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篇: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名詞解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模擬試卷四 考試形式:開卷考試時間:90分鐘 站點: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成績:...
2024-11-15 12:22
【摘要】第一篇: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重點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1、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發(fā)起人周作人,沈雁冰,許地山,葉圣陶等12人,后發(fā)展為170多人。重要會刊有《小說月報》,《文學旬刊》。文學研...
2024-11-15 22:40
【摘要】(不斷更新)1.被魯迅稱為現(xiàn)代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是(C)A.郭沫若B.聞一多C.馮至D.戴望舒、2.中國現(xiàn)代最早的童話作家是(B)A.張?zhí)煲鞡.葉紹鈞C.冰心D.茅盾3.被稱為平民詩人的是(A)A.劉半農(nóng)B.艾青C.李季D.阮章競4.被聞一多稱為時代的鼓手、擂鼓的詩
2025-01-17 02:37
【摘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下)前言一、中國當代文學的內(nèi)涵、性質(zhì)及特點1959年,武漢華中師院師生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史》,提出當代文學的概念。1、內(nèi)涵:強調(diào)的是“當前、當下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下的文學”。2、性質(zhì):中國當代無產(chǎn)階級與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一種文學現(xiàn)象。3、特點:當下性、開放性。二、中國當代文學的分期
2025-07-24 06:24
【摘要】現(xiàn)代文學簡報余光中洛夫介紹黃巧萍組余光中生平事蹟余光中(1928年9月9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xiàn)居臺灣。生於南京市,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隨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chuàng)“藍星”詩社。后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美
2024-10-25 16:40
【摘要】現(xiàn)代文學導讀教師:羅夏美學生:49840005陳昱翔49840012洪崇育49840014廖竣立49840032宋子軍組別:第二組林亨泰、吳晟林亨泰簡介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生於日據(jù)下的臺中州北斗郡北斗街(今彰化縣北斗鎮(zhèn)),北斗公學校、高等科畢業(yè),臺北中學
2024-10-19 15:02
【摘要】第一篇:現(xiàn)代文學整理新詩 第一個十年 一、新詩的誕生——“五四”新詩運動 1、“詩界革命”的演變 梁啟超從“新意境”、“新語句”、“古風格”的構想到“以舊風格含新意境”的讓步;黃遵憲局限在傳統(tǒng)...
2024-10-13 20:05
【摘要】第一篇:現(xiàn)代文學體裁知識 現(xiàn)代文學體裁知識——幾種文體簡介 【前言】 隨著語文洗呢課程學習和第一輪復習的推進,語文基礎知識越來越多,其作用越來越大,語文基礎知識的缺漏越來越明顯,而基礎知識對于任...
2024-10-25 11:04
【摘要】第一篇:現(xiàn)代文學歸納篇 一.五四時期 郁達夫:《銀灰色的死》、《沉淪》、《南遷》《茫茫夜》《蔦蘿行》《春風沉醉的晚上》《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東梓關》、《遲暮》《遲桂花》 ①問題小說:只問病...
2024-10-25 10:56
【摘要】第一篇:現(xiàn)代文學整理散文 第一個十年 一、《新青年》“隨感錄”作家群 《新青年》設立“隨感錄”欄目。 1、雜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會文明批評。最早顯示白話文藝術特質(zhì)的文體之一?!盎瘋鹘y(tǒng)”。 ...
2024-10-25 10:38
【摘要】現(xiàn)代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 現(xiàn)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nèi)部發(fā)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阻礙而構成的新的文學。以下是現(xiàn)代文學常識,歡迎閱讀。 (一)魯迅(1881-1936),周...
2025-03-30 06:06
【摘要】第一篇: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古代文學(唐宋文學)名詞解釋匯總 (隋唐五代文學) ?第一章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 上官體:貞觀詩壇的新秀上官儀是宮廷詩人創(chuàng)作水平最高的典范,他的詩多應制、...
2024-10-08 22:45
【摘要】第一篇:名詞解釋(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元明清名詞解釋 臨川四夢: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指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前兩個劇本是兒女風情戲,后兩個是社會風情劇。...
2024-10-08 22:39
【摘要】除舊布新,扭轉(zhuǎn)乾坤——中國現(xiàn)代文學概說時間范疇?1917-19491917-1927?現(xiàn)代漢語還不太成熟胡適?1917年(25歲)夏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同年,胡
2025-05-18 04:24
【摘要】名詞解釋(秦漢文學)漢賦漢賦是漢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樣式,它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散韻兼行,可以說是詩的散文化、散文的詩化。漢賦對諸種文體兼收并蓄,形成新的體制。它借鑒楚辭、戰(zhàn)國縱橫之文主客問答的形式、鋪張恣肆的文風,又吸取先秦史傳文學的敘事手法,并且往往將詩歌融入其中。僅從所采用的詩歌形式來看,既有傳統(tǒng)的四言,又有新興的五七言。漢賦的文體來源是多方面的,一種是綜合性的文學樣式,它巨大的容量
2025-07-26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