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目標:一、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概括胡同文化內涵,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情感。二、通過朗讀品味文章語言。全文結構:?胡同的特點(1-4)?過渡(5)?胡同文化的內涵(6-12)?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13-15)北京胡同有哪些特點呢?胡同走向特點名稱來源胡同數(shù)目
2025-01-21 08:34
【摘要】千古興亡多少事嘆人嘆己嘆人生—懷古詩的鑒賞什么是懷古詩?懷古詩就是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借景抒情,借古諷今,對比等,手法委婉。懷古詩的結構:臨古地—
2025-01-20 12:50
【摘要】關于離愁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江淹《別賦》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
2025-01-20 12:49
【摘要】------王維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維古代詩歌基本知識介紹?詩歌發(fā)展的概況:《詩經》《楚辭》漢魏五、七言古體詩唐詩宋詞元曲明傳奇清(集大成)現(xiàn)代詩(自由體、律詩)近體詩知識舊詩分“古體”和“近體
2025-01-21 08:35
【摘要】李清照李清照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5)自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母親狀元王拱辰之孫知書能文。丈夫趙明誠,宰相趙挺之之子,歷任州郡行政長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滿,搜集了大量金石書畫,共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南渡不久,趙明誠病歿于建康(今南京),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宋高宗建
【摘要】?什么是戲劇?什么是劇本?戲劇的分類?戲劇的特點?戲劇的幾個專業(yè)術語關于戲劇的基本知識雷雨曹禺請列出周魯兩家的主要人物,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沖突。人物關系表周樸園周萍繁漪周
2025-01-20 15:18
【摘要】古人的”勸學“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孔子:“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思“五之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學習要珍惜時間學習要持之以恒
2025-01-20 12:46
【摘要】錯誤---鄭愁予作者:賀燕婷2017年3月22日專業(yè)教研室巴彥淖爾職業(yè)技術學校鄭愁予作者簡介?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當代著名詩人。?被稱為“中國當代的李商隱”?楊牧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
2025-01-20 12:47
【摘要】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論述有關教師的不朽之作師說——韓愈?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了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2、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學習目標: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勾罅?/span>
2025-01-21 08:32
【摘要】致橡樹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6課本詩傾訴了詩人熱烈的愛情,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愛情理想和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真誠、坦率和有獨立人格的“我”(木棉樹),詩中的“橡樹”代表著“我”理想中的愛人。本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從開頭至“不,這些都還不夠”):表達了不贊同“凌霄花”式的依附
2025-01-20 15:17
【摘要】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文明的。對于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化妝在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么多年,到底什么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對于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
【摘要】看到“生命”二字,你會想到什么?我們常常發(fā)出“生命是什么”這樣的慨嘆。摯愛文學的冰心老人告訴我們,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會獲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只有歷經風雨才能莊嚴燦爛。江流入海,落葉歸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點快樂與痛苦,我們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會擁有更燦爛的人生。品讀《談生命》這篇文
2025-01-21 08:28
【摘要】同題散文兩篇上節(jié)課回顧:?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因創(chuàng)作優(yōu)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一生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駱駝祥子
2025-01-20 12:48
【摘要】自古進諫知多少?自古以來,很多謀臣良將,出于對國家盡責,對國君盡忠的赤誠之心,勸國君改正過失,冒死進諫,但大多因批龍鱗,逆圣聽,而慘遭殺身之禍。屈原:向楚懷王進諫,提出治理國家的建議被奸臣嫉恨,遭放逐,最后投汨羅江而死。比干:紂王不耐煩他提意見,剖腹挖心。伍子胥:建議吳王夫差殺掉勾踐屢遭拒絕,引劍自刎,臨終前要求把頭顱掛在城門上,親眼
【摘要】托馬斯·沃爾夫?遠和近?——顧城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