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黨論寫作背景本文是歐陽修于慶歷三年(1043)任諫官時寫給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獻《四論》得罪仁宗而被貶。歐陽修為此事不平,寫信對誣陷范仲淹的高司諫予以斥責,當時的尹誅、余靖也上書仁宗勸阻,結果都為此而貶官,并被守舊勢力誣蔑為“黨人”。由此,“朋黨之論起”。
2024-11-29 10:51
【摘要】文體知識?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文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政論,主要用于發(fā)表作者對于時政的見解和主張;一種是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tǒng)治者提供治國借鑒。本文屬于史論文?!傲鶉摗笔且粋€省略式短語,實際上應是“六國破滅之論”,“六國論”是倒裝省略句,是“論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蘇洵,字明允,號老
2024-11-30 07:50
【摘要】六國論蘇洵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簡介作者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jù)說27歲才發(fā)憤讀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幾策》2篇,《權書
2024-12-01 13:56
【摘要】沂水春風------理想之道預習情況檢查一、注音俟()莫()甫()哂()鏗()乘()喟()沂()雩()預習情況檢查:二、詞類活用?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2、鼓瑟
2024-12-01 13:27
【摘要】是歷史,賦予母愛亙古的深沉;是深情,賦予兒女對母親深深的依戀。老舍教學目標:?體味母愛?感謝母愛?抒寫母愛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人民藝術家。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lián)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
2024-12-01 13:28
【摘要】?歷史是一面鏡子。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生過無數(shù)發(fā)人省悟的事件,留下許多經(jīng)驗教訓。人們在記錄歷史、追蹤歷史的同時,總會涌現(xiàn)出許多聯(lián)想,引發(fā)出許多感慨,這中間又有多少英雄的喟嘆、智者的思索和文人騷客的浪漫的詩心。那是歷史的回聲,它從遙遠的過去傳來,又將裹挾著我們的聲音向著未來綿延而去。六國論蘇洵簡介作者
2024-11-29 11:08
【摘要】六國論蘇洵學習目標:1、疏通文字2、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及特殊語法現(xiàn)象。3、能夠正確翻譯文章。作者簡介?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詩書……”),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人稱“老蘇”,與兒子“大蘇
2024-11-29 19:14
【摘要】《蟬》講課人:褚俊輝?文人墨客大都用花草樹木來托物言志,象征自己的品格。?陶淵明愛菊,賀知章詠柳,周敦頤愛蓮,毛澤東詠梅。?而生活在晚唐中晚期的李商隱卻選擇了一種小昆蟲來托物言志。這種小昆蟲就是“蟬”今天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李商隱的一首五言律詩《蟬》。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
【摘要】海棠海棠花花語是溫和、美麗、快樂。秋海棠的花語是苦戀。當人們愛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稱它為斷腸花,借花抒發(fā)男女離別的悲傷情感。海棠花是最有北方性格的花,頑強而不失嫵媚,親切而懂得自尊自愛…作者簡介:
【摘要】豐子愷?一、讀作品?二、讀作者?三、讀自己2020/12/24一、讀作品理清作品的結構和論證思路?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1)人生階段(2)人生境遇(3)自然社會(4
2024-11-29 10:52
【摘要】碧云天,黃花地。()總是離人淚。(《長亭送別》王實甫)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蘇幕遮范仲淹關于詞牌——《蘇幕遮》?蘇幕遮,詞牌名,又名:《古調歌》、《鬢云松令》、《云霧斂》、《般涉調》等。原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來自西域
2024-12-01 13:25
【摘要】導言?自古以來,皇權都是自高無上的,皇帝老兒看上的女人,更是無人敢碰??稍谥袊鴼v史上卻又這么一位作家敢跟皇帝爭風吃醋,甚至拿皇帝調情之語入詞,他就是?江南名人——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年落魄不羈,后因向神宗獻《
【摘要】房兵曹胡馬杜甫交流預習情況?(1)讀準字音:?大宛(yuān)鋒棱(fēngléng)?驍騰(xiāo)堪(kān)?杜甫(fǔ)瘦(shòu)峻(jùn)?(2)注意書寫:鉤絡瘦峻?(3)多音字組詞:?燕
【摘要】定風波這是一首記事抒懷之作。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湖北省黃岡縣),偏居荒野,躬耕自樂
2024-12-01 13:23
【摘要】第一課驅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面對氣象萬千的自然風景、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詩人總會情動于衷,形諸于文。所謂的山水詩,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歌;所謂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大多以農(nóng)村的景物和農(nóng)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