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細胞內(nèi)有兩對姐妹染色單體 D.四幅圖可排序為 ①③②④ ,只出現(xiàn)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 6.如圖 ① 、 ② 、 ③ 、 ④ 表示的是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不考慮基因間的相互作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① 、 ② 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 9: 3: 3: 1 B. B.① 、 ③ 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 1: 1: 1: 1 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產(chǎn)生基因型為 AAbb 的后代 D. ① 株中基因 A與 a 的分開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期 7.進行染色體組型分析時,發(fā)現(xiàn)某人的染色體組成為 44+XXY,形成該病的原因不可能是該病人的親代在形成配子時 A.次級卵母細胞分裂后期,兩條性染色體移向一極 B.次級精母細胞分裂后期,兩條性染色體移向一極 C.初級精母細胞分裂后期,兩條性染色體移向一極 D.初級卵母細胞分裂后期,兩條性染色體移向一極 8.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DNA 和 RNA 都是遺傳物質(zhì),但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是 DNA B. 酵母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C. 生物細胞內(nèi) DNA 含量較多,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D. T2 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初步水解后產(chǎn)生 4 種核糖核苷酸 9. 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動物患肺炎或敗血癥,無莢膜無毒性。下圖表示 1944 年美國學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細菌轉化實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導致小鼠死亡的有 A、 D 兩組 B.通過 D、 E 兩組對照,能說明轉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質(zhì) C. D 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不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 D. B 組經(jīng)過煮沸后有莢膜的細菌失去毒性 10.下列關于 DNA 分子和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構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B. DNA 分子上的每一個片段都是基因 C.雙鏈 DNA 分子中,若一條鏈上 A+T/G+C=b,則另一條鏈上 A+T/G+C=b D.基因與染色體的行為是平行的 11.如圖為真核細胞內(nèi)某基因結構示意圖,共有 1000 對脫氧核苷酸組成,其中堿基 A占 20%。在插入位點的附近,發(fā)生下列哪種情況 有可能對其編碼的蛋白質(zhì)結構影響最?。? 4 個堿基對 3 個堿基對 4 個堿基對 16.下面敘述的變異現(xiàn)象,可遺傳的是 ,因而部分改變的第二性征 ,得到的果實無子 ,后代部分植株開白花 17. 人類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長度 180 kb。科學家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癌細胞中都有 P53 基因異?,F(xiàn)象。對于該基因療法,從變異的角度分析屬于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22. 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zhì)改變而引起的疾病 B. 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C. 21 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 47 條 D. 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 ① 、 ② 兩個植株雜交,得到種子 ③ 再作進一步處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由 ③ 到 ④ 過程一定發(fā)生了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B.由 ③ 到 ⑥ 的育種過程中,遵循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若 ③ 的基因型為 AaBbdd, ⑤ 植株自交,則 ⑩ 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 1/4 D.由 ③ 到 ⑦ 過程可能發(fā)生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24.下列關于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可發(fā)生在任何生物的 DNA 復制過程中,可用于誘變育種 B.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均可產(chǎn)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但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方法獲得 D.普通小麥花粉中有三個染色體組,由其發(fā)育的個體是三倍體 25. 編碼 CFTR 蛋白基因的模板鏈上缺失 AAA 或 AAG 三個堿基,導致 C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