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含 1 m o l NH 3 分子 B .含 NH 3 和 NH+4 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 1 m o l C .含 1 m o l NH 3 B 4 .在四片玻璃片上分別滴有下列溶液,當氨氣靠近各玻璃片時,有白煙產(chǎn)生的是 ( ) A . 濃硫酸 B .濃鹽酸 C . N a C l 溶液 D .濃的氫氧化鈉溶液 解析 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產(chǎn)生 H C l 與 NH 3 化合生成 NH 4 Cl 固體小顆粒 —— 白煙。H 2 O ,而 NH 3 H 2 O 發(fā)生電離生成 OH-,遇酚酞使之顯紅色; H 2 S 和 C u S O 4 反應生成 C u S 黑 色沉淀; HC l 極易溶于水,且和 A g N O 3 發(fā)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因此 A 不正確。 擠壓滴管的膠頭 , 下列 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 ) A . C O2( N a HC O3溶液 )/ 無色噴泉 B . NH3(H2O 中含酚酞 )/ 紅色噴泉 C . H2S ( C u S O4溶液 )/ 黑色噴泉 D . HC l ( A g N O3溶液 )/ 白色噴泉 解析 CO 2 在 N a HC O 3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噴泉; NH 3 極易溶于水生成 NH 3 L- 1 12 2 . 4 m o l ( 3 ) 若 A 中實驗時收集滿了 NH3, 而 B 中只收集了23體積的NH3( 標準狀況下 ) , 則反應完畢后燒 瓶內(nèi)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分別為 A , B 。 ( 1 ) 用圖 A 所示裝置進行噴泉實驗 , 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的氨氣 , 引發(fā)噴泉的操作是 , 該實驗的原理是 。氨氣本身不能電離,也不顯堿性。H 2 O) , NH 3 答案 C 2 . 氨水顯弱堿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 . 通常狀況下 , 氨的溶解度不大 B .氨水中的 NH3 NH3的另一重要性質(zhì)就是,當與揮發(fā)性酸所產(chǎn)生的氣體接觸時,能反應生成相應的銨鹽,產(chǎn)生 “ 白煙 ” 。 隨堂訓練 1 .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檢驗 NH3的是 ( ) A . 氣體能使?jié)駶櫟姆犹嚰堊兗t B .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C . 氣體與濃 H2SO4反應生成銨鹽 D . 氣體與濃鹽酸反應產(chǎn)生銨鹽 解析 氨氣是一種典型的堿性氣體。 ( 2 ) 方式: 固氮、 固氮、 固氮。 陰涼 思維拓展 3 . 銨鹽有哪些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