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析 生物 科學 指導 教師 摘要 : 選取個不同大豆品種樣品,直接將原料磨碎后,進行脂肪酸的甲酯化處理,利用 FFAP彈性石英毛細管柱( 50m )進行氣相色譜分析,通過控制甲酯化的時間,以及甲酯化的試劑,實現(xiàn)對不同大豆品種脂肪酸含量的測定以及對傳統(tǒng)試驗方法的改進。結果顯示:采用提取液(苯:石油醚 =1: 1)過夜提取, L 甲醇鈉酯化處理 30min,經(jīng)氣象色譜分析,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的出峰時間依次為 、 、 、 。同時進行的正己烷提取液的對比 試驗,通過比較峰值,得出采用苯:石油醚=1: 1提取液的方法較為精確,且此種處理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節(jié)省藥品等諸多優(yōu)點;與傳統(tǒng)的索氏提取法相比,此方法更加準確可靠。 關鍵詞 :大豆;脂肪酸;氣相色譜 II Fast Analysis on Fatty Acids content of Soybean Se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Student majoring in Biological Science Yi xianLi Tutor Chun meiCai Abstract: Select 50 samples of different soybean cultivars, directly after grinding the raw material for esterified fatty acids, using HP51901J413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by controlling the time of methyl ester, and methyl ester reagent to realize the different fatty acid content soybean varieties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test method improvements. The results shows: the extract (benzene: petroleum ether = 1:1) overnight extraction, , analy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 palmitic acid stearic acid oleic acid, lin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peak time were , , , , min. The hexane extract simultaneous parison test,by paring the peak, obtained using benzene: petroleum ether = 1:1 extract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and this treatment method is rapid, convenient, saving medicines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and 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oxhlet extraction method, this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Glycine max 。 fatty acid 。 gas chromagraphy 1 引言 大豆 (Glycine max), 為蝶形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起源于中國,目前劃分為北方春作大豆區(qū)、黃淮海流域夏作大豆區(qū)和南方多作大豆區(qū)三個生態(tài)區(qū) [1]。由于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的不同,各個生態(tài)區(qū)大豆的性狀也有所差異。大豆是重要的食品,營養(yǎng)豐富,其具有很高的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既是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時也為家畜和工業(yè)提供了原料。 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約為 40%,比小麥、玉米等作物高 23 倍,也比肉、蛋、奶的蛋白含量要高,并含有人體必需 8種氨基酸 [2]。大豆脂肪含量約為 20%,大豆油因為含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和脂 肪酸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主要的食用油,其膽固醇含量比動物油低,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人的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除此之外,大豆還含有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是人體必需,還能起到保健、預防疾病的作用,如調節(jié)鈣質代謝,降低骨質疏松癥;調節(jié)激素水平,預防某些相關性疾病 [3]。 大豆油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油,更是對我們的健康起著很重要的的作用,大豆油占世界食用油消費的 30%,根據(jù)農業(yè)部 20xx20xx 年度的市場調查顯示,大豆油在中國市場豆油的消費份額是 41%,其次是棕櫚油 21%,其他油類占 38%。油份 是大豆重要的品質性狀,提高大豆油份含量是大豆育種的目標 [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也對大豆油合理的脂肪酸組分的含量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大豆油中主要含有的脂肪酸有:油酸、亞油酸、亞麻酸、軟脂酸、硬脂酸,其中亞油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總量的 50%,油酸占 20%左右,棕櫚酸占 10%13%,亞麻酸占 7%12%,硬脂酸占 2%3%。 1989 年呂景良等 [5]對吉林省814份大豆品種進行了脂肪酸含量的測定。結果與上述第一種脂肪含量分布一致,各組分含量的平均值為 %、 %、 %、 %和 %。胡明祥和劉興媛等學者 [67]對不同地區(qū)的大豆品種脂肪酸含量的測定結果都證實了在大豆種質資源中,五種脂肪酸含量的順序由高到低依次為亞油酸、油酸、軟脂酸、亞麻酸和硬脂酸。 大豆油脂中的脂肪酸對于人體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軟脂酸和硬脂酸為飽和的脂肪酸,容易引起人的心血管疾病,油酸、亞油酸、亞麻酸作為不飽和脂肪 2 酸,可以降低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非常有益于人體的健康,尤其是亞油酸和亞麻酸。亞油酸除了在人體內參與合成磷脂和前列腺素以外,還能夠防止血清中的膽固醇增加和沉積,合成的大豆 磷脂可使膽固醇軟化,產(chǎn)生膽固醇脂,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起到降低血脂,預防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8]。 亞麻酸參與維持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同時能夠調節(jié)細胞膜的適應性。但亞麻酸由于其具有 3 個不飽和鍵,很容易氧化變質,儲存的含量過多會影響油的營養(yǎng)和品質。營養(yǎng)學家同時也認為,亞麻酸含有的 3 個不飽和鍵不穩(wěn)定,容易引起大豆油脂的氧化變性 [9],降低油的品質,并且工業(yè)生產(chǎn)中往往會使用脂肪酸的脫氫技術,來降低亞麻酸的含量,同時增加亞油酸的含量,但此技術容易產(chǎn)生順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不利,因此大豆油中,脂肪酸的組分配比是衡 量大豆油品質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 1993 年徐豹等 [10]對我國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進行了脂肪含量的分析,結果表明栽培大豆的脂肪含量明顯高于野生大豆。該試驗還對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 174 份的大豆材料進行了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結果表明,進化程度越高,亞麻酸、軟脂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但整體上五種脂肪酸含量多少的分布沒有變化,仍然是不飽和脂肪酸居多,大約占總量的 85%,并且亞油酸能到達 0%以上。 近年來,大豆品質性狀的改良已經(jīng)成為我國大豆育種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大豆的育種工作中,大豆脂肪酸組分及各組分的合理比 例也越來越多的被學者所研究。我們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降低飽和脂肪酸和亞麻酸的含量。大豆脂肪酸組分和配比關系到大豆油脂的營養(yǎng)價值、加工貯運環(huán)節(jié),決定著大豆油脂品質。因此應重視大豆脂肪酸組分的配比,以便開展大豆品質育種,提高脂肪含量。故許多大豆育種工作者把大豆品質性狀的遺傳和改良列入主要的研究目標。 植物脂肪酸的甲酯化方法常用的有酸催化、堿催化以及皂化酯化等。如前所述,皂化酯化是最傳統(tǒng)的酯化方法,但操作繁瑣;酸催化具有普遍性;堿催化反應速度快,且可在室溫下進行。在分析實際樣品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