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高》說課稿陶雁玲(一)教材分析《登高》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秋日擷英”的一部分,本單元旨在讓學生體會多種多樣的秋日情感,或悲傷,或思鄉(xiāng),或豪放。沉浸在豐富的文學情感中,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詩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登高望遠,其郁悶和悲哀自然可知。“沉郁頓挫”的風格非常鮮明,而抱病登
2024-11-27 12:08
【摘要】單元名稱:秋日擷英課題:采桑子·重陽(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步驟;2、理解詩中表達的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培養(yǎng)學生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精神;3、能聯(lián)系已學過的秋景詩,體會毛澤東詞的高遠境界,并背誦。學習方法:合作探究【基礎積累】一.激情導入(2
【摘要】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就是詩歌星空中最燦爛的銀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親懷鄉(xiāng)的詩歌。九月九日是中國的重陽節(jié),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長壽的歡快節(jié)日??墒怯羞@樣一位老人,衣衫襤褸,老眼混濁,滿身疾病,年過半百,只能漂泊異鄉(xiāng)。他
2024-12-16 00:27
【摘要】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樹葉落在溝里,螞蟻爬進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躲在下面,把它當作小傘。樹葉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快到南方去。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片
【摘要】黑信――哈謝克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理解并識記文中的生字、難詞。2、了解作者及相關的知識。3、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4、與《皇帝的新裝》比較閱讀,探究二者寫法上的差異。(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三)情感
2024-11-27 06:42
【摘要】狼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習掌握文言字詞,熟讀背誦文章。過程與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正確認識人和動物的關系,多角度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學重點:落實字詞教學難點: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課前預習:1、朗讀課文3次,做到通順流利
【摘要】每天誕生一次目標導航:1、知識目標:了解本文作者關于生命和時間的基本觀點。2、能力目標:學會在比較中鑒賞不同作品的寫作特色;品味文中格言式句子,扶助寫作。3、情感目標:學習正確對待時間和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預習案課前導學一、導入。很多同學在
2024-11-26 16:28
【摘要】童年絮味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童年絮味》課文內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況。過程與方法;品味《童年絮味》風趣的語言,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時物質生活的艱辛與對美好世界的向往,進而更加熱愛今天的幸福生活。4、概括《生命》中老師所說的道理。教學重點:1、整體感知《童
【摘要】教學目標:1、結合課文分析螞蟻的特點。2、體會馬克吐溫充滿同情和寬容的幽默感。3、做一個有思想又講究實效的人。教學重難點:結合螞蟻的特點體會作者充滿同情和寬容的情感。教學方法:討論歸納法、比較探究法。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螞蟻是自然界中很常見的一種小昆蟲,它們群
2024-11-27 03:56
【摘要】課題:走向蟲子——劉亮程教學目標A類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的生字詞語。B類2、體悟“蟲子”的形象意義,把握文章的主題。C類:3、認識昆蟲,認識大自然并能與之和諧共處。預習作業(yè)個體學習方案1、預習課文,熟讀課文。準備圖片。教學板塊學生課堂練習單有效生成一、導入:
2024-12-06 15:57
【摘要】寫秋的詩句?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教學目標?能力與方法目標?1、通過閱讀,學會鑒賞作品,進而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
【摘要】生命沉河教學目標:1、掌握文中字詞,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2、體會作者情感,品味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3、理解作者對人間感情的贊美,學習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真誠以待。教學
【摘要】第二單元《通感表現(xiàn)》(第一課時)課前預習:了解什么是通感并搜集相關課文。對本單元所學課文進行再閱讀,了解和學習作品中通感的運用。相關課程標準:“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薄皩懽鲿r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本課旨在進一步了解寫作中
2024-11-26 16:29
【摘要】第二單元《通感表現(xiàn)》(第二課時)七、思維碰撞——訓練之中用通感指導語:了解了通感的手法的內涵和作用,下面我們學習運用通感,請同學們根據(jù)示例和要求,發(fā)揮想象,調動感官,借助修辭,進行通感擬寫訓練,看哪個同學寫的好。(一)訓練一:仿照示例,運用通感,完成下面的仿寫。示例:讀老師的眼神,如一縷花香,讓你心曠神怡;讀母親的眼神,如一碗熱湯,讓你溫暖;
2024-11-26 16:30
【摘要】口技林嗣環(huán)☆關于口技:雜技的一種。演員運用口腔發(fā)聲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它能同時發(fā)出各種音響,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蚱溜L的后邊,俗稱“隔壁戲”?,F(xiàn)代口技表演,演員不必隱身,改為借助擴音器發(fā)出各種聲響,并且可以借助于動作、手勢。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