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雅威言論的本體 天主寓於其工程 天主先讓約伯看祂的言論何等有力,是祂的話限制海洋的「狂傲」 (38:11), 給造物界分派它們的份位。 卻「邀請」約伯出來做一場智慧的決賽,這便是雅威的答覆。 詠 33:11)。 雅威答覆,這事本身具有重大的意義,不僅使得約伯心中壘塊頓時消逝,原來他常抱怨天主離人太遠 ,又置人於不顧??傊?,厄里烏尚未擺 脫三友的思想範疇,不過他卻在這問題上開拓了一道門徑,那就是他視痛苦不僅是罪罰而已,且是一樣促人走向皈依的召喚, (參 36:15)不過由此走向基督所昭示的真福八端的理想尚有一段遙遠的路程。 此外,智慧潮流還發(fā)揮了痛苦教育功能 (德 4:18~19)──試探將三 件事實啟示給人:一種實況 (人是罪人 ), 一個邏輯 (罪與罰 )以及天主的容貌 (施罰與救援的天主 )。 第一部份 (36:5~23)包含普通的酬報的道理,這在約伯傳中已是屢見不鮮的思想。 此後厄里烏接著轉(zhuǎn)向約伯的另一抗議──天主的緘 33 默,告訴約伯,天主所以不答覆人,是因為人並沒有呼求上主,只是「空喊亂叫」而已。 21:7f)。這類言論都指向一個目 標:要約伯回頭,其實,這 32 個目標根本沒法達到,因為它以約伯有罪為前提,這是約伯誓死否認的。 依53:10), 直到晚期才有擔(dān)任中介任務(wù)的天使 (匝 1:12。 由上述數(shù)點可見, 34 章的言論,他和三友一般,對於約伯存在性的境況,只予以理解方面的答覆,並無新的見解。厄里烏儼如以先知的角色出現(xiàn),宣稱內(nèi)心感到說話的催迫,不能自 (參耶 20:9), 在天主神能的推動之下勇於發(fā) (32:15~22), 同時他卻否認別人也有同樣的神恩,因此當他人意盡辭窮之際,他便理直氣壯地挺身而出,「不顧情面」 (21)。同樣 19:25~27 的「伸冤者」就是天主??傊?,約伯的攻擊和反抗行為,實出於一顆受了傷的心,不過,愛情雖然折傷,並未全然枯萎。 約伯所以如此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實因他認為自己的確無罪,不像朋友所說的那樣 (參 9:20, 23: 10~12), 且有天主的祝福為憑 (29)。他覺得倘若不是天主吹毛 求疪,那祂又怎會在人 (約伯 )身上查出罪案來 (9:28, 30~31)?即使人真正有罪,那又何嘗不是由於人的軟弱不堪所致? )14:1~6, 參 14:17)按理祂本應(yīng)對這種處境表示憐憫,如今不但不如如此,反而千方百計,把人視為罪人,那還算得甚麼「聖」呢?一切都顯得那麼荒謬無稽,我約伯本來無罪,天主是知道的,只不過祂容不下這點吧了 (10:5~7)。 詠 103:11~18),不過約伯並不如此想,傳統(tǒng)一向以天主為人的守護者 (依 27:3。 7:12~19乃是一讚 美詩的體裁,這類的體裁原是聖經(jīng)作者用以歌頌天主馴服海濤及寓居其中的海怪而有的 (參詠 104:9?!?(13:1)由 21 章可見約伯顯灰能夠?qū)⒂讶死碚摰囊淮蟛糠菀慌e駁倒:惡人的生活無法無天,可是他們何其幸運,約中蒙天主祝福的表記:長壽、子女、財富,樣樣不缺。天主的公義,堪稱卓絕無匹。原來,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善行具有一種動力,定要產(chǎn)生外在可見的效果,例如社會地位,財富子女等等,好人必有好運,反之亦然。事實上上述章節(jié)都落在特殊的格式內(nèi)─里法次與神視相連 (4:12), 彼耳達得則在讚美詩內(nèi)說出。同樣,生活在天主之前的人們,他的正義也在於他和天主的關(guān)係中,在於按照他和天主所立的盟約而生活 (見申 6:24~25)。」 (5:17)。厄里法次則與其他二友稍有不同,他更強調(diào)精神價 (22:23~26)?!负龎T女人」是一句很嚴厲的斥責(zé)語,「糊塗」乃指不相信天主的人,尤其在智慧著作中, 這句話常用來叱責(zé)不信者 (參箴 30:32, 17:21; 依 32:4~6) 結(jié)論 由於約伯的信仰,他堅忍了一切痛苦,克勝了種種誘惑和困難。 約伯在此宣信天主為絕對的主宰,祂有絕對的自由,祂要施與的便施與,祂要憐憫的便憐憫,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天主白 白的贈與和恩賜。 衣物服飾雖不是最重要的,但仍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是人財產(chǎn) 的一部份,人既空手來到此世,死亡亦復(fù)使人赤身歸去。