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V . | UBC|=| WBC|| q |=9 10- 43 10- 6 V = 300 V . 因負電荷從 B 移到 C 電 場力做正功,必是從低電勢點移到高電勢點,即 φB φC, UBC=- 300 V , UCA= UCB+ UBA=- UBC+ ( - UAB) = ( 300 - 200 ) V = 100 V . 法二 直接代入數(shù)值符號求解 電荷由 A 移向 B 克服電場力做功即電場力做負功, WAB=- 6 10- 4 J. UAB=WABq=- 6 10- 4- 3 10- 6 V = 200 V . UBC=WBCq=9 10- 4- 3 10- 6 V =- 300 V . 以下同上解法. (2) 若 φB= 0 ,由 UAB= φA- φB,得 φA= UAB= 20 0 V . 由 UBC= φB- φC得 φC= φB- UBC= 0 - ( - 3 00)V = 300 V . 電荷在 A 點的電勢能 Ep A= qφA=- 3 10- 6 200 J =- 6 10- 4 J. 電荷在 C 點的電勢能 Ep C= qφC=- 3 10- 6 300 J =- 9 10- 4 J. 答案 ( 1) UAB = 200 V U BC =- 300 V U CA = 1 00 V . ( 2) φ A = 200 V φ C = 300 V E p A =- 6 10- 4J E p C =- 9 10- 4J 借題發(fā)揮 電勢與電勢差的關(guān)系 U AB = φ A - φ B ( 1 ) U AB 0 , φ A φ B . ( 2 ) U AB 0 , φ A φ B . 【 變式 2】 如圖 1- 4- 3所示,某電場的等勢面用實線表示,各等勢面的電勢分別為 10 V、6 V和- 2 V,則 UAB= ____________, UBC=__________, UCA= __________. 圖 1 - 4 - 3 解析 由電勢差的基本定義可知:因 A、 B兩點在同一個等勢面上,故有 φA= φB,所以 UAB= φA- φB= (10- 10)V= 0. B、 C間的電勢差為 UBC= φB- φC= [10- (- 2)] V= 12 V. C、 A間的電勢差為 UCA= (- 2- 10) V=- 12 V. 答案 0 12 V - 12 V 【典例 3 】 ( 雙選 ) 如圖 1 - 4 - 4 所示,電場中有 A 、 B 兩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 .電勢 φA> φB,場強 EA> EB B .電勢 φ A > φ B ,場強 E A < E B C .將+ q 從 A 點移到 B 點,靜電力做正功 D .將- q 分別放在 A 、 B 兩點時具有電勢能 E p A > E p B 圖 1 - 4 - 4 解析 答案 BC 【變式 3 】 如圖 1 - 4 - 5 所示,某區(qū)域電場線左右對稱分布,M 、 N 為對稱線上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 圖 1 - 4 - 5 A . M 點電勢一定高于 N 點電勢 B . M 點場強一定大于 N 點場強 C .正電荷在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