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州中學初一年級歷史學科學案課題章節(jié)第七單元明清時期(至鴉片戰(zhàn)爭前)課題名稱:第15課長城與北京城課標要求:·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重點:明長城的修建,北京城的核心:故宮難點:明長城與故宮的歷史價值四步
2024-12-15 23:06
【摘要】第3課盛唐社會氣象在唐初諸帝時代,中國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同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成為鮮明的對照?!猍英]韋爾斯:《世界史綱》武則天一、開元盛世13歲入宮,被唐太宗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稱武媚娘19歲,太宗死,武則天削發(fā)為尼,并與晉王李治相愛26歲,再次入宮
2024-12-15 14:39
【摘要】同學們知道“黃袍加身”的故事嗎?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其目的是為了收回武將手中的兵權,加強中央集友是一個什么樣的政策?統(tǒng)治者提倡文治,大力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抑制武將的勢力。2、其目的:有效地清除了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文化的
2024-12-15 14:37
【摘要】第二課“貞觀之治”學習任務: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并在課本勾畫標注清楚。1、唐朝的建立:時間:年建立者都城,高祖退位以后,傳位于即,年號,2、貞觀之治
2024-12-15 23:12
【摘要】北京西便門北京的地勢特點:西部和北部高,東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huán)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偟膩碚f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2)北京地理位置的優(yōu)點:?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較優(yōu)越。?東、北、西三面連接東北、內蒙古、西北地
2024-11-20 18:37
【摘要】西晉東晉南方:北方:十六國并存宋齊梁陳(鮮卑族)北魏三國魏蜀吳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朝南朝(?)第1課隋朝的統(tǒng)一學習目標建立和統(tǒng)一,隋文帝改革,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
2024-12-15 14:38
【摘要】宋徽宗宋欽宗公元1127年,金軍再度南下,攻破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就這樣滅亡了。民族政權民族建立時間杰出首領都城北宋遼西夏916年契丹960年1038年契丹族漢族黨項族耶律阿保機趙匡胤元昊上京開封
【摘要】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這套郵票的主題是什么?看郵票猜一猜,鄭和航海曾經到達哪些地方?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鄭和下西洋歷史事件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那時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西洋:今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qū)。
2024-12-03 22:32
【摘要】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第15課東漢的興衰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課堂小結隨堂訓練情境導入漢武帝以后,統(tǒng)治階級日益腐朽,西漢開始從強盛走向衰落。到公元前后,階級矛盾異常激烈,西漢政權已像一個病入膏肓的患者,無可救藥了。東漢政權是怎樣建立的?東漢后期為什么會爆發(fā)黃巾起義?這些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王莽畫像劉秀畫像
2024-12-03 22:33
【摘要】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于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什么是安塞腰鼓?進行,氣勢磅礴,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天下第一鼓”。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被稱為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剛勁奔放你知道
2025-06-20 08:21
【摘要】北宋的版圖遠不如漢唐時期。當時與北宋并立的政權,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遼,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黨項族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呢?西夏遼北宋1遼與北宋的和戰(zhàn)契丹族與黨項族2?了解契丹族和黨項族的興起和發(fā)展,知道契丹政權和西夏政權的建立與發(fā)展。?掌握遼宋戰(zhàn)爭及澶淵之盟
【摘要】第一學習主題第2課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東周戰(zhàn)爭以“爭霸”為主戰(zhàn)爭以“兼并”為主第一學習主題第2課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為什么叫“戰(zhàn)國”?戰(zhàn)國,
【摘要】第7課北宋的統(tǒng)治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fā)動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以東京(開封),史稱北宋。一一一.陳橋兵變(北宋的建立):(1)時間:960年。(2)建立者:趙匡胤(宋太祖)(3)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趙匡胤宋太祖、宋太宗
2024-12-16 06:01
【摘要】你認識嗎?《解憂橋碑記》:“劉解憂,女(公元前120年--前49年),西漢楚國彭城人。公元前101年,身遠嫁烏孫,為漢朝“和親政策”作出巨大犧牲。她在西域生活了半個世紀,經歷了四朝,受盡委屈,為華夏民族融合,疆域的形成,絲綢之路的發(fā)展與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學習目標:知識目標:知道西域地理范圍,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
2024-12-15 23:13
【摘要】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