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蘇省高郵市送橋中學高中語文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始得西山宴游記第2課時導學案蘇教版必修1【學習目的】1.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2.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藝術特色。【復習檢查】檢查字詞(1)施施(yíyí)緩慢行走的樣子(2)徒:隨從
2024-12-09 11:39
【摘要】說書人師陀導入新課“折一把紙扇,著上一身青衫/紫砂壺壯膽,拍案滿堂驚嘆??話不盡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繞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總讓人向往。”讓我們跟隨師陀,走近說書人,聆聽他說古道今。學習目標1.概括人物形象,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重點)2.學習散文筆法的運用,體悟作者的情感。(難點
2024-11-17 03:27
【摘要】《六月,我們看海去》作者:潘洗塵教學目標1、組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受。2、組織學生“理解”與“朗誦”作品,使學生準確把握作品內(nèi)容、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感情傾向教學重點《六月,我們看海去》的內(nèi)在情感旋律,把握詩作內(nèi)容,加深理解,尋找傳達詩作思想情感的聲音
2024-11-17 03:29
【摘要】像山那樣思考奧爾多·利奧波德沛縣歌風中學徐沛(1887—1948)美國作家,生態(tài)倫理學家。被稱為美國環(huán)境倫理的播種者。1949年,《沙鄉(xiāng)年鑒》出版。本書記錄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各種生命之間的思考和體悟。文筆優(yōu)美,思想深邃。被譽為“綠色圣經(jīng)”。
2024-11-17 23:33
【摘要】江蘇省高郵市送橋中學高中語文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赤壁賦第3課時導學案蘇教版必修1【學習目的】1.研讀課文第4、5段,梳理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識,能準確地翻譯文句。2.理解“主客問答”所反映出的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3.背誦最后兩段?!緳z查預習】4、5段。4、5段,師在黑板
【摘要】《赤壁賦》導學案第一課時【學習目的】1.了解寫作背景;研讀文章第1段,把握其中的重要的文言知識和作者情懷;2.背誦第1段?!菊n前預習】1.了解作者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
【摘要】相信未來如何閱讀詩歌?1、幾種詩歌鑒賞方法:(1)知人論世:注意作品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思想狀況,便于深化理解詩歌。(2)抓住詩歌中的意象,盡可能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整體上把握作品意境。(3)注意欣賞詩歌的形式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4)品味詩歌凝練、含蓄、富有跳躍性和音樂性的語言。2、要反復朗誦,體會詩歌情感。感情是詩歌的內(nèi)
2024-11-17 03:31
【摘要】第一篇:像山那樣思考 《像山那樣思考》教學設計 徐麗麗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體味此篇文章詩意的語言。 2、通過研習,把握作者的生態(tài)倫理觀念,加強學生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2024-11-15 12:33
【摘要】范水高級中學:王于制作?面對大自然,有的人諦聽天籟,描寫風景千變?nèi)f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詠懷風物的變遷,抒寫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思考在物質(zhì)文明日益進步的今天,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同樣也是值得我們?nèi)ド钋嘘P注的。
2024-11-17 23:30
【摘要】文本8斷章(1910—2020)現(xiàn)代詩人、翻譯家。生于江蘇海門湯家鎮(zhèn)。1930年開始寫詩。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魚目集》,1936年與李廣田、何其芳合著的《漢園集》出版。卞之琳是30年代中國文壇“現(xiàn)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的創(chuàng)作與提倡格律
2024-11-18 01:51
【摘要】文本6回旋舞回旋舞康雅是回旋舞的發(fā)源地,土耳其的心靈導師梅夫那拉以回旋舞傳揚寬容、開導及教化等意義,他的文思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動人力量,現(xiàn)今身著白色長袍旋轉著的回旋舞者,依然傳頌著梅拉夫的精神,也是土耳其人重要的精神食糧和象征之一。知人論世,走進作者保爾·福爾(1872—1960),法國詩
【摘要】初讀感知,走進雨巷淡淡的憂傷情感體驗情感基調(diào)低沉哀怨彷徨雨巷,熟讀頓悟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明確:共有6個背景道具人物形象雨巷、油紙傘、籬笆墻、丁香我、姑娘1、雨巷雨:迷茫、潮濕、陰冷
2024-11-17 20:21
【摘要】阿房宮賦杜牧作者介紹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詩人。出身名門,26歲中進士,曾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書舍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自號為“樊川居士”杜牧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突出,其以清麗自然的詩風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稱之為“小杜”;他又和李商隱同時代且齊名被人們合稱為“小李杜”?!捌缴迳?/span>
【摘要】圖片兩組我們常會把那些令我們感動的瞬間永遠定格在腦海中,這就形成了圖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圖片兩組》,從那些瞬間的定格中,更加直觀、形象地來聆聽歷史的話外之音,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來了解戰(zhàn)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戰(zhàn)爭之后又留給了我們怎樣深遠地思考。學習目標: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準確解讀圖片內(nèi)容,掌握鑒
2024-11-19 16:18
【摘要】《江南的冬景》導學案第一課時【學習目的】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畫面內(nèi)容;2.學會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等方面賞析散文【課前預習】1.作者介紹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曾用達、達夫、春江釣德等筆名。幼年喪父,1913年隨兄赴日留學,畢業(yè)于九洲大學經(jīng)濟部。飽受屈辱和歧視的留日生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