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P+12NADP++7H2O → 5G 6P+6CO2+12NADPH +12H++Pi 生成 12個 NADPH,相當(dāng)于 36個 ATP 2. 生物學(xué)意義 : ① 供出還原力 ,② 供出中間產(chǎn)物特別是核糖- 5- P,③ 必要時供能 四、 調(diào)控 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是調(diào)節(jié)酶,其活性受 NADP+/ NADPH的調(diào)節(jié) 磷酸葡萄糖氧化支路在肝臟中的代謝途徑 第五節(jié) 糖類的合成 一、 單糖的合成 (一) 光合作用 (二) 糖異生作用 概念 : 非糖物質(zhì)(包括丙酮酸,甘油,成糖氨基酸等)合成糖的過程 。 糖原 脂肪 蛋白質(zhì) 葡萄糖 脂肪酸 甘油 氨基酸 乙酰 CoA Ⅰ Ⅱ Ⅲ TCA 營養(yǎng)物分解代謝的三個階段 CoA e H + 1/2 2 +2 ADP ATP Pi O 2 H 2 O 葡萄糖 + 2ADP + 2Pi —→ 2 乳酸( 2乙醇 + 2CO2 ) + 2ATP 六 、 糖的無氧氧化與有氧氧化的比較 1. 糖的無氧氧化 能量利用率:葡萄糖徹底氧化 ,利用( 2) 利用率 % 2. 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 + 10NAD+ + 2ADP + 2GDP + 4Pi + 2FAD—————→ 6CO2 + 6H2O + 10NADH + 10H+ + 2ATP + 2GTP + 2FADH2 葡萄糖 糖 酵 解 三 羧 酸 循 環(huán) 丙酮酸 乙酰 CoA 丙 酮 酸 脫 氫 酶系 2ATP 2NADH 2NADH 2GTP 6NADH 2FADH2 6~8ATP 6ATP 24ATP 36~38 ATP 能量利用率:葡萄糖徹底氧化 , 38個 ATP 貯存 kJ/mol ( 38)。 ② 糖、脂、蛋白質(zhì)轉(zhuǎn)化的樞紐 是三大有機物質(zhì)(糖類、脂類、蛋白質(zhì))轉(zhuǎn)化的樞紐。 2. 三羧酸循環(huán) 的調(diào)節(jié): 檸檬酸合成酶 : ATP 是別構(gòu)抑制劑 ,可增大酶對乙酰 CoA的米氏常數(shù) 異檸檬酸脫氫酶 : ADP是別構(gòu)激活劑 , NADH 是抑制劑 ?-酮戊二酸脫氫酶: 調(diào)節(jié)方式與丙酮酸脫氫酶相似 。 四、糖有氧氧化的調(diào)控 受丙酮酸脫氫酶系、檸檬酸合成酶、異檸檬酸脫氫酶和 α酮戊二酸脫氫酶等多種酶活性的調(diào)控。 (循環(huán)經(jīng)四次氧化,二次脫羧 ) 檸檬酸結(jié)構(gòu) 草酰乙酸檸檬酸順烏頭酸異檸檬酸?草酰琥珀酸? 酮 戊二酸琥珀酰 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蘋果酸乙?!?CoA丙酮酸NADH NADH NADH NADH GTP FADH2 CO2 CO2 CO2 三羧酸循環(huán) α 酮戊二酸 谷氨酸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琥珀酰 CoA 卟啉環(huán) ?上述過程均可導(dǎo)致草酰乙酸濃度下降,從而影響三羧酸循環(huán)的運轉(zhuǎn),因此必須不斷補充才能維持其正常進(jìn)行,這種補充稱為 回補反應(yīng) (anaplerotic reaction)。 循環(huán)中消耗兩分子水。 在循環(huán)中有 4對 H原子通過 4步氧化反應(yīng)脫下,其中 3對用以還原NAD+生成 3個 NADH+H+,1對用以還原 FAD,生成 1個 FADH2。 總反應(yīng)式 : 乙酰 CoA與草酰乙酸縮合形成檸檬酸,使兩個 C原子進(jìn)入循環(huán)。為了紀(jì)念德國科學(xué)家 Hans Krebs在闡明檸檬酸循環(huán)所做出的突出貢獻(xiàn),這一循環(huán)又稱為 Krebs 循環(huán)。 Ca2+激活: Ca2+通過激活磷酸酶的作用,使丙酮酸脫氫酶活化。 