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C O O HH 3 C OO C H 3O C H 3H 3 C OC O O C H 3H N O 3C 1 1 H 1 3 N O 7H+EAB C DS n / H C lO C H 3O C H 3H 3 C OC O O HN H 2H C O N H 2GP O C l 3H 3 C OH 3 C O NNC lO C H 3H 3 C OH 3 C OO C H 3NNSO C H 3F H I 已知: H O O C C H 2 N H 2 H C O N H 2NN HO ( 1)寫出反應類型 A→ B ▲ , E→ F ▲ 。 反 應 過 程能 量0 3 1 00 .2 50 .5 00 .7 51 .0 0c m o l/L( )C H 3 O HC O 2(m in )t2020 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第 6 頁 共 10 頁 ( 3)干燥過程中少量 FeCO3?nH2O 被氧化為 FeOOH,反應方程式為: ▲ 。涉及的主要反應有: FeCO3 高 溫 FeO + CO2, C+CO 2 高 溫 2CO, CO + FeO 高 溫 Fe + CO2, ( 1)用稀硫酸代替水溶解綠礬的原因是 ▲ 。 A.反應中 CO2與 CH3OH 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1︰ 1(即圖中交叉點)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每消耗 3 mol H2,同時生成 1 mol H2O D. CO2 的體積分數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 ③ 下列措施中能使 n (CH3OH)/n (CO2)增大的是 ▲ (選填編號) 。min)。在體積為 1 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 3 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O2(g)+3H2(g) CH3OH(g)+H2O(g) ΔH=- kJ/mol, 測 得 CO2 和 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 右 圖所示。 請在坐標圖中畫 出上述反應在有催化劑與無催化劑兩種情況下反應過程中體系能量變化示意 圖,并進行必要標注。 (填字母序號) A.電解水制氫: 2H2O 電解 2H2↑+ O2↑ B.高溫使水分解制氫: 2H2O 高溫 2H2↑+ O2↑ C.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2H2O TiO2太 陽 光 2H2↑+ O2↑ D.天然氣制氫: CH4+ H2O 高 溫 CO+ 3H2 ( 2) CO2 加氫合成 DME( 二甲醚 ) 是 解決能源危機的研究方向之一 。 ( 1) 有效“減碳”的手段之一是節(jié)能。 15.(10 分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 2020 年 12 月 718 日在哥本哈根召開。L 1的 FeSO4 溶液滴定剩余的 Cr2O72- 。L 1 的 K2Cr2O7 溶液 ,使水樣70℃ I 2 H I O 3 K I O 3K 2 C O 3H 2 O 2 H +,2020 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第 5 頁 共 10 頁 中還原性物質完全氧化 (還原產物為 Cr3+) 。 ( 4) K2Cr2O7 可用于測定工業(yè)廢水中的化學耗氧量 ( 化學耗氧量 即 COD: 每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被氧化所需要的 O2質量 ) 。 ( 3) 已知 K2Cr2O7的 溶解度 : S373K= g , S273K= g。 14. ( 10 分) 重鉻酸鉀是 ( K2Cr2O7) 工業(yè)生產和實驗室的重要氧化劑, 實驗室模擬工業(yè)法用 鉻酸鈉( Na2CrO4,其中有雜質 Na2SiO3 和 NaAlO2) 制 K2Cr2O7 的主要流程如下: Na 2 C rO 4 溶解 調節(jié) pH 過濾 酸化 濃縮結晶 重鉻酸鉀 K C l ① ② ③ ( 1) 操作 ① 目的是 ▲ 。 三次實驗的數據記錄如 右表。 c. 向 錐形瓶中 滴加 1 0- 3 mol/L Na2S2O3標準溶液至終點。請完善實驗步驟并計算測定結果 : a. 準確稱取 w g食鹽 于錐形瓶中 , 再 加適量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 。 ( 5) 已知 : KIO3+ 5KI+ 3H2SO4=3K2SO4+ 3I2+ 3H2O; I2+ 2S2O32― =2I- + S4O62- 。 ( 3) 方法 3 反應溫度 控制在 70℃ 左右 , 不采用更高溫度的 主要原因是 ▲ 。制備 KIO3的 方法 如下 : 方法 1: 6I2+ 11KClO3+ 3H2O= 6KH(IO3)2+ 5KCl+ 3Cl2↑ KH(IO3)2+ KOH= 2KIO3+ H2O 方法 2: 堿性條件下 , KI+ 3H2O電解 KIO3+ 3H2↑ 方法 3: ( 1) 與 方法 3 相比 方法 1 的不足是 ▲ 、方法 2 的不足是 ▲ 。一段時間后該反應達到平衡,測得 CO的物質的量為 mol。 電解 總反應式為: H 2芥 酸 雌 性 信 息 素+ + + + +C 2 1 H 4 1 C O O H X N a O H4 N a 2 C O 32 H 2 O2C 2 3 H 4 6 。) 7. X、 Y、 Z 和 W代表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 期元素, X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