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s Hyperfractionated radio Platinumbased chemo Completed all intended chemo Median survival (m) Early Late Early Late Early and late arms had similar % of pts receiving all chemo Murray et al 308 N Y 83 84 20 15 Jeremic et al 103 Y Y Similar/high 34 26 Takada et al 228 Y Y 86 88 27 20 P Early arm had less % of pts receiving all chemo than late arm Perry et al 270 N N Lower in early 13 15 Gregor et al 335 N N 81 91 14 15 Work et al 199 N Y 52 72 11 12 Skarlos et al 81 Y Y 71 90 18 17 Current trial 325 N Y 69 80 14 15 P Meta分析評估局限期 SCLC治療中放射治療時間 1985年后 7個隨機研究組 (1524例 )分析 早放療組 : 化療第 9周內開始放療 晚放療組 : 化療第 9周后開始放療 兩組比較 3年生存率 P=、 超分割 早比晚好 3生存率 P=、 常規(guī)分割 早比晚 3生存率 P> Proceedings of the 45th Annual ASTRO Meeting S141 J Clin Oncol . 2022 Dec 1。357(7):66472 腦轉移治療方法 激素 放療 化療 X刀 外科 中位生存期 不治療 1月 激素治療 2月 放射治療 36月 決定最佳治療方案應考慮下列因素 1 全身轉移情況 2 確診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狀況 3 腦轉移部位和數(shù)目 RTOG研究 全腦放射劑量 3040Gy/34周, 50Gy/5周比較緩解率和緩解時間無差異 單發(fā)轉移灶 手術或X 刀 +全腦照射 多發(fā)轉移灶 全腦照射或X 刀 VP16高劑量治療對腦轉移有效, 10/22例 結論 ? 泰素 +VP16+鉑類可提高 CR率和長期生存率 ? 3D放療可提高劑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腦轉移 全腦照射 +X刀或全腦照射 +化療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影響因素 ?放射面積、 劑量、分割 ?肺功能情況 ?化療藥物、劑量、周期 ?呼吸道感染 放射性肺炎的病理表現(xiàn) 急性期 大約在照射中或放療后 3月,照射引起肺泡壁通透性的改變,造成肺泡充血、水腫、滲出。 放射性肺炎的分期 急性期 發(fā)生在放療過程中或放療后 3個月內,主要表現(xiàn)為血管壁增厚,內皮細胞水腫,單核細胞浸潤,發(fā)燒,咳嗽,白色泡沫痰,氣短?;啪C合治療發(fā)生率明顯增加占 58%( 52/89), 3和 5級分別為%、 %、 9%和 % 診斷 臨床表現(xiàn)和肺部體癥 X片顯示肺炎的范圍與照射野一致 放射性肺炎的治療 停止放療 抗生素 口服 肌肉或靜脈 激素 持續(xù)用 1月左右 支氣管擴張藥,必要時吸氧 謝 謝 。 放射性肺炎分級 RTOG I 輕度咳嗽,發(fā)燒,活動后氣短。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產(chǎn)生和屏障活性喪失的結果。 2022年 ASTRO年會 不同治療模式的結果 誘導化療 0周期 1周期 2周期 3周期 5年生存率 (%) 12 體重下降發(fā)生率 (%) 30 5 14 9 > II級肺炎 (%) 22 25 36 9 顯示 1周期誘導化療 +同期化放療模式具有最佳的 治療收益比。 照射野的設計 大野照射 化療前腫瘤體積 小野照射 化療后腫瘤體積 ( PR和 SD ) 照射野大小與局部復發(fā) 例數(shù) 局部復發(fā) 大野 93 32% 小野 98 28% 放療劑量 照射劑量 放療劑量與局部復發(fā) 劑量( Gy) 局部復發(fā)率( %) 35 7990 40 4323 45 3916 50 3625 60 3013 放療總量與局部控制 Turrisi and Choi 總量 (Gy) 局部控制率 % < 40 031 40 5577 45 5875 60 5396 Arriagada 45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