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測驗標準化的具體內容。一般可視VIQ大于、等于或小于PIQ以及二者相差到何種程度而決定其意義,例如優(yōu)勢半球有損害,則VIQ明顯低于PIQ;非優(yōu)勢半球有損害,則PIQ明顯低于VIQ;若是彌漫性損害,其表現(xiàn)與非優(yōu)勢側損害時相似。2. 評價功能:學績測驗可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效果、學校或一個地區(qū)的教學質量的工具。33.簡述信度對解釋測驗分數(shù)的意義。4P7530.能力傾向測驗:一般是指測量從事某種職業(yè)或活動的潛在能力,或預測未來作為水平的評估工具。25.對效標參照測驗的解釋有兩種方法,即 內容參照分數(shù) 和 結果參照分數(shù) 。p254;) A. 成就測驗p250 B.智力測驗 C.人格測驗p276 D.認知能力測驗3.武德沃斯設計的“個人資料調查表”屬于( B )11P276 A. 個人智力測驗 B.人格測驗 C. 團體智力測驗 D.操作測驗4.下列測驗中,不屬于投射測驗的是( A )11P308 A. 艾森克人格問卷 B.主題統(tǒng)覺測驗 C.羅夏墨跡測驗 D.語句完成測驗5.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編制16PF人格問卷的心理學家是( B )11P290 A. 艾森克 B.卡特爾 C. 愛德華 D.羅夏6.按測驗的方式分類,瑞文漸進測驗屬于( C )8P188 A. 個別測驗 B.團體測驗 C. 智力測驗 D.計算機化測驗7.智力二因素論的提出者是( B )8P162 A. 比內 B.斯皮爾曼 C.推孟 D.瑟斯頓8.第一個正式的職業(yè)興趣量表的編制者為( D )9P241 A. 庫德 B.霍蘭德 C. 羅伊 D.斯特朗9.在MMPI的臨床量表中,精神衰弱量表簡稱為( A )11P283 A. Pt量表 B.Pa量表 C.Si量表 D.Pd量表10.項目的鑒別力分析通常用鑒別力指數(shù)(D)表示,其中可接受標準為( C )9P101 A. D≥0.50 B.D≥0.40 C. D≥0.30 D.D<0.3二.多項選擇題11.下列題目類型中,屬于選擇型的有( BD )2P35 A. 論文題 B.是非題 C.簡答題 D.匹配題12.按測驗的功能分類,心理測驗可分為(ABD)1P19 A. 智力測驗 B.人格測驗 C. 投射測驗 D.特殊能力測驗13.編制測驗題目時,題目的來源有(ABC)2P32 A. 已出版的標準測驗 B.臨床觀察和記錄 C.理論和專家的經(jīng)驗 D.日常生活經(jīng)驗14.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的主要貢獻是(BCD)1P4 A. 編制了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 B.倡導測驗運動的主要人物 C. 為心理測驗奠定了統(tǒng)計學基礎 D.評定量表和問卷法應用的先驅15.現(xiàn)代西方心理測驗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ABC)1P9 A. 計算機產生和發(fā)展 B.統(tǒng)計方法改進 C. 因素分析理論 D. 診斷技術16.常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AC)7P148 A. 剖析圖法 B.因素分析法 C. 轉換表法 D.經(jīng)驗效標法三.填空題17.測量有兩個要素,一是 參照點 ,二是 單位 。38.什么是自陳量表?并詳述其主要特點。一般來說,在一個測驗中增加同質的題目,可以使信度提高。3.. 比如有一兒童做陸氏修訂的比內西蒙量表時,結果為:5歲組全通過,6歲組通過4題,7歲組通過2題,8歲組通過0題,9歲組通過1題,那么其智齡是:5歲0月+0歲8月+0歲4月+0歲0月+0歲2月=5歲14月,即6歲2月。對于選擇題來說,P值一般應大于概率水平。在選擇合適常模時,注意選擇較為新近的常模。這種工作包括:確定一般總體、確定目標總體、確定樣本。3P5623.霍蘭德認為,在美國社會中主要存在六種 人格類型 和六種與之相應的 環(huán)境模式 。評定時間范圍是自評者過去一周的實際感覺。12P342,357答:1.. 自我評定量表:讓病人填寫好問卷,能完全排除了檢查者的主觀映像。2.. 經(jīng)驗效標法:測驗項目的選擇完全是以實證資料為依據(jù),也就是說只保留那些能夠將效標組與控制組區(qū)分開的項目,而不管其內容看起來是否合理。2.. 測驗前不講太多無關的話。36. 在用奇偶分半法計算信度時,分半的前提是什么?3P54 答:1. 測題并非隨機排列,而是按某種順序(如難度)排列 2. 