約伯受苦的程度是撒殫所能決定的,必須經(jīng)過天主的批準,譬如在第一次試探中,撒殫無法加害約伯的身體,因為天主不容許(見 1:12)。 20 撒殫設(shè)法使「天主的僕人」跌倒,乃出於嫉妒的動機。 痛苦怎樣影響我們 痛苦是幫助我們當…… 痛苦是傷害我們當…… 我們轉(zhuǎn)向天主,祈求明白、忍耐和獲得釋放 我們因著它而變得更加心硬和拒絕天主 我們發(fā)問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會在我們?nèi)粘I钪谢〞r間去相的問題 我們拒絕去提出問題和讓這寶貴的人生的課程白白溜走 它準 備我們?nèi)グ参科渌氖芸嗾叨_認它 我們?nèi)菰S它令我們自我為中心和自私 我們開放自己讓尊敬天主的人來幫助我們 我們拒絕任何人的幫助 我們要學(xué)習(xí)對天主的信任 我們拒絕這事實──天主在這事件上帶給我們的益處 我們了解我們能夠確認基督也曾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苦 我們譴責(zé)天主的不義和更令其他的人反對他。我們不能要求天主向我們解釋所有的一切。我們一定要警覺我們對天主下的結(jié)論:天主如何的虧待我們。 覺。不要讓任何親身的經(jīng)驗去把我們和天主的關(guān)係拉遠。 痛苦可能是,但不是時常是罪惡的懲罰。厄里烏四次的言論,約伯也沒有回應(yīng),好像約伯再不希望聆聽,了他是否等候其他的智人的言論?當上主發(fā)言,是上主啟發(fā)的,而不約伯。天主自己回應(yīng)約伯:不是回答約伯的尖銳問題,而是向約伯自我挑戰(zhàn)。隨後還有很多攻擊性的行為。有些學(xué)者則以五世紀初葉為最可能的年代,這時期相當於放逐後歸不久的時期,那時以色列在耶肋米亞和厄則克耳兩位先知的影響下,集體倫理解體,對國運的關(guān)懷普遍為個人的命運和旨趣所取代。 ) 按學(xué)者 H. Anderson 認為約伯傳作者未必直接採用上述種種題材,但他的作品承襲了上述傳統(tǒng)與其外貌。 惡毒的疾病沐浴我身…… “我的神,你是我的父親,是你生了我,舉起我的臉面。 一日的各種東西已被分施;而我所得 的是痛苦。 “你曾向我哀嘆,但痛苦仍然重新落在我的身上。 (故事如下:內(nèi)容:從前有一個人,名字並不清楚。 對話是約伯傳的主體,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全書和各部份的真實性都要以此為準,如此則厄里烏的言論極可能不是原作, 而是出自另一位作者。 不論人怎樣看新約對約伯的引用,很清楚的,雅各伯書中的引用表明約伯是一個歷史上的人物。後來,有些人認為約伯這關(guān)於他的記載只是一些比喻的集成,描寫以色列國所受的苦難。 名稱 這書是以書中主角而命名的。 3. 卅二至卅七章:厄里烏的介入,是新的角色,補充三友的言論。最後還是上主在旋風(fēng)中出現(xiàn) (38~42:6), 約伯心中的雲(yún)霧方才消逝,重見光明,「以 前我只聽見有關(guān)你的事,現(xiàn)今我親眼看見了你。 內(nèi)容提要 描寫有一人名叫約伯,是當時東方的偉人,此人秉性正直、虔誠、子女眾多,僕婢成群,家財萬貫,兼又樂好施,全家過著富足滿的生活。至於約伯本人卻深信自己清白無辜,朋友們所說的 那些「安慰」和「智慧」的話,對他來講,未免隔靴搔癢。以約伯淚動地打破沉默詛咒生命為開端,而終於約伯發(fā)誓為自己辯護 (29~31)。 細緻大綱 (I) 序言 (1:1~2:13) A. 約伯的性格和他的富裕 (1:1~5) B. 天堂的第一場景 (1:6~12) C. 約伯失去他的一切 (1:13~22) D. 天堂的第二場景 (2:1~7a) E. 約個人的痛苦 (2:7b~10) F. 約伯的友人來訪 (2:11~13) (II) 對話 (3:1~31:40) A. 約伯第一次獨白 (3:2~26) a. 約伯詛咒生日 (3:3~10) b. 願早死 (3:11~12, 16) c. 詛咒的理由 (3:13~15, 17~19) 3 d. 再次悲哀 (3:20~26) B. 厄里法次第一次言論 (4:1~5:27) a. 報應(yīng)律 (4:2~11) b. 厄里法次的異像 (4:12~5:2) c. 勸勉 (5:3~16) d. 鼓勵 (5:17~27) C. 約伯第一次回應(yīng) (6:1~7:21) a. 約伯的痛苦 (6:2~10) b. 轉(zhuǎn)移的詩節(jié) (6:11~14) c. 約伯對友人的失望 (6:15~27) d. 轉(zhuǎn)移的詩節(jié) (6:28~30) e. 獨白 (7:1~10) D. 彼耳達得第一次言論 (8:1~22) a. 導(dǎo)言 (8:2~7) b. 教義 (8:8~19) c. 詰論 (8:20~22) E. 