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如果四個杯子分別裝有牛奶、白醋、糖水、和白開水,你有什么辦法找到水?③①②④觀察方法一、看:顏色、形狀二、聞:氣味三、嘗:味道四、摸:軟硬、冷熱不了解的物體千萬不要隨便聞和嘗,以免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注意!對不認識的物體不能隨便嘗,
【摘要】“因為有你,小草變得嫩綠,因為有你,小魚游得歡暢;因為有你、我們才有了生命;因為有你,地球才這樣美麗???、聞、嘗是我們認識物體常用的方法。為了安全,對不明、不了解的物體,千萬不能隨便聞、隨便嘗,以免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水是無色、無味、沒有氣味的。水沒
【摘要】認識物體常用科學方法是:眼睛看、鼻子聞、舌頭嘗、用觸摸不了解的物體,千萬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意的品嘗?。。。∷且环N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水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像具有水這樣特點的物體,我們把它們叫做液體。
【摘要】第三單元:第1課、簡單電路【教學目標】:1、能夠連接基本電路,并畫出電路圖。2、能夠根據電路圖連接簡單電路。3、能夠制作簡單的紅綠燈模型。【科學知識】:1、知道一個基本電路的組成要素。2、認識一些常見的電路符號并能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厩楦?、態(tài)度和價值觀】:1、愿意與同學一起去探討有關電路的
2024-11-20 00:50
【摘要】小學科學教案科目蘇教版小學科學第十一冊年級五年課題研究磁鐵課型新授課教法演示、操作、討論法等教具實物,圖片,多媒體等目標要求知識與技能:認識各種形狀的磁鐵,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磁鐵的基本性質——磁性,并能自主探究磁鐵磁性的強弱,驗證磁鐵磁極之間的關系,能利用磁鐵做簡單的磁性玩
2024-11-19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