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說、以說促聽、以說促寫的目的,而且可以克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式地學習的毛病。這時許多的男生開始插嘴了,“Teacher,I can play basketball better than me show you.”我又說:“OK,pass the ball,play it and say I’m playing basketball.”經(jīng)過一番操練之后,我總結語法規(guī)則并板書“I’m playing basketball.”。學生以為要上體育課,很興奮。更重要的是,將語法結構放在情景中操練,有意義,直觀、有趣、生動而不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和機械。如《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下同)5A中出現(xiàn)了“There be句型”結構的就近原則,“can+動詞原形”的用法以及“l(fā)ike加動詞的ing形式”,這種平時點滴的滲透,既分散了難點,又有利于學生的消化。一、在點滴滲透中分散語法難點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語法現(xiàn)象,就要及時地說明,如名詞、冠詞、代詞、數(shù)詞、動詞和介詞等語法知識,要經(jīng)常提醒、介紹。但是部分教師對課標的理解存在偏差,于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的不和諧現(xiàn)象,要么避而不談語法,要么還是語法滿堂灌,要么就是囫圇吞棗式地教。【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法教學 問題與對策根據(j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稱“課標”)九級目標體系的建議,在六年級結束時應該達到二級要求。第一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摘 要】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著避而不談、滿堂灌以及囫圇吞棗等問題,需要進行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分散語法難點、習得語法規(guī)則、在任務中比較、生動講解、探究合作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罢Z言知識”二級對語法的要求是“能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一些簡單的語法項目的意義和用法,并能在實際運用中體會語法項目的表意功能”,也就是說,小學階段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英語語法,為將來的初中學習打下基礎。近年來,筆者對這些問題的破解和矯正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愿與各位共同探討。對于比較深奧、一時還說不清的有關知識,如不定代詞、序數(shù)詞、分數(shù)詞、非限定動詞等,可就事論事,不作過高要求。二、在情景交融中習得語法規(guī)則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學生所聽到的和所看到的是在一定情景之中使用的語言,且其基本的句型結構得到反復使用,反復強化,他們就會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地步。如在教現(xiàn)在進行時時,我?guī)Я艘粋€籃球走進教室。于是我抓住這一教學的契機,自己邊拍球邊說:“I can play ,I’m playing basketball.”又重復了兩遍。跟讀之后,再讓學生兩兩操練,讓對方做一個動作不停下來,相互進行問答,我巡回指導,及時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學生表演和說的欲望相當?shù)膹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在運用中對比各部分語法項目,通過各部分語法項目的對比再加深對各種語法的認識,從而在交際、使用語言中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那么如何把這四種時態(tài)說清楚,光靠教師對著概念進行解釋或者背誦相應的概念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然后突出這四種時態(tài)的特征詞或是關鍵的區(qū)別之處,讓學生有進一步的印象。表格如下:Do a surveyUs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What do you usually do every day?/What are you doing now?/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las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next...?對這種隨意式的調(diào)查,學生相當樂意。接著,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張表格,再進行第三人稱的檢查反饋:What does *** usually do every day?/What is he/she doing now?/What did he/she do yesterday/last...?/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tomorrow/next...?通過這種檢查,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友誼,還可以讓學生在輸出中再一次地鞏固四種時態(tài),加深理解,感到成功的喜悅。如五年級出現(xiàn)了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由于漢語中沒有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對“代詞”也不理解,小學生的認知還沒有達到相應的層次,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我是這樣說的:“同學們,你們都知道‘第三者’嗎?覺得這個稱呼怎么樣?”(學生都哈哈大笑)“很不雅,對嗎?英語上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也有點像第三者,它既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另外的某一個人,由于它這個稱呼很不雅,所以它很難為情,出現(xiàn)的時候大家就會給它戴一個標志牌,一看就知道它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于是大家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為它加上‘s’或‘es’或把‘y’改成‘i’再加‘es’,讓它與眾不同。五、在合作探究中進行語法專項練習小學五年級是語法現(xiàn)象特別集中出現(xiàn)的時段,出現(xiàn)了許多復雜的句式和一些基本的語法現(xiàn)象。六年級學習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這樣大部分最為基本的語法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學完?;A不扎實,給初中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也使學生的英語根基不牢、底氣不足。因此教學中只有多采用合作探究形式,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然后給出若干個活動場景的圖片,讓學生描述“What are they doing?”,接著再做了兩個專項訓練——“用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和“運用助動詞或者Be動詞完成一般疑問句”,并提醒他們在做這類題的時候,注意觀察它們的特征詞。一般現(xiàn)在時的特征詞有sometimes,every day,usually,often等。當句中沒有動詞原形時,開頭填Be動詞。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了語法現(xiàn)象、歸納了語法規(guī)律,他們才會主動形成一種語言習慣,而且在談到這些內(nèi)容時能如數(shù)家珍。小學階段,我們要以人為本地進行簡單的語法教學,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能舉一反三,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口頭輸出的準確性,為將來初中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語法是語言詞與句構成規(guī)律的總結,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語法教學存在著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