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地的三代,水色變金黃;天地的四代,四面有星光;天地的五代,星星發(fā)出聲;天地的六代,發(fā)生后平靜;天地的七代,平靜后又變;天地的八代,變化來勢猛;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毀滅;天地的十代,萬物毀滅盡?!独斩硖匾馈分邪烟斓厝f物的產(chǎn)生歸結為某種物質(zhì),并沒有創(chuàng)造型宇宙觀中諸神的影子,在這里沒有任何外力的影響,是一種客觀自然物——水自身發(fā)生、演變而來,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念的出現(xiàn)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落在大地上,霉爛三年后,升起三股霧,升到天空去,降下三場紅雪來。這是人類社會生產(chǎn)力不斷提高,人類認識能力、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的結果,人們開始從客觀世界中的某種或某幾種客觀物質(zhì)中來尋找人類自身和其他生命的起源,認為人類和世界萬物都是物質(zhì)的,并把萬物的起源統(tǒng)統(tǒng)歸結為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當猿類進化到第九代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半人半猿的類人猿,說他們形狀像人,叫聲卻像猴的聲音,他們吃樹葉和野果,眼睛看不見路,不吃肉,不勞動,像熊一樣掰樹梢,像猴一樣爬樹頂。因此,在原始先民的思想觀念中,原始宗教是神靈往往出現(xiàn)在各類神話之中,而神話中出現(xiàn)的各種神靈也就是宗教中人們祭祀的主要對象。萬物有靈觀念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chǎn)力的極其低下和人類思維水平的低下。1自然崇拜自然崇拜可以說是彝族原始宗教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形式??梢?,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蟲魚都是從天神那獲得的。2圖騰崇拜“圖騰”來源于印第安語,意思為“它的標記”、“ 它的親屬”?!把┳遄訉O十二種,有血的六種,無血的六種?!?《勒俄特依》馮元蔚譯,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7頁.《勒俄特依》姊妹篇《古侯》(公史篇)也講到:“兔子是白雪之子,素素(一種木本植物)是白雪之子,麥冬是白雪之子,人也是白雪之子……雪衍十二子,十一種渡水,武拿人未渡。3祖先崇拜在《勒俄特依》《人類譜源》一章中就提出了祖先的重要性,即燃燒祖靈來使人類祖先誕生,書中說恩體谷茲派圣人阿比造生物。藤蔓是六種,住在樹根巖壁邊?!独斩硖匾馈访黠@地體現(xiàn)了彝族先民圖騰崇拜的痕跡?!?《勒俄特依》馮元蔚譯,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頁.在彝族先民看來,山正是山神的化身,山神具有撐天之力量。彝族先民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天神主宰和支配的。原始宗教產(chǎn)生的思想基礎是萬物有靈觀念,固定的宗教祭祀儀式是宗教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主要形式。其次,萬物有靈是指無數(shù)事物的靈魂中,只有其中的一些靈魂能上升為神性而成為神靈,這些神靈能夠影響和控制人類社會中的各種事情,人類以及其他事物的命運完全被神靈掌控。原始先民將各種自然物以及各種自然現(xiàn)象加以擬人化,加以神圣化。數(shù)數(shù)猴氏的家譜:木武格子是一代,格子格扎是二代,格扎哈木是三代,哈木阿蘇是四代,阿蘇樸敏是五代,樸敏楂基是六代,楂基楂底是七代,楂底阿呂是八代, 阿呂居子是九代。有血的六種分別是:蛙、蛇、鷹、熊、猴、人類?!独斩硖匾馈吩敿毜財⑹隽巳祟惡推渌钠??!独斩硖匾馈返贸隽俗约旱拇鸢福斓匮葑兪分姓f天地在未演化之前的混沌宇宙首先演變出的就是具體的自然物——水,之后產(chǎn)生天地,然后水又演變成“”聲、“光”、“色”之類的東西,這顯然是“水生萬物說”,試圖說明天地的本源是一種叫“水”的物質(zhì)?!独斩硖匾馈氛J為萬物的產(chǎn)生經(jīng)歷了十個階段的演化,《天地演變史》這樣描述萬物的演化過程:“天地未分明,洪水未消退。 