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藥物作用的性質(zhì)(Nature of Drug action) 藥物作用(action)是指藥物與生物體作用部位(靶位)反應(fǎny236。ng)的過程,如去甲腎上腺素與血管平滑肌α受體結(jié)合。 藥物效應(effect)則是指這種反應過程的結(jié)果,如去甲腎上腺素與血管平滑肌α受體結(jié)合后所引起的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在藥理學實際應用中兩者常常相互通用,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一、藥物(y224。ow249。)的基本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1,第一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性質(zhì)(Nature of Drug action) 興奮(excitation)指能提高機體器官組織功能的效應。如心率增加、血壓(xu232。yā)上升、酶活性增強等。 抑制(inhibition) 指能降低機體器官組織功能的效應。如心率減慢、血壓下降、酶活性減弱等。 興奮和抑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過度興奮,如持續(xù)驚厥,則可導致中樞衰竭甚至死亡。,一、藥物的基本作用(zu242。y242。ng)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2,第二頁,共六十五頁。,興奮和抑制(y236。zh236。)的轉(zhuǎn)化,鎮(zhèn)靜(sedation) 安定(stability) 催眠(hypnosis) 麻醉(m225。zu236。)(an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死亡(death),死亡(death) 驚厥(convulsion) 痙攣(spasm) 亢進(excessive) 激動(jīd242。ng)(agitation) 提神(refreshment),正常水平,3,第三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zu242。y242。ng)的方式(Fashion of Drug Action)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指藥物在用藥部位產(chǎn)生的作用。 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指藥物自用藥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全身而產(chǎn)生的作用,也稱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或系統(tǒng)作用(systemic action)。,一、藥物(y224。ow249。)的基本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4,第四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選擇性(Selectivity of Drug Action) 選擇性(selectivity)指在治療劑量時,藥物吸收入血后常只選擇性地作用于某一個或幾個器官組織的靶位,而對其它器官組織的靶位不發(fā)生作用。 特點:①有高低之分;②有相對性。 產(chǎn)生機制:①藥物的化學結(jié)構(gòu)與機體(jītǐ)靶位結(jié)構(gòu)的吻合程度;②藥物在靶位的濃度和靶位的數(shù)量。 藥物的選擇性可作為藥物分類和臨床用藥的依據(jù)。,一、藥物的基本(jīběn)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5,第五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兩重性(Bifarious of Drug Action) 治療作用(therapeutic action)指能改善患者異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過程,使身體狀況恢復正常的作用。它又分為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 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凡是不符合用藥目的(m249。d236。)并給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有害反應,統(tǒng)稱為不良反應。,一、藥物(y224。ow249。)的基本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6,第六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兩重性(Bifarious of Drug Action) 對因治療(etiological treatment) 指應用藥物消除致病因子,以徹底治愈疾病,亦稱治本。如化學治療(chemotherapeutic therapy)、替代療法(replacement therapy),亦稱補充療法(supplementary therapy)即屬對因治療。 對癥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 指應用藥物改善(gǎish224。n)癥狀,亦稱治標。如退熱、止痛、平喘、解痙等。,一、藥物的基本作用(zu242。y242。ng)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7,第七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兩重性(Bifarious of Drug Action) 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 的特點: 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 多數(shù)(duōsh249。)不良反應是可預知的,也有些不良反應是預先不知道的。 某些藥物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是難以恢復的,由此造成的疾病稱為藥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一、藥物的基本(jīběn)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8,第八頁,共六十五頁。,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 的嚴重表現(xiàn): 神經(jīng)系統(tǒng):耳聾、周圍神經(jīng)炎、錐外反應等。 心血管系統(tǒng):心律失常、阿斯綜合征。 消化系統(tǒng):消化道潰瘍或出血、穿孔、肝損害(sǔnh224。i)。 泌尿系統(tǒng):腎損害、結(jié)石。 血液系統(tǒng):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障礙。 呼吸系統(tǒng):支氣管哮喘。 運動系統(tǒng):骨質(zhì)疏松、股骨頭壞死。,一、藥物的基本作用(zu242。y242。ng)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9,第九頁,共六十五頁。,藥物作用的兩重性(Bifarious of Drug Action) 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按性質(zhì)分為: 副作用(side reaction) 毒性反應(fǎny236。ng)(toxic reaction) 變態(tài)反應(allergic reaction) 繼發(fā)反應(secondary reaction) 后遺效應(residual effect) 三致反應,一、藥物的基本作用(zu242。y242。ng)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10,第十頁,共六十五頁。,副作用(side reaction) 指藥物在治療量時出現(xiàn)的與治療目的無關(guān)的作用。 副作用和治療作用不是固定不變的,常隨著治療目的改變而發(fā)生(fāshēng)轉(zhuǎn)換。 副作用一般癥狀較輕,對機體危害不大,病人尚可耐受,且采取一定措施是可以減輕或避免的。,一、藥物的基本(jīběn)作用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11,第十一頁,共六十五頁。,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 指對機體器官組織產(chǎn)生功能或器質(zhì)性的損害,一般比較嚴重,有的尚可危及生命。 大多是因用量過大、用藥時間過長、個別敏感性過高或有肝腎疾患者。 根據(jù)(gēnj249。)出現(xiàn)的快慢,毒性反應可有急性(acute toxicity)和慢性(chronic toxicity)之分。 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減輕發(fā)生。,一、藥物的基本作用(zu242。y242。ng)和效應 (Essential Action and Effect of Drug),12,第十二頁,共六十五頁。,變態(tài)反應(allergic reaction) 指某些藥物引起少數(shù)過敏體質(zhì)者所產(chǎn)生的免疫反應,也稱過敏反應(anaphy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