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習提問?1、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的歷史意義?導入新課?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新國家和新社會的主人,隨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人民的權力得到了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而新中國卻遭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敵視
2025-02-10 05:37
【摘要】課題:第2課:《新中國政權的鞏固》導學案課型:新授課主備人:參與人:備課時間:教學目標:1、了解新中國為鞏固政權而進行的斗爭。2、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進行的大體情況。3、正確理解進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義以及對中國社會所產生的影響。4、了解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簡單經過,
2025-02-10 08:52
【摘要】最后的盛世盛世的繁榮農業(yè)的發(fā)展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的變化時間人口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5987萬明永樂元年(1403年)6660萬清乾隆六年(1741年)
2025-02-10 11:18
【摘要】八年級歷史學案第15課新中國的外交主備:劉麗麗審閱:班級:姓名:教師寄語: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芏鱽韺W習目標:(有了目標,學習才能有的放矢)1、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簡述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2、簡述我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
2025-01-21 21:15
【摘要】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第二課時)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主備:沈志強審核:朱國建時間:【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列舉科學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論對科學發(fā)展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學會利用書籍、網(wǎng)絡、媒體等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辨證分析歷史上有關人地關系的言論。
2025-01-22 00:49
【摘要】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人的發(fā)現(xiàn)一、【課表解讀】課標:2-3-2例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評析他們的主要成就。二、【學情分析】八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歐洲中世紀的知識點,學生已初步了解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特點,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了背景解讀的基礎。封建神權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2025-02-10 05:16
【摘要】階級或階層運動代表人物結果資產階級改良派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辛亥革命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孫中山康有為等洪秀全李鴻章等失敗失敗失敗失敗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思想基礎階級基礎
2025-01-29 17:26
【摘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內戰(zhàn)初期、三大戰(zhàn)役前和戰(zhàn)略決戰(zhàn)后國共兩黨軍事力量對比的變化情況,學會分析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戰(zhàn)況,概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和主
2025-01-12 01:11
【摘要】第三課皇權膨脹與近代前夜的危機皇權膨脹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歸納明朝加強皇權的各項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2、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敢于立論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利用論據(jù)論證觀點的思辯方法。3、通過分析比較明朝和唐朝科舉考試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全面評價問題的能力。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025-02-11 00:23
【摘要】歷史與社會:第三課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同步訓練(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姓名1.首先把鴉片輸入中國的是。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是在。(B)A美國北京B英國廣州C法國南京D日本上海
2025-02-01 05:23
【摘要】第二課工人的斗爭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工業(yè)革命引起西方社會結構的改變,形成了兩大階級,分別是()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B.商人和工人C.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D.貴族和工人2.19世紀上半期,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學說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下列不屬于這些思想家之一的是()A.圣西門
2025-02-11 00:22
【摘要】第五課面臨挑戰(zhàn)的中國第二課時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教材分析】該課時探討的是我國明清時期的民族政策和民族關系方面的內容。從總體上看,明朝統(tǒng)治者側重防御,清朝統(tǒng)治者更重視懷柔政策,由此形成了“明修長城清修廟”兩種不同的邊防局面。避暑山莊的修建、達賴和班禪封號的冊封,都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在民族問題上的政策和態(tài)度;明代實施的“改土歸流”、清代
【摘要】第15課新中國的外交課時訓練:1、“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求異的”。與這句名言相關的是()“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發(fā)言2、一位美國記者評價周恩來在某次國際會議中的重大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tài)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边@次會議是(
2025-01-18 22:56
【摘要】第15課新中國外交(一)【內容標準】(1)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簡述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2)講述我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窘虒W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大合法席位的恢復、中美建交等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全面辯證分析大國間關系
2025-01-22 15:17
【摘要】一、我國的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國初國際環(huán)境快速瀏覽15課課文,找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外交的主要活動(成就)。(1)出席萬隆會議(2)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3)中美建交(4)加入亞太經合組織(5)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二、外交大事記(1)出席萬隆會議()——增進了中
2025-02-10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