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 乙烯的最簡式C2H4 B 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 C 四氯化碳的電子式 D 臭氧的分子式O3),這些出自書本的原版試題雖不多見,但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回歸教材,是注重基礎的前提。透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實驗題,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試題均來自課本上的學生演示實驗及課后學生實驗。如:05年廣東試題21題驗證海帶中含有碘的實驗題就來源于高一教材《海帶成分中碘的檢驗》;及20題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質實驗探究就是教材內容的直接運用和挖掘。又如:湖南卷11題關于電解NaCl水溶液的題,就是考查學生對教材中氯堿工業(yè)內容的掌握情況。因此,教材永遠是高考的落腳點。課堂復習模式在一輪復習時,我們采用的復習總模式為:“以問題帶知識”的復習模式,具體操作為:“例題(重方法指導)→知識點的歸納整理→例題(重學生實踐)→練習(重知識的運用)→反思(測試)” 。運用此種復習模式時,要注意強化以下幾點:①夯實基礎:復習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學生評價補充,我再幫他們指導、總結。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自己來發(fā)現(xiàn)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知識結構,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理解更深,記得更牢。②能力培養(yǎng):在基礎知識復習中要善于聯(lián)想、遷移、縱橫聯(lián)系啟發(fā)思維構建知識的橫向網(wǎng)絡。如:O2的制備可從制備儀器遷移到氨氣制備,還可以從所需試劑遷移到H2O2和MnO2,Na2O2和H2O制O2及相關儀器。每章復習完后布置學生歸納及類比,以構建縱向知識網(wǎng)絡。③對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講究“少而精”時刻針對考綱,不去追求題型要全面,也不讓學生去背題型,著重在方法上進行引導,盡量讓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而他們自己每前進一步,都覺得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因而始終充滿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