如果隨機排列的題目,則必須是所有題目平等的(要么難度相等,要么性質一樣); 3. 如果測驗有多個分量表,應該在分量表內部排好順序,再把各分量表分兩半組合起來求相關。2P42答:測驗題目的編排原則:1. 題目的難度排列易逐步上升。4P74四.名詞解釋29. 協(xié)調關系:是指主試和被試之間一種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試最大限度地做好測驗的一種關系。1P222. 測量的參照點可以分為兩種,一是 絕對的零點 ,二是 相對參照點 。38.結合韋氏智力量表的結構、記分及應用,請對其優(yōu)缺點進行簡要評價。成就測驗就是典型的描述形測驗。標準化包括以下內容:1.. 首先,測驗用的項目或作業(yè)、施測說明、施測者的言語態(tài)度及施測時的物理環(huán)境等,均經(jīng)過標準化,測驗的刺激是客觀的。5P109五.簡答題34.量表的四個水平及其特點。11P31028.Wechsler認為, 智力 是個體有目的地行動,理性地思考和有效地的總體能力。專學篇》中提到了類似現(xiàn)代 分心測驗 的思想。這種方法估計信度系數(shù)只需一種測驗形式,實施一次測驗。2. 復本信度:1.. 又稱等值性系數(shù)。38.試述信度的類型、誤差來源及評估方法。個別測驗為個體施測,對主試要求較高;4. 團體測驗多用于篩選,而個體測驗則多用于診斷及彌補工作;5. 團體測驗能較個體測驗更好地建立常模。36.簡述測題的編排原則與編排方式。其中一般能力傾向測驗就是指智力測驗。11P27833.項目特征曲線:ICC,是項目特征函數(shù)ICF或項目反應函數(shù)IRF的圖解形式,它反映了被試對某一測驗項目的正確反應概率與該項目所對應的能力或特質的水平之間的一種函數(shù)關系。2P3226.美國心理學學會(APA)1974年制訂的《教育和心理測量之標準》中,4P72將效度分為三大類: 內容效度 、 構想效度 、 效標效度 。 c. 實驗分組:在心理學研究中,根據(jù)心理學測驗的結果,可以對被試進行分類,滿足實驗設計的要求。 b. 崗位安置:借助心理測驗何以達到更好的人事匹配,做到人盡其才。4.. 來自實際的需要:隨著科學管理,尤其是人事選拔和測評的發(fā)展,對個體的能力傾向進行評估的工具越來越受重視?! ? 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實驗室,許多早期試驗心理學家都在這里接受訓練。如果D的絕對值很大,說明測驗中可能存在干涉變量。4P7430.重測復本信度:在復本信度中,如果兩個復本的施測相隔一段時間,則稱重測復本信度或穩(wěn)定與等值系數(shù)。7P13623.理論效標是效標的 觀念效標 ,效標測量是 效標操作 。( C )1P5A. 高爾登 B. 比內 C. 卡特爾 D. 推蒙5 . 一次測驗結束后,將測驗按一定的標準分為等值的兩半,來求相關系數(shù),這樣得到的信度為( A )3P54A. 分半信度 B. 復本信度 C. 同質性信度 D. 重測復本信度6. 在施測常模樣本被試后,將被試的原始分數(shù)按一定規(guī)則轉化出來的導出分數(shù) ( B )7P136A. 掌握分數(shù) B. 常模分數(shù) C. 內容參照分數(shù) D. 結果參照分數(shù)7.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是采用 編制的人格問卷。9P23827.同一測驗中其它條件相同時,測驗的效度必然 低于 信度。3P48 答:意義:信度是評價一個測驗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標準化心理測驗的基本要求之一?! ? 1838年法國醫(yī)生埃斯科羅出版了兩卷本著作,第一次明確地對智力落后與精神病人作出了區(qū)分。因此所謂的智力測驗只是涉及到智力的某些方面而已。38.試述心理測驗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e. 心理咨詢和治療:有助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供適當?shù)闹篮蛶椭M行矯正訓練。7P14123.Q分類或稱 Q技術 是由斯蒂芬森(W?Stehenson)1953年創(chuàng)立的。3P4731.成就測驗:也稱學績測驗,是指測量一個人在接受教育或訓練后所獲得的成果,或者說測量某種知識、技能訓練結果的測驗。4. 實驗法和觀察法證實:觀察實驗前和實驗后分數(shù)的差異是驗證構思效度的方法。3. 智力測驗一般得到的是對個體總智能的評估分數(shù);而能力傾向測驗測量的是某種特定的或多因素的組合。 2. 混合螺旋式:先將各類試題依難度分成若干不同層次,再將不同性質的試題加以組合,作交叉式排列,難度則漸次升進。