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0%。其材料為T10A,硬度為HRC58~62. 選定定位元件(1) 在級進沖裁模上設置側壓裝置后,將迫使條料在送進時始終緊貼基準導料板,可減少送料誤差,提高工件內形和外形的位置尺寸精度。可按下式計算:式中 L——凸模長度,mm; ——凸模固定板厚度,mm;= ——卸料板厚度,mm;=25/mm ——導料板厚度,mm;h=8/mm ——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1)mm; H——附加長度,包括凸模的修磨量及模具閉合狀態(tài)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之間的安全距離,一般取h=15~20mm。根據(jù)設計要求,本設計采用凸緣式凸模。本設計采用經驗公式凹模高度的確定: 凹模壁厚(刃口到外邊緣的距離): C=(~2)H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寬度B 送料方向的凹模長度 式中s——垂直送料方向的凹模刃壁間最大距離;s=62/mm——送料方向的凹模刃壁間最大距離;=62/mm——送料方向的凹模刃壁至凹模邊緣的最小距離,根據(jù)材料厚度t=,材料寬度67mm, 查《沖壓工藝及沖模設計》表314取160/mm。凹模外形尺寸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凹模的強度、剛度和耐用度。其參數(shù)如下:公稱壓力:63KN 滑塊行程: 50mm 最大封閉高度:170mm 封閉高度調節(jié)量: 40mm 工作臺尺寸(前后左右): 315mm 200mm工作臺孔尺寸(前后左右直徑):150mm70mm110mm模柄孔尺寸(直徑深度):3050mm;工作臺厚度:40mm~,分析沖裁后的零件圖樣,圖樣中的彎曲角分別為RR4,都大于最小相對彎曲半徑的最大值,故可得:用A3號鋼作為材料的此形狀工件可經彎曲成形。凹模刃口磨損后使落料件尺寸變大,其刃口的基本尺寸應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極限尺寸;凸模刃口磨損后使沖孔孔徑減小,故應使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結合模具制造及工件的形狀特點,沖孔采用分開加工,落料采用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的方法。凸模與凹模配合加工法就是先按設計尺寸制出一個基準件(凸?;虬寄#缓蟾鶕?jù)基準件的實際尺寸按間隙配制另一件。沖裁卸料較硬橡膠;拉深壓料較軟橡膠。但沖孔和落料同時進行,故還需進一步確定。、多孔沖模、 級進模的 壓力中心可用解析計算法求出沖模壓力中心。為了確保壓力機和模具正常工作,應使沖模的壓力中心與壓力機滑塊的中心相重合。三 主要工藝參數(shù)計算 沖裁部分相關計算、合理排樣并繪制排樣圖,計算出材料利用率(1)排樣方法的確定根據(jù)工件的形狀,確定采用有廢料排樣的方法。圖一 零件的形狀、尺寸、精度、斷面質量、裝配關系分析該零件形狀簡單,是由圓和直線組成的.按照要求普通沖裁件外形與內孔尺寸所能達到的經濟公差等級一般不高于IT11級,由《沖壓工藝及沖模設計》表337查得。將沖壓生產柴油機飛輪鎖片的模具設計成自動送料的多工位級進模,在解決上面問題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分模加工中定位誤差的產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有助于提高其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提高模具質量和縮短模具設計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近年許多模具企業(yè)加大了用于技術進步的投資力度,將技術進步視為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導正部分的直徑和高度尺寸及公差很重要。本文分析了回油管夾片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和沖壓工藝,介紹了零件的排樣方案、模具的總體結構、主要零部件的設計。級進模是一種復雜、精密的沖壓模具,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壽命等優(yōu)越性,適用于各種沖壓行業(yè) 的自動化生產。 Die is important technical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foundations for all departments of country economy. The progressive die is a kind of plex and precise forming die. It possesse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accuracy and long life. So it is used for many kinds of automation production in sheet metal forming.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tamping technology of Engine flywheel locking pieces of mold were analyzed. Layout project, total structure of die, and design of the key parts were introduced. The die structure was pact, machining easy, working smoothly,operated conveniently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die design progressive die目 錄目 錄 3一 引言 4二 零件工藝分析 4 4 零件的形狀、尺寸、精度、斷面質量、裝配關系分析 5 5三 主要工藝參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