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jīng)糞一口途徑傳播 , 其感染的主要對象為兒童 , 病人多為輕型 , 且常是隱性感染 。 ? 2022年 , 全國報告病毒性肝炎 , 占傳染病報告總發(fā)病數(shù)的 %。 – 戊肝病毒攜帶為 18%。 – 乙肝病毒感染率為 %, 乙肝病毒攜帶率為 %, 推算全國有 , 其中 毒 。 ? 在 6種病毒性肝炎中 , 我國除丁 、 庚型少有發(fā)生外 , 其他均有流行 。病毒性肝炎 ( 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的問題 , 是我國目前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 直接關系到億萬民眾的健康以及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 解決好中國的肝炎的問題 , 摘去 “ 肝炎大國 ” 的帽子 , 已刻不容緩 。 ? 1992— 1995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 –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 推算全國約有 型肝病毒 。 – 丙肝病毒攜帶率為 %, 特殊人群高達 70%, 推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估計人數(shù)達 3,800萬人 。 ? 1995— 2022, 每年報告肝炎新發(fā)病約 70— 90萬人之間 , 居當年各種法定報告甲 、 乙類傳染病報告數(shù)首位 。 病毒性肝炎 ——歷史的觀點 “傳染性 ” 肝炎 人傳人 ,糞口途徑 甲 病毒性肝炎 “血清性”肝炎 輸血傳播 非甲非乙 戊 丙 乙 丁 己肝、庚肝 ? 其它 第一節(jié)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 ( hepatitis A HA, 簡稱甲肝 ) 是由甲型肝炎病毒 ( HAV) 引起的一種以肝臟損害為主的腸道傳染病 , 是良性自限性疾病 , 不轉(zhuǎn)成慢性 。 一、病原體 病毒的發(fā)現(xiàn) 1973年 Feinstone用免疫電鏡技術在甲肝急性期患者的糞便中找到 1978年我國聞玉梅首先報道 病毒特征 :圓形, 27~ 32nm20面體,無包膜, 微小 RNA病毒科的腸道病 毒屬 72型。 20% 乙醚不能滅活;水中的氯離子較高的耐受性 在淡水海水,毛蚶中可活數(shù)天 — 數(shù)月 黑猩猩 , 絨猴和紅面猴 — 口服 靜脈注射 用于研究發(fā)病和免疫機制及對減毒活疫苗的毒力考核。 二、傳染源 ?急性期病人和無癥狀感染者人 ?潛伏期 15~ 45天 ( 平均為 30天 ) ?HAV感染后顯性和隱性感染的比例為 1: 4 ?顯性和隱性感染者均可除糞便排出 HAV ?排毒高峰在潛伏期末 、 臨床癥狀初期及黃疸出現(xiàn)后的最初 1~ 2天 ?顯性和隱性感染者均可測出抗 HAVIgM、 抗 HAVIg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周 反應 臨床疾病期 ALT IgM IgG 糞便中的 HAV 感染 病毒血癥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 不同體液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濃度 糞便 血清 唾液 尿液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體液 傳染性病毒顆粒 /ml 三、傳播途徑 糞一口途徑傳播 常見的傳播方式: ?經(jīng)食物傳播 ?經(jīng)水傳播 ?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其它途徑 U n k n o w n46%C o n t a c t o f d a y c a r ec h i l d / e m p l o y e e6%O t h e r C o n t a c t8%C h i l d / e m p l o y e e i nd a y c a r e 2 %F o o d o rw a t e r b o r n eo u t b r e a k 4 %I n j e c t i o n d r u g u s e6%S e x u a l o rH o u s e h o l dC o n t a c t 1 4 %M e n w h o h a v es e x w i t h m e n10%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v e l 5 %未知46% 其它接觸 8% 接觸日托兒童 /員工 6% 食物或水源性爆發(fā)4% 性或家庭接觸 14% 國際旅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