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支出支出包括經(jīng)常性支出和建設性支出。交易成本因市場缺陷而產(chǎn)生,政府的經(jīng)濟只能旨在克服市場缺陷,而政府為克服市場缺陷需消耗一定的行政成本。但在現(xiàn)階段,理想狀態(tài)不可能實現(xiàn),只能致力于不斷降低交易成本和行政成本(見圖21)。無獨有偶,英美學者大部分認為政府是“必要的邪惡”,理想狀態(tài)是無政府,行政成本趨于零。降低交易成本是企業(yè)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但這又主要依賴政府“看得見的手”的作用方能實現(xiàn)。二、 與行政成本相關的若干范疇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又稱市場交易成本,是指商品交易中為克服不完全競爭和信息不對稱等市場缺陷而付出的成本。%。據(jù)調查,2000年,一個縣級市政府機關,62名在職人員一年人員工資,各種會議費、辦公費、旅費、公車消費、通訊費、機關辦公樓維護裝修、綠化等費用之和。政府管了很多不該管或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有效行政成本是政府從事行政活動支付的必要成本,是政府獲取社會收益的前提。表12 行政成本不變行政成本可變行政成本工資會議費日常辦公經(jīng)費招待費基本設施費用(建成后的辦公樓)基本設施預算(未建之前的辦公樓)第四,行政成本總是與行政績效相關聯(lián)的。但在一定條件下,一部分成本變化較小,如工資等,可稱為不可變行政成本;一部分成本變化較大,如會議費、招待費等,可稱為可變行政成本。行政成本構成主要有工資、基本設施費用、辦公經(jīng)費等。制度外行政資源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法規(guī)制度因行政權的壟斷而獲取的資源,包括預算外資金中不能用作行政管理費用的一部分資金、制度外資金和行政人員的腐敗收入。從而形成不同的行政資源,有制度內和制度外之分。第二,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行政資源。由于行政定義有不同的界定,行政主體也有不同界定,從而行政成本也有不同界定。行政成本的涵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界定。國內行政學者黃安心認為,行政成本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政權而獲取的和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消耗的行政資源?!冬F(xiàn)代政府管理大辭典》中界定行政業(yè)務費為:國家行政機關為完成各項行政任務,維持其正常工作所必須的經(jīng)費開支。[2] 魏海波,史宇航:《行政管理學簡明辭典》,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6年,第128頁。而關于行政成本的定義行政學理論界有種種不同的理解。美國會計學會1951年對成本所下的定義是:“成本是為了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量的價值犧牲。 executive efficiency。 Executive expenses。挖掘和分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制度漏洞及實踐原因,樹立行政成本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行政成本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益、優(yōu)化資源配置、降低社會負荷、防止權力腐敗、建設廉潔政府。論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Executive Cost in Administration作者:翁迎霞指導老師:宋錦洲2000級法政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學號:B00035135二零零四年五月十一號摘要:中國已經(jīng)加入了WTO,中國政府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需要的高效廉價政府。行政成本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政權而獲取的和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消耗的行政資源。關鍵字:行政成本;財政支出;行政質量;行政效率;制度分析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members of WTO now. One important aim of government reformation to China is to set up an efficient and lowprice government, which acmodates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Executive cost is executive resource that is gained relying on executive power and consummed in executive course.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executive cost is to reduce executive cost, to improve executive efficiency, to improve using efficiency of resource, to keep up social justice, to promote bating corruption, to construct lowprice government.Key words: Executive cost。 Executive quality。 System analysis一、 行政成本的涵義界定顧名思義,行政成本是用于行政活動的成本。” [1] 章原:《重塑政府》,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1998年,第53頁?!缎姓芾韺W簡明詞典》中界定行政管理支出為: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管理機關進行活動所需要的預算費用,包括行政支出(含國家機關經(jīng)費和人民團體活動補助費)和外交支出。這種界定認為行政管理支出完全在財政預算范圍內,而實際生活中很多支出為預算外和制度外支出。[3] 張成福,倪文杰:《現(xiàn)代政府管理大辭典》,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1994年,第324頁。[4] 黃安心:《略論行政成本問題》,《經(jīng)濟師》2003年第9期,第244頁。第一,行政成本發(fā)生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行政”的三種理解:廣義理解為國家機關和非國家機關如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中的某些管理活動;中義理解認為行政是執(zhí)政黨和國家機關執(zhí)行的任務和進行的活動;狹義理解認為行政是國家行政機關執(zhí)行的任務和進行的活動,根據(jù)這三種對“行政”范疇的理解,行政成本就分為廣義行政成本、中義行政成本和狹義行政成本。行政資源主要靠合法途徑獲得,但也有例外。制度內行政資源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法規(guī)制度范圍內行政而獲取的資源,包括預算內行政管理支出資金和預算外資金中允許用作行政管理費用的一部分資金。 預算內行政管理支出資金制度內行政資源 預算外資金中允許用作行政費用的部分資金行政資源 預算外資金中不能用作行政費用的部分資金 制度外行政資源 制度外資金 行政人員的腐敗收入圖11 行政資源按合法性分類第三,由于行政資源投向不同,行政成本結構具有可變性。從量的角度看,構成行政成本的任何部分都是可變的。一座辦公樓,未建之前可設想建為豪華型或是簡單型,為可變行政成本;建成后為不變行政成本。因而行政成本可分為有效行政成本和無效行政成本。無效行政成本是政府實施行政行為時支付的超量成本,即這部分成本不能創(chuàng)造出相應的社會效益,導致行政資源不必要的損耗。耗費在這些無效行政行為上的成本以及解決各部門間摩擦和矛盾的協(xié)調成本、制度外行政成本等都屬于無效行政成本的范圍。該縣級市政府機關擁有11輛小轎車,每輛價值在18萬元左右,%;,%;,招待費60萬元。表13 某縣級市政府機關2000年行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