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識水》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湘教版三年級上冊“奇妙的水”單元的第一課《認識水》的第二課時。它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常常不準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借助一些儀器,量筒、量杯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也不同的容器,“哪個容器里裝的水多,哪個容器里裝的水少
2024-12-05 07:23
【摘要】從神話說起在人類歷史上,太陽一直是許多民族崇拜的對象。中華民族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為太陽神。而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則是宙斯的兒子。認識太陽?太陽,這個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是由什么物質組成的,它的內部又是怎樣的呢??閱讀課本31頁的小資料,了解太陽的相關知識。關于太陽
2024-12-04 20:25
【摘要】10、認識水濰坊日向友好學校耿萍一、教學目標:1、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性質,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式描述所觀察的水的特征。2、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3、知道誰的基本性質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二、教材分析:通過探究水的基本性質,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感官觀察事物的能力,通過了解水在自然
2024-12-05 02:04
【摘要】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教材簡析?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認識質量單位“噸”,選擇恰當?shù)膯挝槐硎疚矬w的質量,以及對質量單位的整理和解決問題等。?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感受和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噸在生活中的應用。?知識與能力:認識質量單位“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質量的能力和
2025-11-02 03:00
【摘要】認識分米和毫米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第27-29頁。教學目標:1、在實踐活動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長度單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并且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
2024-12-09 10:23
【摘要】多彩的街道夜景教學目標1.通過解決信息窗中學生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鞏固所學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2.能運用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3.利用城市的繁榮家鄉(xiāng)的美麗,吸收到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解決問題的探索活動中,擴大學生思維空間。重點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及運用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相關知識。難點
2024-11-19 20:47
【摘要】《噸的認識》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噸的認識”是一個大計量單位的教學。中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大計量單位接觸較少,觀念的建立是很困難的,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觀看網(wǎng)絡圖片、看書和在百度百科中多角度的接處與“噸”相關的內容。課題:噸的認識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2024-12-09 00:31
【摘要】噸的認識遼寧特師07大特1班馬瑩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2、能力目標: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3
2024-11-29 09:00
【摘要】噸的認識教學設計設計理念:1、在猜測中生成懸念。課一開始,讓學生猜測老師的體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對勇于猜測的學生,老師都予以表揚。在猜測的熱烈氛圍中,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14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才大約有1噸重,設置了“噸”的懸念。2、在探究中生成概念。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學生得出20千克一桶的礦泉水,搬運50次,才正好是1噸
【摘要】信息窗1萬以上數(shù)的認識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十萬、千萬、億,了解十進制計數(shù)法。2.體會十進制計數(shù)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3.經(jīng)歷運用萬以上的數(shù)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發(fā)展數(shù)感;能自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教學重點:對計數(shù)單位意義的理解。教學難點:對計數(shù)單位意義的理解。策略與方法:認識新
2024-12-09 03:52
【摘要】圖形的平移教學目標::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通過觀察、分類、對比,初步了解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初步會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說出圖形平移的距離。教學難點:能正確說出圖形平移的距離。
2024-12-08 04:45
【摘要】4、怎樣認識物體教材分析:本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從學生身邊常見的物體入手,讓學生通過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使其意識到觀察事物離不開感官,用感官觀察、認識物體是進行科學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學情分析: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因此他們對物體的認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本課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的。教學目的:1、能
2024-11-19 23:41
【摘要】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冊)教案克、千克、噸的認識(一)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量單位及計量工具。、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建立“克”的概念。教學準備1學生進行課前調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質量及秤。2準備天平、電子秤、2
2024-12-05 08:48
【摘要】教學內容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認識水課型新授課時1學習目標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等)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并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是液體。教學重點
2024-11-19 23:39
【摘要】新課程教學案例:如何認識太陽[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課程標準分析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必修1中,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主題,提出“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這一內容要求。這種表述對有關太陽的學習要求十分寬泛,從而為教材編寫和課程實施留下廣闊的再創(chuàng)造空間。教材分析對比分析幾種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地理必修l,感受到各具特色的設計思想。如人
2024-12-06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