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才能讓他們對課堂有興趣。這“吃飽”與“吃好”的矛盾如何解決?學生預習完以后,對一些知識已經(jīng)了解了,在課堂上再讓他們進行探究,他們就缺少興趣了?!尽康谖迤簩W案導學 學習心得體會學案導學 學習心得體會假期學習了《學案導學問題解答》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下面就學案導學的談幾點體會:一、“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著力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課堂公關”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二是“教學導演”能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亢奮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tǒng)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了解。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后“灌”給學生。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xiàn)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fā)展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qū):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后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復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后急于糾錯和學生樂于討論,喜歡輕松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fā)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tǒng)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jié)課的“教師”。第三,鍛煉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有適當?shù)奶崾荆湟砸欢〝?shù)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依據(jù)課程目標,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及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依據(jù)我校教學一體化的教學原則,初二年級強調“形成”,即“基礎”與“提高”,以“基礎”為主的分層目標。學案即導學方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全組英語老師集體備課的結晶。學案向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內(nèi)容全面,重難點突出。此舉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課堂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及記憶知識要點上,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學案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探索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靈活性原則、梯度化原則、創(chuàng)新性原則,編寫學案時,強調內(nèi)容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所以具人“互補性”的作用。3.該學案有助于學生把握教學脈博,節(jié)省時間(如少抄筆記),使學生有更多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因此,具有較強的使用價值。下面就從我個人開始著手使用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思考簡要談談學案導學體會。一、收獲:(一)、學案教學能“用活”教材。把具體的知識落實到學案上,再結合合適的課件教學,直觀形象。比如結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講解復習板塊的運動的知識,學生就很感興趣,認識到了地理的用處;再比如說結合近幾年的南方的冰雪災害講解氣候的異常對農(nóng)業(yè)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壞,形象直觀。以前的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掌握的好與壞只是通過提問幾個同學來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課堂上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的接受,效果不好?!皩W案”的使用,使教師的教學觀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課堂上小組內(nèi)相互討論,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融洽了同學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課堂上,不再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而是根據(jù)質疑問難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教師和同學共同回答,或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來,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拉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三)、學案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前,總是感覺很多老師的課堂有些沉悶,老師在講,看看下面,真正聽的沒幾個,就算是優(yōu)質課,課堂往往是老師和幾個優(yōu)秀學生的表演場,舉手回答問題的總是那幾個學生,其他學生像看表演一樣,他們跟我們的課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離,達不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目的。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搞的有聲有色,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力,我們的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很強,為了集體得分,他們都爭先恐后回答問題,小組內(nèi)成績較好的同學為了增強小組的整體實力主動給成績?nèi)醯耐瑢W輔導,使部分差生從一個旁觀者,成了學習的參與者,并且還能代表小組發(fā)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欲望,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進了學習中來,課堂氣氛就更活躍了,學生動起來了,學習就好辦了。雙語學校的學習氣氛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高漲?!皩W案導學”的使用,給了學生充分發(fā)揮的余地,“給他們一個舞臺,我們將收獲更多的精彩”!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宰。特別是對于理科數(shù)理化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以前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摸不到頭腦,甚至有的老師表達能力不強,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知道哪里是重點、難點,知識的邏輯層次是怎樣的等等。并且學案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有了一個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自己思考,小組討論,老師點撥,學生品嘗到了學習的快樂。結束了以前課下學生漫無目的的抱著書本復習的歷史。以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完課就走,基本沒有課堂練習鞏固的時間,很多老師總怕學生掌握不好,說得太多,所以一節(jié)課下來,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學生模模糊糊。二、思索為了提高學案教學的質量,有許多問題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一)、學案質量的保證。高校長曾經(jīng)聽過我的課,說我設計的幾個問題面太大了,學生無從思考,后來我反省自己,發(fā)現(xiàn)確實是這樣,所以學案的設計的好壞是學案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使用學案的老師要真正愿意走進備課老師的思想,才能體會設計的動機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學案的設計和使用前的老師的集體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體老師的智慧為一體,創(chuàng)造一張高質量的學案,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使用學案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錮學生的思維,而使課堂沒有生機與活力。(四)、提高學生的興趣:學案教學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學案就拉倒了,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依靠課件等輔助教學設施隨時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把課本、課件與學案結合起來,老師要注重學生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是整個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在教師引導下,才能解決學案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將課堂上成真正的學案教學課堂。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等各種能力,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了課堂聽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以問題承載知識,導學導練、當堂達標”的預期目的。學案教學雖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實踐證明,學案的使用的確可以消除大多數(shù)學生的茫然,增強學習興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且使之成為學習的好幫手。我相信,通過“學案教學”的日益成熟,一定會使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和發(fā)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經(jīng)過這一段時期學習和實踐我對導學案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在老師方面,避免了授課的隨意性,功夫下在了課前,課堂上有精力關注學習狀態(tài),隨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對學生來說,拿到學案后,對本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很明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合理安排,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主要是在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依案自學,教師導學釋疑,當堂達標為主要步驟,使知識落實與能力的培養(yǎng)于一體,起到了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落實素質教育的作用。但在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還存在有很多問題,如主體參與不夠、教與學順序顛倒、規(guī)范表達落實不力等,如何在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案導學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當然要努力學習導學案,認真做到以學當教,當堂達標。2有啟發(fā)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有的應作適當?shù)奶崾?,配以一定?shù)量的思考題。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學會看書,學會自學。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可以弄清事物規(guī)律的來龍去脈,對疑難問題有所分辨,在知識上有所收獲,在思維上有所啟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不管哪種方式都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說”,即表達清晰,具有說服力;“聽”,即有效傾聽,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小組探究可以增強自信:即敢冒風險接受任務,或敢于提出與不同的意見。下面我談談我的實踐體會。傳統(tǒng)的教案是教師自備自用,而教學案摒棄了這一點。我們在每一單元備課前由備課組長精心安排,誰負責出哪一部分的知識點和學案。例如:8B Unit2 Travelling我負責的是Comic strip ﹠Wele to the unit , Reading(Ⅰ),Reading(Ⅱ)。就這三部分,我研究教材,找資料,找題目,就用了三天的時間。集體討論是這樣的:先由主備人闡述自己的教學構思,然后其他的老師質疑,討論,補充。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我們設計的教學案增強了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教師通過批改預習作業(yè)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有目標的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學生可以從學案上看到教師教學設計預計的全過程。甚至部分學生還能夠在學案上補充問題,給其他的學生回答。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說就懂,一學就會,一走就忘”。這不是因為老師沒講透,而是學生卻缺少相關的鞏固練習。特別是我們的英語,有的用法是需要反復舉例,才能加深記憶。真正的做到了精講精練。一堂課下來,對于預計的教學效果,教師哪些地方做到了甚至更好。哪些好的經(jīng)驗要整理下來,可以推廣,讓大家共同學習。這樣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學。教學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實的,有效地去開展教學案導學?!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