《查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頁。如果我們說創(chuàng)造型宇宙觀和化生型宇宙觀尚且屬于原始自然,原始崇拜階段認識的話,那么自然演化宇宙觀則屬于最具有彝族先民思維特點,內(nèi)容最為豐富,思維最為合理的一種天地起源觀,他們認為天地自然萬物的產(chǎn)生有其自身的演化規(guī)律,是經(jīng)過自然演化、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神話是反映原始先民社會文化的縮影,是社會文化清晰的折光反射。老鼠咬壞了恩體谷茲家的祖靈(彝族人民認為祖靈被鼠咬壞必定遭大禍),毒蛇咬傷了恩體谷茲的腳,蜜蜂蜇傷了恩體谷茲的女兒,烏鴉在恩體谷茲家的房頂上叫了三聲不吉利的聲音。有一年居木家的三個兒子在犁地開荒,可是前日犁好了,次日就又被復原了,居木家三子就決定探個究竟,攜帶著木棍在地邊守望觀察,原來是恩體谷茲派遣使臣阿格葉庫臣將他們犁好的地復原的。比如苗族、瑤族、彝族。這時候,由于六個太陽同出,七個月亮同現(xiàn),大地一派枯竭的景象,支格阿龍便去射掉天上的太陽和月亮。畢摩念了生育經(jīng)之后,早晨天空散起了白霧,下午支格阿龍就出生了。阿呂居子又回到土爾山腰上宰羊獻祭,整整喊了七天七夜,最后喊出了“煞業(yè)”七星和“恥苦”六星。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英雄業(yè)績構成了英雄神話的主要內(nèi)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原始人類的自我意識在逐漸地覺醒,人類開始利用自身的不斷進步的力量征服、改造世界,從而推動人類社會文化的前進,這時侯人類的政治斗爭與矛盾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尖銳。地上沒有石頭,阿俄署布便從天上取過來三堆石頭放地上,并引來巖峰和蒼蠅放在山巖中飛舞,從此山巖上便有了動物……雪子十二支:萬物產(chǎn)生了,可是還沒有人類,于是神仙們便開始造人類。統(tǒng)管萬物的天神恩體谷茲召集各神商量天地開辟之事宜,專門派使臣得布阿爾請來了東西南北四位神仙,諸神便來到天庭共商開天劈地之大計,各位神仙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商量了九天九夜,終于決定開天辟地了。創(chuàng)世神話,也叫開天辟地神話,開辟神話,宇宙起源神話,萬物起源神話,推源神話等等。這也是此論文選取的神話的認知功能作為切入點的最重要的原因。五是神話的娛樂功能。神話具有穩(wěn)固與加強氏族內(nèi)部團結的功能。并且神話對原始宗教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信仰、宗教、神話這三者之間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區(qū)別。神話是原始時代多種文化的綜合體,集諸多文化為一身。神話反映的是原始先民的集體意識與思維,是氏族群體的共同認知與情感反映,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與群體性的文化特征。這段論述很明確地指出神話是原始先民特定的的精神產(chǎn)物,神話屬于原始文化。如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比如說火的發(fā)明、房屋的發(fā)明、種子的發(fā)明、農(nóng)業(yè)的發(fā)明等等。我們根據(jù)神話自身的特點,主要依據(jù)中國神話的具體情況,兼及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話特點,把神話分成八類:(1)氏族先祖神話:是關于神靈的神話,這些神靈中有的是氏族祖先,比如女媧、黃帝,堯等(2)自然神話:自然崇拜是自然神話形成的原因,產(chǎn)生時間比較早,比如關于自然中天地山河,日月星辰,花草樹木等的形成。經(jīng)典神話論明確提出了神話產(chǎn)生的時間范圍,經(jīng)典神話論者認為神話是原始時代特有的產(chǎn)物,是原始社會文化的載體,是原始先民創(chuàng)造出的文化精髓。