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科版四上第一單元第2課《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教學設計 課題 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單元 一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 學習 目標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能觀察、比較、...
2025-04-02 02:07
【摘要】聲音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過程與方法:能使物體發(fā)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fā)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tài)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tài)和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024-11-20 03:18
【摘要】3、3聲音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的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024-11-30 14:54
【摘要】16、聲音的產(chǎn)生紙片聲音尺子聲音皮筋聲音振動振動振動注意物體在發(fā)聲時有什么變化?物體發(fā)出聲音與什么有關?后鼓面發(fā)聲時振動了嗎?你怎樣知道的?鼓面振動發(fā)出聲音檢驗一下紙片聲音尺子
2024-11-30 02:04
【摘要】《身體的結構》說課稿朱大莊小學姚軒教材分析:《身體的結構》是科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是整個單元的總起,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在這一課中,要向學生們介紹關于身體結構劃分的不同方式——從身體外形劃分和根據(jù)各個
2024-11-19 22:43
【摘要】《第五課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與方法: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學重點】理
2024-11-19 12:07
【摘要】不同的聲音【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就同一個物體而言,試著提出聲音強弱與哪些條件有關系。,能發(fā)現(xiàn)弦的變化、振動的變化與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茖W知識:學會辨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知道改變聲音強弱與高低的辦法,并能初步認識聲音強弱、高低與哪些條件有關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耐心、細致地觀察各種變化。【教學重點
2024-12-05 09:51
【摘要】aa耳廓外耳道聽小骨鼓膜聽神經(jīng)耳蝸外耳中耳內耳人耳內部構造的作用耳廓:外耳道:
2024-11-24 12:42
【摘要】《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教學設計一、教材依據(jù)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溶解》的第2課《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二、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是《溶解》單元的第2課,主要研究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選用溶解實驗的典型材料“高錳酸鉀”,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溶解于水中的逐漸變化過程,想象食鹽在水中溶解時可能出現(xiàn)
2024-11-20 03:16
【摘要】第三單元聲音第一課時聽聽聲音【教學內容】第44——46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
【摘要】《2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fā)聲物體和不發(fā)聲物體的狀態(tài),并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積極思考,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過程與方法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質疑-—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掌握“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推測結果-—實驗驗
2024-11-19 03:48
【摘要】小學科學《聲音的變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的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情
2024-11-19 22:44
【摘要】聲音的傳播教學背景分析:聲音從聲源發(fā)出后以波的形式向各個方向傳播,并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介質)中傳播。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fā)生振動。盡管聲音能夠穿過各種物質(固體、液體和氣體),但在不同的物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很難理解聲音的傳播能穿過空氣等物質。用不同的物質做實驗的經(jīng)驗會讓他們逐漸理解這一現(xiàn)象。教學目標:1、
2024-11-30 07:52
【摘要】運動動起來會怎樣(一)一、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1)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初步了解呼吸器官在人體中的位置。(2)知道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的過程,體會呼吸前后氣體成分發(fā)生變化。(3)理解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呼吸,得到更多的氧氣,經(jīng)常鍛煉身體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身體健康。2、過
2024-12-02 10:42
【摘要】一、回顧、導入(3分)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驗證明:聲音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物體的振動。同時我們還知道可以用,高低、強弱(大小)來描述聲音的特點和變化。今天我們就來探索“聲音變化”的秘密。(出示課題:聲音的變化。)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大?。┑淖兓?2分)1、下面我們做個拍手游戲,你們想做么?先來聽聽我拍手的聲音有什么特點?(聲音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