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O2+H2O+ATP 鳥氨酸循環(huán) 33 三種去路 1 )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轉(zhuǎn)氨作用 2 ) 轉(zhuǎn)變?yōu)樘羌爸? 生糖氨基酸 :通過 α 酮酸轉(zhuǎn)變?yōu)樘谴x的中間產(chǎn)物的 AA。 Gln也可參與體內(nèi),嘌呤,嘧啶和非必需 AA的合成。 合成酶主要分布于腦,心和肌肉等組織,谷氨酰胺是中性無毒物質(zhì),易透過細(xì)胞膜。P(N H 2 )腺苷酸脫氫酶 三 .聯(lián)合脫氨 22 第三節(jié)、鳥氨酸循環(huán) ( Ornichine cycle) 氨基酸 NH3(NH4+ ) 血液中氨濃度達(dá) 5mg/100ml,兔死亡 運(yùn)輸 排泄 ? 23 一、氨的排泄 鳥氨酸循環(huán) 尿素 NH3最終排泄方式(無毒) —尿素(人和哺乳動(dòng)物) 尿酸(鳥類和爬行類) 氨 NH4+(水生及海洋動(dòng)物) 第三節(jié)、鳥氨酸循環(huán) ( Ornichine cycle) 24 二、尿素的合成 鳥氨酸循環(huán) 1) 氨甲酰磷酸的生成 2) 瓜氨酸的形成 3) 精氨酸代琥珀酸的形成 4) 精氨酸的生成 5) 尿素的生成 ? 整個(gè)合成過程中 ,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是調(diào)節(jié)酶 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 肝臟 , 當(dāng)肝功能受損時(shí) ,尿素合成受阻 , 血氨 ↑ , 稱高血氨癥 。 C O O HC H2C H2C H N H2C O O HC O O HC H2C H2C = OC O O H N H3 + N A D H + H+N A D++ H2OR C C O O HOR C C O O HN H2轉(zhuǎn)氨酶 L谷氨酸脫氫酶 21 C O O HC H 2C H 2C H N H 2C O O HC O O HC H 2C H 2C = OC O O HR C C O O HOR C C O O HN H 2C N H 2C O O HC H 2C O O HC = OC O O HC H 2C O O HH O O C C H 2 C H C O O HN HA M PC HC O O HC HC O O H2)轉(zhuǎn)氨作用偶聯(lián) AMP循環(huán)脫氨作用腺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聯(lián)合脫氨 骨骼肌,心肌的谷氨酸脫氫酶含量少,需經(jīng)此方式脫氨。其中最常見且作用最強(qiáng)的是 谷丙轉(zhuǎn)氨酶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和谷草轉(zhuǎn)氨酶(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 C O O HC H 2C H 2C H N H 2C O O HC O O HC H 2C H 2C = OC O O HC H 3 C C O O HOC H 3 C C O O HN H 2+ +G P TP L PC O O HC H 2C H 2C H N H 2C O O HC O O HC H 2C H 2C = OC O O H+ +G O TP L PC N H 2C O O HC H 2C O O HC = OC O O HC H 2C O O H二 、轉(zhuǎn)氨基作用 19 磷酸吡哆醛起著轉(zhuǎn)遞氨基的作用 意義 : 方式 ( 聯(lián)合脫氨 ) , 又是機(jī)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徑 。 L谷氨酸脫氫酶 L谷氨酸脫氫酶 17 轉(zhuǎn)氨作用 —普遍存在的脫氨方式 ? 轉(zhuǎn)氨作用:氨基酸的 α 氨基與 α 酮酸的酮基,在轉(zhuǎn)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換,生成新的氨基酸和 α 酮酸的反應(yīng)稱為轉(zhuǎn)氨作用。 ? 氮平衡是指攝入蛋白質(zhì)的含氮量與排泄物(主要為糞和尿)中含氮量之間的關(guān)系,它反映蛋白質(zhì)的合成與分解代謝的總結(jié)果 ①氮總平衡 ②氮正平衡 ③負(fù)氮平衡 13 14 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氧化脫氨 轉(zhuǎn)氨基 聯(lián)合脫氨基 15 R C C O O HOR C C O O HN H 2 + H 2 O + N H 3 + H 2 O 2O 2 兩類酶 : L氨基酸氧化酶 D氨基酸氧化酶 ( 需氧 ) L谷氨酸脫氫酶(不需氧脫氫酶) 一、氧化脫氨基作用 氨基酸氧化酶 FAD FMN 16 C O O HC H 2C H 2C H N H 2C O O HC O O HC H 2C H 2C = OC O O H+ N H 3 + N A D H + H++ N A D+ H 2 OL谷氨酸脫氫酶 不需氧脫氫酶,輔酶 NAD+ or NADP+,酶專一性高,活性高,分布廣如肝、腎、腦中,尤其動(dòng)物肝細(xì)胞中。 ? 糖尿病會刺激溶酶體的蛋白質(zhì)分解 11 真核細(xì)胞中蛋白質(zhì)降解的兩種體系 二、泛肽 (ubiqu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