……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jīng)通過人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此后,神話學科也逐漸引入中國,并得到了中國學者的很大重視,從而誕生了魯迅、茅盾、顧頡剛、聞一多等研究神話的學者,對中國神話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頌唱史詩是其中重要的內(nèi)容,《勒俄特依》作為經(jīng)典的創(chuàng)世史詩就成為涼山彝族“克智”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演述人,不同場景所演述的內(nèi)容都不盡相同,整體上可大致按彝族傳統(tǒng)的萬物雌雄觀分為“公勒俄”和“母勒俄”,“公勒俄”包括七枝,是圍繞開天辟地展開的, “母勒俄”包括十二枝,是圍繞人類起源演述的,由于“公勒俄”與“母勒俄”在內(nèi)容上是不同的,各種儀式的要求和用途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演述的時候有很嚴格的區(qū)分和規(guī)范,“公勒俄”的七枝專門使用在喪葬禮儀上,“母勒俄”的十二枝大多在婚嫁儀式上使用。共十三章,分別是《天顯地現(xiàn)》《開天辟地》《呼六日七月》《人類譜源》(雪子十二支)《支格阿龍射日射月》《居日猴譜系》《史南俄特時代》《洪水泛濫》《蘇乃勒格尋父買父》《仆胡三子分支》《糯恒戰(zhàn)爭》《曲涅系譜牒》《古侯系譜牒》。此譯本包括十四章,分別是《天地演變史》《開天辟地》《阿俄暑布》《雪子十二支》《呼日喚月》《支格阿龍》《射日射月》《喊獨日獨月出》《石爾俄特》《洪水漫天地》《茲的住地》《合侯賽變》《古侯主系》《曲涅主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語言研究所彝族歷史文獻編印室編印而成?!段湔苁贰房梢哉f是《勒俄特依》的讀本,同時也是研究彝族古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資料。《古侯主系》《曲涅主系》這兩章詳細陳述了古侯和曲涅兩大支系的譜牒?!独斩怼芬皂嵨牡男问?,顯示出其結構的宏大,內(nèi)容的豐富。從這三大經(jīng)典神話里我們能夠看出彝族人民的宇宙觀、人類起源觀、英雄觀、善惡觀、婚姻觀、族源觀等方面的信息。(二)論文框架本論文根據(jù)內(nèi)容大致分為三個大部分和五個章節(jié)。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彝族學者一直僅僅把《勒俄特依》作為闡述社會制度、社會等級、彝族歷史、的旁證材料,漢譯本的出現(xiàn)顛覆了這些對《勒俄》的偏見。上世紀50、60年代,馮元蔚(巴胡母木),俄施覺哈、方赫、鄒志誠、等人整理、翻譯了《勒俄特依》,收入了四川民間文藝研究會所編寫的《大涼山彝族民間長詩選》之中,196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并分別在1982年和1986年出版了兩種單行本,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構思大膽奇特,內(nèi)容豐富多彩,包含了社會歷史中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加上我本科專業(yè)是漢語言文學,對神話也有接觸,對文藝理論,美學,文學批評等理論知識也都有涉及。神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客觀現(xiàn)狀,曲折地表達了原始先民的情感和愿望,同時表現(xiàn)出了原始先民特有的文化形態(tài)與思維方式,神話對于我們研究人類早期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很好的資料和依據(jù)。從《勒俄特依》的內(nèi)容與特點來看,又被意譯為“創(chuàng)世史詩”。史詩作為彝族的民間口頭文學樣式,處于彝族文化的至高地位,在藝術的殿堂里閃爍著自身獨有的光彩。一個民族的神話蘊育著這個民族的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萌芽與發(fā)展,這就是我們研究神話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導 師 簽 名: 年學位論文作者簽名:簽字日期:碩士學位論文題 目論《勒俄特依》中神話的認知價值Discussing the myth of the cognitive value in the Leeteyi 二零一二年三月分類號: UDC: 密 級: 保密年限: 年論《勒俄特依》中神話的認知價值Discussing the myth of the cognitive value in the Leeteyi學科門類: 文 學 學科專業(yè): 中國古典文獻學 論文作者 : 唐 瑾 指導教師: 肖建華 副教授 培養(yǎng)單位: 民族文化學院 56 / 64原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年(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 日摘要神話是人類童年亦幻亦真的記憶,是原始先民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早期文化的象征性標志,是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發(fā)展的源泉。