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北閘口第二小學電子備課教學課題2.磁鐵有磁性日期13周1課時2總課時23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2、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過程與方法1、用實驗方法研究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根據(jù)材料設計實驗,研究磁鐵隔著一些物體能不能吸
2024-11-28 17:36
【總結】第一篇:第一單元《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大全 馬鈴薯沉浮不定探浮力再入一層 課前材料準備: 1、學生小組:1個馬鈴薯,半小杯鹽(或糖、味精)。 2、教師演示:100毫升的清水和濃鹽水各...
2024-10-29 06:28
【總結】6指南針指導思想:指南針是根據(jù)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制成的,繼學習了《有趣的磁鐵》后的延伸。了解指南針的構造、用途,并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及動手能力。了解我國古代發(fā)明的科學創(chuàng)舉。教學目的:1、認識指南針,知道指南針的原理;了解指南針的用法及用途。2、會利用指南針測定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初步
【總結】五年級下科學說課-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科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地球的運動》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形成晝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現(xiàn)象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引出解釋這種現(xiàn)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轉、公轉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又安排在本單元的后幾課,使本課的開展成為后面教學內容呈現(xiàn)的起點,由需要而產生后續(xù)學習的欲望,用持久的學習探尋解釋本課現(xiàn)象的證據(jù)
2024-11-28 03:57
【總結】三年級上科學說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我們周圍的材料”這一單元的第5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課有兩個探究活動: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狀況,二是認識木頭。通過這兩個探究活動,要幫學生建立的科學概念也有兩個:一是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
2024-11-28 15:52
【總結】龍鳳區(qū)第五小學教師教學設計編寫者王清鳳執(zhí)教者王清鳳執(zhí)教時間版本科教版學科科學冊數(shù)三年級下冊單元第二單元課題我們的生命周期課時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
【總結】《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學設計學校清鎮(zhèn)市東門橋小學設計人謝玉梅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學內容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第一課教材分析《各種各樣的巖石》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第一課。這節(jié)課首先讓學生學習正確區(qū)分巖石與非巖石,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選擇地觀察巖石的一些特點,如顏色、紋
2024-11-28 13:01
【總結】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初步認識花崗巖、砂巖、石灰?guī)r、頁巖、大理巖、礫巖等幾種常見巖石的顯著特征。2、不同種類的巖石在結構和構造上有不同的特征。過程與方法:1、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常見巖石的顏色、結構、構造。2、根據(jù)巖石的顯著特征對照有關資料識別巖石。3、根據(jù)巖石的顆粒特征對巖石進行分類。情感
【總結】《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說課稿一、教材說明本課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先觀察一些常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交流觀察到的發(fā)現(xiàn),從而得出觀察物體沉浮的科學方法。第二部分是完成實驗二,先預測所觀察物體的沉浮,并讓他們說說想法,然后讓學生實驗,觀察更多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從而知道哪些物體預測錯了,根據(jù)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明白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第三部分
2024-11-19 14:22
【總結】(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沉和浮教學目標:。,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過程與方法:、驗證活動獲得數(shù)據(jù),并轉化為證據(jù),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概括總結,形成科學概念。教學重點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
2024-12-11 11:28
【總結】(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沉和浮一、教材簡析:《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節(jié)課,也是本單元的總結課,它將直接揭示物體沉浮的秘密——密度。它是在學生在了解了物體的沉浮與物體本身的重量和體積有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物體的沉浮還和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探索的過程讓學生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
2024-12-12 22:28
【總結】六年級下科學教案-月相變化教科版科學概念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2、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過程與方法1、根據(jù)已有的想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jù)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整。2、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情感態(tài)
【總結】課題4、我的水鐘教學目標(含知識傳授.能培養(yǎng)、思想教目標)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2024-11-18 19:33
【總結】冰融化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0℃,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2、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因素。過程與方法:1、觀測并記錄冰塊融化過程中的溫度和現(xiàn)象。2、觀測并記錄冰塊周圍空氣的溫度變化。3、設計、選
2024-11-28 13:03
【總結】五年級科學下冊《北極星“不動”的秘密》說課稿一、說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北極星“不動”的秘密》是《地球的運動》單元的第五課,通過本單元前四課的探究,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自轉”與自轉方向“等基礎知識。本課由北極星“不動”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則是學生對地球自轉認識的發(fā)展。說教材----教學目標:科學知識:
2024-11-19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