3. 從功能上看:成就測驗也不同于智力、能力傾向測驗。4.. 考慮誤差來源是時間取樣,主要針對時間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方法是對同一組被試間隔一定的時間重復測試一次,計算方法是積差相關法。3.. 如何兩個復本的施測相隔一段時間,則稱重測復本信度或穩(wěn)定與等值系數(shù)。4. 評分者信度:考慮測驗隨機誤差來源是評分者間的差別,由評分者造成,用積差相關法,2個評份著用斯皮爾曼等級相關法,3人以上用肯德爾和諧系統(tǒng)。4P7925.常模分數(shù)構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說的 常模 ,它是解釋心理測驗分數(shù)的基礎。通過這樣的雙向方式編制的原始分數(shù)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就是百分位常模。2. 心理測驗的相對性:我們在比較不同人之間的行為或心理特征時,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有絕對的零點,我們有的只是一個連續(xù)的行為序列。這種分析包括兩個步驟:1.. 第一個是確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為可以使要預測的活動達到成功,如職業(yè)興趣測驗;2.. 第二個是建立衡量被試是否成功的標準,這個標準我們稱之為效標,這是鑒別測驗的預測能力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3. 從功能上看:成就測驗也不同于智力、能力傾向測驗。2.. 測驗的起點有點偏難,有的分測驗(如相似性測驗)對低智力者難以說明,故不便測量低智力者。5P10126. 記分的一般程序包括三個步驟:即 記錄被試反應 、 參考標準答案 和 計算最后得分 。對測驗使用者而言:記分標準化則是要求完全按照測驗手冊的規(guī)定和標準答案給予被試分數(shù),有時還可以完全依據(jù)套板或計算機記分。3. 喜好特殊位置的反應定勢:如果被試在測試中完全不知道答案,并不會按照隨機的方法選擇答案,而是偏好某一位置進行選取。3.. 熟悉測驗指導語: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以使被試在測試中感到放松,不緊張。38. 舉例說明自陳量表的編制方法。首先采用邏輯分析法經(jīng)由推理獲得一大批題目,然后采用因素分析法編制出若干同質量表,最后將同質量表中沒有效標效度的題目刪掉。 2… SDS共包含20個項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分4級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2009年4月北京自考心理學 《心理測量》 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測驗題目的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其中并不包括( C )2P32 A.已出版的標準測驗 B.理論和專家的經(jīng)驗 C.因素分析的結果 D.臨床觀察和記錄2.在心理測驗中,將原始分數(shù)按一定規(guī)則轉換出來的導出分數(shù)稱( A )7P136 A.常模分數(shù) B.標準分數(shù) C.百分等級 D.效標參照分數(shù)3.如果某測驗的效度系數(shù)為0.70,則在測驗中測驗分數(shù)無法作出正確預測的比例是( B )4P85 A.0.70 B.0.51 C.0.49 D.0.304.在心理學界,被公認為教育測驗鼻祖的學者是( C )10P249 A.比內 B.推蒙 c.桑戴克 D.賴斯5.如果一個測驗的信度系數(shù)是0.70,那么測驗的總變異中真分數(shù)造成的變異占( A )3P49 A.70% B.51% C.49%D.30%6.通過計算測驗總分數(shù)與外在標準之間的相關程度求出的效度為( B )4P78 A.內容效度 B.效標效度 c.表面效度 D.構思效度7.標準分數(shù)是由原始分數(shù)轉換而來的,它在本質上屬于( C )1P15 A.命名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8.瑞文漸進測驗是一個較少受到本人知識水平或受教育程度影響的( D )8P188 A.繪畫能力測驗 B.學業(yè)成就測驗 C.興趣測驗 D.非文字的智力測驗9.適用于非二分法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