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長歌行漢樂府民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2鋤禾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3陶者北宋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4七步詩三國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25-08-13 07:52
【摘要】初中必考35首古詩詞鑒賞集錦1.《觀滄?!?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⑴譯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
2025-08-12 00:54
【摘要】大暑節(jié)氣經典古詩詞18首 【篇1】大暑節(jié)氣經典古詩詞 大暑 ?。ㄋ危┰鴰?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
2024-12-07 02:41
【摘要】經典古詩詞大全100首欄目:詩詞歌賦?來源:智慧男人網導語:愛國不是一句空話,從珍愛祖宗墨寶開始!芊芊學子,你的肚子里裝載多少經典古詩詞呢?以下是經典古詩詞大全100首值得學習:1、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2、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辭》3、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詩》4、歐陽修·《玉樓春》5、
2025-08-14 11:13
【摘要】2022年5月30日7時5分12022年5月30日7時5分2學習目標1、如何初步讀懂一首古代詩詞,了解古詩詞的基本感情。2、明確這個考點在高考中的地位、命題特點、考查形式及答題規(guī)范步驟。2022年5月30日7時5分3?新課標《
2025-05-11 07:08
【摘要】古詩詞鑒賞點評專題復習如何做好古詩詞鑒賞題?一、如何審題——分析考點1、品味關鍵詞句2、理解內容情感3、賞析表達技巧(一)品味關鍵詞句這類題多以詩詞中有特色的字詞或句子作為考察對象,這些字詞或句子在詩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答題格式一般為:(字詞句)含義+(修
2024-08-31 01:25
【摘要】第一篇:古詩詞鑒賞 論古詩詞鑒賞對大學生的教育 金融1044林媛媛 大一第一個學期的選修課,我就選了古詩詞鑒賞這節(jié)課。因為,從小到大我都非常的喜歡古詩詞,簡短精煉的句子,蕩氣回腸的押韻,背后動人...
2024-10-24 21:10
【摘要】第一篇:古詩詞鑒賞 預科班語文古詩詞鑒賞專項訓練小卷子 (時間:40分鐘命題:范依強審核:賈潤)2014、6、21、下列對這首古詩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
2024-10-17 14:33
【摘要】第一篇:古詩詞鑒賞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虾迫弧哆^故人莊》 【賞析】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農村田園風光:綠色的樹木在村邊環(huán)繞.青翠的遠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熬G樹村邊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
2024-11-16 04:45
【摘要】關于除夕的古詩詞【10首】 除夕 于謙〔明代〕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驚殘夢,寒鐙照獨眠。 風霜催臘盡,梅柳得春先。 撫景情無限...
2025-04-05 07:57
【摘要】第一篇:古詩詞三首(精選) 《古詩詞三首》 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古詩《泊船瓜洲》,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默寫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領悟作者的表達...
2024-10-21 08:26
【摘要】......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古詩詞鑒賞題是中考語文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容易漏掉
2025-08-12 11:41
【摘要】第一篇:古詩詞鑒賞 常見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
2024-11-09 02:05
【摘要】(1)愛國憂民詩常見思想主題涉及詩歌國計民生,同情勞動人民(春望)(觀
2025-08-12 00:57
【摘要】古詩詞鑒賞技巧一、鑒賞詩歌的形象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暖色—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風發(fā);冷色—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涼。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詩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傳達出無比歡欣的心情。B、通過動靜結合,相互映襯的手法開拓詩境,傳達情感。如:“人閑桂
2025-08-12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