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說課稿小學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上冊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您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水和空氣》單元的第二課《水和食用油的比較》。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設計”這四個方面進行說課:【教材分析】1、課程分析本課讓學生對水和食用油進行有意義的對比研究。學生將從多個側面認識
2024-11-19 20:27
【總結】4、蚯蚓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底下觀察蚯蚓的身體1、蚯蚓的身體是怎樣的?從飼養(yǎng)盒輕輕拿起蚯蚓,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蚯蚓,把它的樣子畫在書本的畫板里,并標出口、肛門、環(huán)帶蚯蚓體呈圓柱狀,由許多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頭部因適應土穴生活而退化??诃h(huán)帶肛門2、怎么區(qū)分口和肛門
2024-11-30 02:09
【總結】第一篇:教科版三上科學教案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并體驗情感。 2、組織學生經(jīng)歷從“看”到“觀察”的過程,并對大樹作簡單的描述。 3、通過觀察...
2024-10-21 01:03
【總結】第一章《植物》活動課件我來回答……,你在大樹下看到了(),在樹干上看到了(),在樹葉上看到了()。2.在觀察大樹時我們用到的觀察方法有()()()()和量一量。3.拓印樹皮圖案的方法是:
2024-11-11 12:28
【總結】(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學第三單元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學第三單元 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
2024-12-05 22:00
【總結】金魚【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用腮呼吸。。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jù)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窘虒W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相同和不同?!窘虒W難點】學生有想法時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教學準備
2024-11-30 07:55
【總結】米飯的觀察蘇州市山塘中心小學金衛(wèi)國一、教學目的1.通過比較了解事物間的細微差別,了解米飯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會變色。2.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的訓練。3.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的精神,學會使用工具進行驗證的科學方法。二、教學重點了解米飯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會變色。三、教學難點
2024-12-08 22:51
【總結】課題各種各樣的葉(兩課時)學材分析本部分學材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給學生植物的葉的整體印象,后三個部分都是對樹葉的某一部分的觀察,體現(xiàn)了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通過比較等觀察手段了解葉的顏色、形狀、大小是本課的學習重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的判斷是本課的學習難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樹葉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而且
2024-12-08 08:46
【總結】水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過程與方法:用網(wǎng)狀圖展現(xiàn)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jù)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fā)表有根據(jù)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
2024-11-19 22:50
【總結】臨河小學教學設計學科:三年級科學主備人:朱紅俠第周第1單元第1課時間月日課題第六課金魚教學目標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2024-12-02 12:12
【總結】金魚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jù)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
【總結】三年級科學上冊《水》的教學設計五棵樹鎮(zhèn)小學陸蘭一、教材分析:《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具有相關水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有關水已有知識的分類和梳理,并以此認識水的三種形態(tài)之后構建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的科學概念,又為今后構建水、空氣的科學概念打基礎。二
2024-11-30 15:22
【總結】實踐與探究課教案——《紙的觀察》教學設計臨澤縣城關小學蘇菊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紙是由纖維構成的,纖維是構成紙的主要材料。紙有許多可觀察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會使用各種感官及放大鏡觀察紙、比較紙的不同。學習一種新的觀測紙的薄厚的方法——測量和計算,同時學習從紙的內部對紙進行觀察,拓展對物體進行
2024-11-19 22:49
【總結】《淀粉的蹤跡》一、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1)知道淀粉遇到碘酒會變藍,并根據(jù)藍色的深淺來判斷淀粉含量的多少。(2)利用碘淀反應可以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2、過程與方法(1)會用碘酒檢驗食物是否含有淀粉。(2)在觀察不同配比的淀粉和滑石粉混合物滴碘酒后的反應時,能嘗試探究變化的原因。(3)會運用推理的方法思考實驗中出現(xiàn)
【總結】小學科學三年級上金魚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描述的能力”為主題展開。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主題,在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選擇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本課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1)關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識經(jīng)驗背景的建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經(jīng)
2024-11-19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