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Different habits — 9A trip to the zoo — 10Computers 六、達標安排 Module 14階段達標檢測 12階段達標檢測 35階段達標檢測 67階段達標檢測第三篇:初一上學期英語(人教版)教學計劃初一上學期英語(人教版)教學計劃一、指導思路初一上學期是小升初過渡的關鍵時期,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做好教學計劃非常重要。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yè)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為此,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二、教材分析本學期初一英語使用人教版教材,有兩個部分。重點是音標和簡單基礎詞匯。本教材所牽涉的教學內容有:自我介紹,討論能力,描述家人,談論最喜愛的東西和日常事務等。四、教學措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培養(yǎng)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2)培養(yǎng)科學記憶單詞的習慣;3)注重課堂和課下銜接,培養(yǎng)書寫規(guī)范化習慣;4)培養(yǎng)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參與的習慣;5)提出要求,注意檢查落實,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做筆記的好習慣。有交流才有進步和提高。溫故知新,靈活運用。,強化反饋,強化落實。針對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講練多次,但學生仍未掌握的情況,要注意及時把知識傳授和評價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課前2分鐘,進行教師檢測與自檢,并及時講評??谡Z課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使課堂的交互活動始終處在一種“動態(tài)”、“積極”、“參與”、“合作”、和“成功”的狀態(tài)。,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提高英語興趣,爭取獲得好成績。6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7習題課:詢問物品及一般疑問句變法。10Unit4 Where’s my backpack?11習題課:特殊疑問句。14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15習題課 期中總結Unit1Unit616Unit7 How much are this pants?17習題課:How的特殊疑問句用法18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19習題課:疑問詞when的用法。22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23習題課:can 作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26Unit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期末總結Unit1Unit12共計27課時,初一英語是初中英語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每一章節(jié)都是教學的重點和易錯點的集中區(qū)域。第四篇:初一語文上學期教學計劃初一語文教學計劃一、學生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48人,初一學生本身比較好動,學習上不夠專心,對課文的理解能力較差,分班后思想上的波動也較大,學習成績參差不齊,教學中應注意這點。學生作文的基本功差,內容空洞,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三、教材分析新學期開始了,又一階段的語文學習之旅啟程了。以下是單元安排:第一單元 人與自我之一 生命體驗第二單元 人與自然之二 理想信念第三單元 人與自然之一 自然美景第四單元 人與自然之二 科學世界第五單元 人與社會之一 家庭親情第六單元 人與社會之二 想象世界 本冊教材的主要特點:第一,構建新的教科書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qū)、群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閱讀部分,選文的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理解。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的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為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第四,遵循語文教育規(guī)律,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申學習語文。第五、力求建立開放、有彈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梢钥闯觯滩倪x文文質兼美,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適合學生學習。掌握初一(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并學會運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傳統(tǒng)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盡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融會貫通,爛熟于心。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