砷化物與 E2中的輔基硫辛酰胺形成無催化能力的砷化物。抑制效應(yīng)被 CoA和 NAD+逆轉(zhuǎn)。 1937 Hans Krebs 證明檸檬酸來自乙酰 CoA和 ?草酰乙酸的縮合。 1936 Green等 豬心肌中獲得蘋果酸脫氫酶。并確立琥珀酸經(jīng)延胡索酸和蘋果 酸轉(zhuǎn)變成草酰乙酸。發(fā)生于 線粒體 內(nèi) TCA的總反應(yīng)式 CH3COSCoA + 2H2O + 3NAD+ + FAD + ADP + Pi 2CO2 + 3NADH + 3H+ + FADH2 + CoASH + ATP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NADH + 10H+ + 2FADH2 + 4ATP G → CO 2 + H2O 產(chǎn)生 ATP 38 個 (肌肉、神經(jīng)組織中 36個) 糖的有氧氧化的三個階段: 糖酵解途徑:葡萄糖 丙酮酸 丙酮酸由胞液進(jìn)入線粒體,轉(zhuǎn)變成乙酰輔酶 A 三羧酸循環(huán)和氧化磷酸化 O2 O2 O2 H2O H++e CO2 乙酰 CoA 丙酮酸 丙酮酸 6磷酸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線 粒 體 胞 液 (第一階段) (第二、三階段) 三羧酸循環(huán)發(fā)現(xiàn)的大事記 19111920 等 肌肉組織可氧化檸檬酸、琥珀酸、 延胡索酸和蘋果酸等。 二 、 歷程 : 1. 準(zhǔn)備階段 (葡萄糖 3— 磷酸 甘油醛 ) G1P G6P 磷酸葡萄糖變位酶 己糖激酶是催化該步反應(yīng)的主要酶類 OC H 2 O HHHO HHO HO HHO HH OC H 2 OHHO HHO HO HHO HHPMg 2+A T P A D P己糖激酶或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 G6P ① 磷酸葡萄糖異構(gòu)酶 G6P F6P ② OC H 2 OHHO HHO HO HHO HHPOO HC H 2 O HHO HO HHHC H 2 O PF6P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 ③ Mg 2+A T P A D POO HC H2O HHO HO HHHC H2O POO HC H2O PHO HO HHHC H2O P+OO HC H 2 O PHO HO HHHC H2O P C H 2 O HC H 2 O PC O C H O HC H2O PC H O④ F1,62P 磷酸二羥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2. 產(chǎn)能階段 3— 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 磷酸二羥丙酮 3—磷酸甘油醛 C H 2 O HC H 2 O PC O C H O HC H 2 O PC H O磷酸丙糖異構(gòu)酶 磷酸丙糖異構(gòu)酶 ⑤ 1,3—二磷酸甘油酸 Mg 2+A D P A TPC H O HC H 2 O PC OO~ PC H O HC H 2 O PC O HO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 ⑦ 3—磷酸甘油醛 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 NA D + P i+C H O HC H 2 O PC H O HC H 2 O PC H O+ NA DH + H +C OO~ P⑥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變位酶 C H O HC H 2 O PCOO HC H 2 O PC H 2 O HCOO H⑧ 2磷酸甘油酸 H 2 OC H O PC H 2 O HC O O HCC H 2OC O O H~ P +Mg2+ 或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