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 第二節(jié) 雜體文書的制發(fā)和處理程序n 修改符號及其用法n 第四章 主旨與材料n 教學目的:掌握應用文書的基本要素的定義和作用。n 結構、語言和文章體式等,則屬于文章主旨與材料賴以外現(xiàn)的具體形式。 n 一、主旨的概念和作用n 主旨,又稱主題、題旨、立意等。 n 主旨的作用n (一)主旨是文章的靈魂和生命 n (二)主旨是文章的統(tǒng)帥,處于支配地位 n 二、材料的概念和作用材料:寫作應用文書而采取的、用于提煉、確立、表現(xiàn)寫作主旨的事實和觀念 。大量地占有材料,這是古今寫作經驗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需要掌握的一著。n (一)要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 n (二)要符合機關領導意圖 n (三)要單一、鮮明,有很強的針對性 n 二、顯示主旨的主要方法n (一)標題點旨 n 《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的通告》 n (二)開宗托旨 n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1條:“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建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制定本法。觀點統(tǒng)率材料、 材料表現(xiàn)觀點 , 緊扣主旨;具體顯示或說明觀點 n (三)典型: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又具有代表性與說服力 n (四)新穎:有強烈的時代感 ,反映客觀事物的最新面貌 n 二、材料處理的常用方法n (一)類化法 n (二)篩選法 n (三)濃縮法n (四)截取法 :選用一個完整事件的片斷或一個完整事物中的部分去表現(xiàn)觀點n 要服從應用文書寫作主旨的需要。n 要注意上下文銜接過渡的自然順暢及表述角度的前后一致。n 教學重點:應用文書常用的表達方式n 敘述方法n n 常用文章表達方式五種:敘述、議論、說明、描寫、抒情。 n 第一節(jié) 說明n 說明,是用簡潔明了的文字,對事物或事理的各種屬性,如性質、特征、形狀、成因、結構和功能等,進行客觀的解釋和介紹。應用文書中的說明,常與敘述同時使用。 n 《信訪條例》第二條: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