彝族人民通過辛苦的勞動、聰明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締造了源遠流長和輝煌燦爛的彝族文化。 “特依”譯作“書本”,“勒俄特依”概括起來就是“歷史書”。神話的人類初期夢幻似的記憶,并不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是由于遠古時期生產(chǎn)力水平極其低下,人們的思維發(fā)展水平還不能科學、準確地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而只能以他們貧乏、簡單的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憑借大膽的想象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來解答困擾原始先民的疑問。我選擇《勒俄》中的神話作為切入點,是因為我覺得本書里面的神話構思奇特,內(nèi)容豐富,在藝術創(chuàng)作,社會歷史,宗教哲學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學術價值。尤其是書中具有藝術性和代表性的神話傳說故事,如創(chuàng)世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其中《母史傳》的底本正是嶺老先生于四十年代末期翻譯、整理的《勒俄》,這個版本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彝文手抄本,原本今藏于四川博物館?!独斩硖匾馈窛h譯本的問世,算得上是涼山彝族文學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盛事。三、論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一)論文的基本思路通過對《勒俄特依》中三大經(jīng)典的神話——創(chuàng)世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的解讀,來透視彝族社會的哲學觀、宗教觀、英雄觀、善惡觀、婚姻觀、族源觀等方面的信息,從而了解彝族社會尤其是涼山彝族社會的歷史文化知識。分別對創(chuàng)世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進行內(nèi)容的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社會文化認知價值。 《勒俄特依》在涼山彝族中流傳甚廣,影響十分深遠?!镀澋淖〉亍放c《合侯賽變》講述了氏族遷徙,以及合與侯的紛爭與和解。(3)《武哲史》(又被稱作“雪源子史編”),內(nèi)容大多與《古侯阿補》相同,但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些內(nèi)容,比如:對“三賢時代”的茲(部落首領)、莫(官員或軍事首領)、畢(宗教祭司)、格(工匠)、卓(普通民眾)的職責以及管理層次,對和“俄足人”(普米族與西番)等民族的關系有比較細致的描寫。八十年代初期,嶺老先生先后翻譯了《史傳》、《古侯》、《古侯公史傳》、《武哲》、《雪族》(《雪族》又被稱作《子史傳》)。版本大致是整理者將各地八九種異文與八九位彝族德古的口頭講述有選擇地匯集在一起,并通過制作“卡片”將記述的內(nèi)容按照邏輯性進行排列組合,其間也有內(nèi)容的增刪,次序的調(diào)整。此版本是根據(jù)流傳中甸的《居次勒俄》的手抄獨本翻譯整理而成的。 “克智”是彝族常見的一種民間口頭論辯方式,它的進行方式是參賽的雙方選手即興說唱詩辭歌賦,相互辯論、褒貶,憶古論今,引經(jīng)據(jù)典?!吧裨挕边@個詞是從西歐引入到日本之后,又由日本間接引入到中國的。導言》中概括性地提出了神話的定義:“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目前神話學有兩大理論學派,即經(jīng)典神話論與廣義神話論。(二)神話的分類與特征1神話的分類神話的分類多種多樣,神話學學者在很早以前就試著給神話科學地分類,目前神話的分類由歧義逐漸走向了趨同。(5)文化起源神話:與其他類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