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 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正如唐代詩人吳融在《李周彈箏歌》中的描述: 五音六律皆生之 就中十三弦最妙 瑟,我國古老的彈拔樂器,弦大多為二十根弦,按五聲音階調弦。元、明之際出現了十四、十五弦箏。筑:古代的一種竹擊弦的樂器。在《諫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三、古箏的構造和基本定弦 1、古箏的構造 1箏首 2前端弦孔 3前岳山 (前梁 ) 4弦 5后岳山 6后端弦孔 7箏尾 8面板 (隱間 ) 9底腳 (雁足 ) 10前音孔 (龍池 ) 11中音孔 (中龍池 ) 12背板 13穿弦孔 14碼子 (雁柱 ) 2、基本定弦 箏是按五聲音階定弦的 五聲音階: 音名:宮 商 角 徴 羽 唱名: do re mi sol la 簡譜: 1 2 3 5 6 七聲音階: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簡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