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olarimeter) 5. 比旋光度( specific rotation) 為了便于比較,就要使其成為一個常量,故用比旋光度 [α]來表示: —— 在一定溫度和波長(通常為鈉光燈,波長為 589 nm)條件下, 樣品管長度為 1dm, 樣品濃度為 1g?ml1時測得的旋光度 。是一物理常數(shù)。 ? ?cl ??aa DD 鈉光源,波長為 589nm; T 測定溫度,單位為 ℃ a 實測的旋光度; l 樣品池的長度,單位為 dm; c 為樣品的濃度,單位為 g?ml1。 T C ( g / m l ) l ( d m )a 例:從粥樣硬化動脈中分離出來的膽甾醇 20ml 氯仿,并放入 1dm的測量管中,測得旋光度 。 求其比 旋光度。 如何確定一個活性物質是 +60o的右旋體還是 300o的左旋體 ? 含一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 手性碳原子的概念: 連有四個各不相同基團的碳原子 稱為手性碳原子(或手性中心)用 C*表示。 含有 一個手性碳原子 的化合物 一定是手性分子 。 它有兩種不同的構型,是互為實物與鏡象關系的立體異構體,稱為對映異構體(簡稱為對映體)。 一 、對映體 二、 外消旋體 等量的左旋體和右旋體的 混合物 稱為外消旋體,一般用( 177?;?dl) 來表示。 無旋光性 。 外消旋體與對映體的比較(以乳酸為例): 旋光性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生理作用 外消旋體 不旋光 mp 18℃ 基本相同 各自發(fā)揮其左右 對映體 旋光 mp 53℃ 基本相同 旋體的生理功能 對映體 ——互為物體與鏡象關系的立體異構體。 對映異構體都有旋光性,其中一個是 左旋 的,一個是右旋 的。所以對映異構體又稱為旋光異構體。 外消旋體 可分離 成左旋體與右旋體。 一、對映體構型的表示方法 對映體的構型可用立體結構(楔形式和透視式)和費歇爾( EFischer) 投影式表示, 立體結構式 C O O HH O HC H3CC O O HC H3H O HCC O O HC H3O HH乳 酸優(yōu) 點 : 形 象 生 動 , 一 目 了 然缺 點 : 書 寫 不 方 便楔 形 式 透 視 式構型的表示法、構型的確定和構型的標記 投影式: C O O HHC H 3O HHC O O HO HC H 3H O HC H 3C O O H乳 酸 對 映 體 的 費 歇 爾 投 影 式1)投影原則: 1176。 橫、豎兩條直線的交叉點代表手性碳原子,位于紙平面。 2176。 橫線表示與 C*相連的兩個鍵指向 紙平面的前面,豎線表示 指向 紙平面的后面。 3176。 將含有碳原子的基團寫在豎線上,編號最小的碳原子寫在豎線上端。 2)使用 費歇爾投影式應注意的問題: a 基團的位置關系是“橫前豎后” b 不能離開紙平面翻轉 180176。;也不能在紙平面上旋轉90176?;?270176。 與原構型相比。 C 將投影式在紙平面上旋轉 180176。,仍為原構型。 3)判斷不同投影式是否同一構型的方法: ( 1)、 將投影式在紙平面上旋轉 180176。,仍為原構型。 H O HC O O HC H 3HH OC O O HC H 3在 紙 平 面 1 8 0 176。( 2)、任意固定一個基團不動,依次順時針或反時針調換另三個基團的位置,不會改變原構型。 HC H 3O HC 2 H 5HO HC H 3H O HC HH 3 C O HHC 2 H 5C 2 H 5 C 2 H 5= = =( 3)、對調任意兩個基團的位置,對調偶數(shù)次構型不變,對調奇數(shù)次則為原構型的對映體。例如: H OC H OC H2O HH H O HC H2O HC H OH OC H OC H2O HHHC H OC H2O HO HO H 與 H 對 調 一 次C H O 與 對 調 一 次O H 與 H 對 調 一 次同 一 構 型對 映 體C H2O H構型的多種表示方法的相互轉變 C H 2 C H 3C l HC H 3O HHHC H 2 C H 3C lH 3 CH OHC H 3H 3 C H 2 CC H 2 C H 3C H 3C H 3C H 2 C H 3請將該化合物表示為鋸架式和Fischer投影式 HHOHClHHHOClHH OHCl 絕對構型 —— 一種手征性的化合物的實際的三維結構 絕對構型的測定 —— X射線單晶衍射 (1950年) —— 化學關聯(lián)法 相對構型 —— 相對于另外的化合物的構型的一種化合物的結構 二、構型的確定 絕對構型與相對構型 C H OC H 2 O HH O HC H OC H 2 O HHH OD(+)甘油醛 L()甘油醛 三、構型標記法: 1. D / L標記法 C H OC H 2 O HH O HC H OC H 2 O HHH O D(+)甘油醛 L()甘油醛 **D、 L與 “ +、 ” 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甘 油 醛H O HC H OC H 2 O HH O HC H OC H 2 O HD ( + ) 甘 油 醛L ( ) H 2 N HC O O HRL 氨 基 酸 2. R / S標記法 ? 1970年國際上根據(jù) IUPAC的建議,構型的命名采用 R、 S法,這種命名法根據(jù)化合物的實際構型或投影式就可命名。 ? R、 S命名規(guī)則: ? 1. 按次序規(guī)則將手性碳原子上的四個基團排序。 ? 2. 把排序 最小 的基團放在離觀察者眼睛 最遠的位置 ,觀察其余三個基團由 大 → 中 → 小 的順序,若是 順時針方向,則其構型為 R( R是拉丁文 Rectus的字頭,是右的意思),若是 反時針方向,則構型為 S( Sinister,左的意思)。 R型動畫演示 ( +)和( )并不對應于( R) 和( S) HO HC 2 H 5C H 3HO HC 2 H 5C H 3R SA. 三維結構: C O O HH OHC H3按 次 序 規(guī) 則反 時 針 排 列 S 型O H C O O H C H3 HCHC H3O HC O O H反 時 針 排 列 S 型oo B. Fischer 投影式: H O HHC H OC H 2 O HH O HRC H OC H 2 O HH OC H OC H 2 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