約伯第二次回應(yīng) (9:1~10:22) a. 天主的大能,因此判決 (9:2~12) b. 天主是仲裁者 (9:13~24) c. 約伯的無助 (9:25~10:1a) d. 推想和懇求 (10:1b~12) e. 悲哀的對比 (10:13~22) F. 左法爾第一次言論 (11:1~20) a. 約伯的愚妄 (11:2~12) b. 忠告和鼓勵 (11:13~20) G. 約伯第三次回應(yīng) (12:1~14:22) a. 約伯的智慧與友人脗合 (12:2~25) b. 綜合和警告友人不忠實地為天主辯護 (13:1~12) c. 約伯向天主據(jù)理力爭 (13:12~28) d. 為人類生命哀悼 (14:1~12) e. 美夢與現(xiàn)實 (14:13~22) H. 厄里法次第二次言論 (15:1~35) a. 約伯說了不虔敬的和膽大妄為的說話 (15:2~16) b. 不虔敬者和冏大妄為者應(yīng)受懲罰 I. 約伯第四次回應(yīng) (16:1~17:16) 4 a. 痛苦由人和天主而來 (16:2~17) b. 天上的見証 (16:18~21) c. 繼續(xù)投訴 (16:22~17:16) J. 彼耳達得第二次言論 (18:1~21) a. 責(zé)斥約伯 (18:2~4) b. 惡人的命運 (18:5~21) K. 約伯第五次回應(yīng) (19:1~29) a. 天主的作為不是人的作為 (19:2~12) b. 孤獨和被遺棄 (19:13~22) c. 希望看見天主 (19:23~27) d. 對友人的警告 (19:28~29) L. 左法耳第二次言論 (20:1~29) a. 惡人凱旋的扼要 (20:2~9) b. 他一定放棄來路不明的利益 (20:10~29) M. 約伯第六次回應(yīng) (21:1~34) a. 導(dǎo)言 (21:2~6) b. 沒有天主的人快樂 (21:7~18) c. 沒有証據(jù)顯示美德與快樂有關(guān)連 (21:9~21, 23~26) d. 沒有天主的人的善終和死後的聲譽 (21:27~34) N. 厄里法次第三次言論 (22:1~30) a. 諸論 (22:2~5) b. 約伯的罪過 (22:6~11) c. 反駁約伯的論據(jù) (21:22, 22:12~20) d. 建議約伯向天主懺悔 O. 約伯第七次回應(yīng) (23:1~24:25) a. 渴望與天主接觸 (23:2~7) b. 天主是不可接近的和不可預(yù)測的 (23:8~17) c. 受壓迫的窮人的不幸 (24:1~12) d. 光明的 敵人 (24:13~17) e. 含糊的部份 (24:18~24) f. 約伯言論的總結(jié) (24:25) P. 含糊的章節(jié) (25:1~27:23) a. 彼耳達得第三次言論 (25:1~6) b. 約伯第八次回應(yīng) (26:1~14) c. 約伯的堅貞 (27:1~23) 5 Q. 尋找智慧 (28:1~28) a. 找尋珍貴的本質(zhì) (28:1~11) b. 智慧不能找到或是可交換得到 (28:12~19) c. 智慧只屬於天主 (28:20~27) d. 註解 (28:28) R. 約伯最後的獨白 (29:1~31:40) a. 過去的快樂 (29:1~25) b. 現(xiàn)在的痛苦 (30:1~31) i) 公開羞辱 (30:1~31) ii) 敵視天主的臨在 (30:16~22) iii) 對此辱駡?zhí)熘鞯睦碛?(30:23~26) iv)約伯的痛苦 (30:27~31) c. 真情的剖白 (31:1~40) i) 沒有欺詐和行事不正義 (31:1~12, 38~40ab) ii) 沒有處事不公平和不行施捨 (31:13~23) iii) 沒有奉獻虛偽的祭獻 (31:24~28) iv)沒有報復(fù)的心和虛偽 (31:29~34) v) 綜合 (III) 厄里烏的言論 (32:1~34:24) A. 引言式敘述 (32:1~5) B. 引言式演說 (32:6~14) a. 斥責(zé)友人 (32:6~14) b. 自白 (32:15~22) C. 厄里烏第一次言論 (33:1~30) a. 向約伯訓(xùn)導(dǎo) (33:1~7) b. 引述他們的說話 (33:8~11) c. 糾正他們和第一篇論文 (33:12~18) d. 第二篇論文 (33:19~24) e. 結(jié)論 (33:25~30) D. 厄里烏第二篇言論 (34:1~37) a. 向友人訓(xùn)導(dǎo)和引述他們的話 (34:2~6) b. 引述和糾正 (34:7~11) c. 第一篇論文 (34:12~15) d.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