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饅頭發(fā)霉了一、教學目標,并能通過圖畫、文字、語言等描述霉的樣子;,探究物體發(fā)霉的基本條件,了解霉菌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方法。、發(fā)現(xiàn)奧秘的欲望。二、教學重、難點: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2024-11-19 21:35
【摘要】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第2課《做酸奶》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收集資料,與同學交流研討認識細菌、病毒;2、能夠通過嘗試做酸奶證明細菌的存在。知識與技能1、認識細菌的主要特點和對人正反兩方面的作用;2、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類;3、知道病菌的傳播途徑及一些預防措施。情感、態(tài)度與
2024-11-20 00:48
【摘要】《變色花》說課稿我說課的內容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物質變化單元的第三課《變色花》,本單元主要講的是物質的變化,教材從生活中的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的問題的積極性。本節(jié)課
【摘要】《變色花》教學設計教學分析:《變色花》是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物質在變化》單元中的第三課。本課旨在通過探究變色花的奧秘來認識兩類物質——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制作好的“指示劑”鑒別身邊物質的酸堿性的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指示劑”這個神奇物質在不同酸堿性物質中的變化。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2024-12-05 00:24
【摘要】1、認識常見巖石A案教學資源開發(fā)本課是“巖石與礦物”單元的第1課。本課旨在通過運用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巖石,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巖石進行分類,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建立巖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學會記錄和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由此達到《科學課程標準》中制定的,讓學生意識到巖石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愿意保護巖石的目標。在本課學習
2024-11-19 21:36
【摘要】2.地球的表面教學目標1、過程與方法:能夠收集各種不同地貌特點的圖片和資料。能夠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點。能夠描述家鄉(xiāng)地貌特點。2、知識與技能: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種各樣的地貌。認識一些典型的地貌。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教學重難點重點:
【摘要】1鐵釘生銹了課程標準:知道鋼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水和空氣接觸。了解防止鐵生銹的基本方法。能運用簡單器材設計對比實驗,能夠持續(xù)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并認真記錄實驗現(xiàn)象,表達分析結果,提出防銹建議。堅持參加較長時間的探究活動,尊重證據、愿意合作與交流。教學目的:過程技能,能夠持續(xù)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并認真記錄實驗現(xiàn)象,表達分析結果
2024-12-04 19:47
【摘要】------小學資源網投稿郵箱:-------1--鐵釘生銹了課程標準:知道鋼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水和空氣接觸。了解防止鐵生銹的基本方法。能運用簡單器材設計對比實驗,能夠持續(xù)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并認真記錄實驗現(xiàn)象,表達分析結果,提出防銹建議。堅持參加較長時間的探究活動,尊重證據、愿意合作與交流。教學目的:過程技能,能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認識常見巖石》教學設計南明小學王旭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學生會運用多種方法認識巖石的特征?!W生會區(qū)分巖石。科學知識:·知道常見巖石在
2024-11-20 00:49
【摘要】教材分析:本課在學生對生活中的冷熱現(xiàn)象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將幫助學生形成溫度的概念,教會學生規(guī)范地測定水溫,并帶領學生探究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教學重點、難點:1、如何準確測量水溫2、發(fā)現(xiàn)熱水溫度下降的規(guī)律教學準備:溫度計、紙制溫度計、冷溫熱三種水、秒表、記錄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談話:同
2024-11-19 21:33
【摘要】4、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教學目標1、探究過程和方法:·會研究車輛尾氣對植物的影響·學會小組調查、訪問的方法,及總結調查數據的分析2、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和水一樣,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氣污染·了解保護潔凈的空氣,就是保護我們自己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024-12-05 09:50
【摘要】4、今天刮什么風設計理念:本課采用“體驗——實踐——應用”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濃郁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概括及文字表達能力。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會用感官和簡單器材研究風的特征;2、能夠運用多種方式(語言、文字、符號)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表述出來。知識與技能:1、知道風的特征;
2024-12-05 00:25
【摘要】《地球的內部》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內部》首先,我說說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1、教材的體系、內容《地球的內部》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兜厍虻膬炔俊穼儆凇暗厍蚺c宇宙”中“地球的概貌”部分。為六年級研究《我們的地球》
【摘要】蠟燭的變化關于蠟燭【物理性質及成份】主要成份石蠟,易熔化,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受熱熔化為液態(tài),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fā),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氣味。【原理】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并不是石蠟固體的燃燒,而是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蠟蒸汽,石蠟蒸汽是可燃的(固體石蠟并不可燃)。
2024-12-11 09:40
【摘要】六年級上學期科學《食用菌》教案諸城市密州路學校石水源【教案背景】《食用菌》是青島版小學六年級上冊中第一單元第四課的內容。教學本課需1課時。課前需要學生搜集有關食用菌資料、有關文字和圖片資料?!窘虒W課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搜集到的標本、查閱資料等信息源,熟悉食用菌的種類并通過觀察了解蘑菇的結構特點;活動二借助放大鏡觀察采集到的各種蘑菇,給學生充
2024-12-05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