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字數據網曾經作為基礎數據網,但因帶寬有限且不支持帶寬業(yè)務,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基礎數據網來提供寬 /窄帶綜合數據業(yè)務。但是,從長遠來看,維護兩個網絡顯然不如維護一個網絡方便。由于數據業(yè)務基本上是基于 IP,所以 IP 網絡必不可少。 基礎數據網為用戶提供數據通信業(yè)務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接入層提供 ATM 155Mbit/s 的上行帶寬,滿足了用戶對數據專線產品日益增長的寬帶需求,并提供電三網融合 中 的 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探討 9 路仿真、幀中繼和以太網接口等多種業(yè)務類型的統(tǒng)一接入,為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業(yè)務選擇。數字數據網有自身的網管和配置機制,可端到端靈活地配置2Mbit/s 以下 N * 64kbit/s 鏈路。該傳輸鏈路與協(xié)議無關,是二層鏈路。 ATM 網絡本身只用于更好地提供二層專線。由于 ATM 技術過于復雜,端到端的 SVC 功能一直沒有大規(guī)模應用。 DDN 和 ATM 網絡 ATM 網絡具有最初用于承載業(yè)務,是端到端的基礎數據網。 目前電信網絡中 IP、 SDH、 MSTP 及 ASON 技術應用都已非常廣泛,而異步傳輸模式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PDH、數字數據網( DDN, Digital Data Network)等技術由于設備較為陳舊、技術發(fā)展停滯、維護費用高、擴容價格 昂貴,正面臨退網 或轉網的境地。自動交換光網絡( ASO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技 術則是在 SDH/MSTP 的基礎上引入控制平面,能夠更好地支持 Mesh 拓撲,可以實現多種保護形式。SDH 技術自從 20 世紀 9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至今已經是一種成熟、標準的技術,在電信骨干及城域網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且價格越來越低。在數字通信發(fā)展初期,為適應點到點通信的需要, 大量的數字傳輸系統(tǒng)都是 PDH。不僅僅是互聯(lián)網業(yè)務 ,近年來年電信業(yè)務的 IP 化發(fā)展也十分迅速,電信業(yè)務從以時分復用 (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為主向以 IP為主轉變,對 IP 承載網的電信級服務水平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電信承載網橫向結構示意如圖 21所示。在城域網內部, IP 承載網和光傳送網正逐漸呈現融合趨勢。通過在承載層組建不同的承載 VPN,可以為不同類型和性質的通信提供其所需要的 QoS,保證和網絡安全保證。通過調度網絡資源確保業(yè)務的功能和 性能,實現多媒體業(yè)務對通信形態(tài)的特殊要求。 態(tài),各大運營商將在一口鍋里搶飯吃,看電視、上網、打電話資費可能打包下調。 ,網絡性能得以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 三網融合將給三網融合 中 的 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探討 6 消費者帶來更大應用空間,例如: 、話音、數據、圖像、視頻等多媒體綜合業(yè)務通過手機視頻看到客戶的貨的大致情況,并立即決定派什么樣的車去提貨,發(fā)完貨以后,客戶也能隨時自主追。 統(tǒng)一的 TCP/IP 協(xié)議 的普遍采用,將使得各種以 IP 為基礎的業(yè)務都能在不同的網上實現互通。 光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為綜合傳送各種業(yè)務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帶寬和傳輸高質量,成為三網業(yè)務的理想平臺。 IP 技術 (特別是 IPv6 技術 )的產生,滿足了在多種物理介質與多樣的應用需求之間建立簡單而統(tǒng)一的映射需求,可以順利地對多種業(yè)務數據、多種軟 硬件環(huán)境、多種 通信協(xié)議 進行集成、綜合、統(tǒng)一,對網絡資源進行綜合調度和管理,使得各種以 IP 為基礎的業(yè)務都能在不同的網絡上實現互通。今天的軟件技術已經具備三網業(yè)務和應用融合的實現手段。 軟件技術是信息傳播網絡的神經系統(tǒng) ,軟件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三大網絡及其終端都能通過軟件變更最 終支持各種用戶所需的特性、功能和業(yè)務。 無論是電信網,還是計算機網、廣播電視網,大容量光纖通信技術都已經在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寬帶技術特別是光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為傳送各種業(yè)務信息提供了必要的 帶寬 、傳輸質量和低成本。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講,成本也不宜太高。若要提供統(tǒng)一業(yè)務就必須要有能夠支持音視頻等各種多媒體 (流媒體 )業(yè)務傳送的網絡平臺。寬帶技術的主體就是光纖通信技術。 數字技術 的迅速發(fā)展和全面采用,使話音、數據和圖像信號都通過統(tǒng)一的數字信號編碼進行傳 輸和交換,為各種信息的傳輸、交換、選路和處理奠定了基礎。所有業(yè)務在數字網中都將成為統(tǒng)一的 0/1 比特流 ,從而使得話音、數據、聲頻和視頻各種內容 (無論其特性如何 )都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來傳輸、交 換、選路處理和提供,并通過數字終端存儲起來或以視覺、聽覺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三網融合 的技術 1,基礎 數字技術 。 三網融合將進一步驅動包括具有聯(lián)網功能的電視,升級的智能手機等 3C( Computer、 Communu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電腦、通信、消費電子)融合的接收終端發(fā)展,以及以終端為載體的豐富內 容與服務提供。 2..網絡融合 三網融合通 過推進下一代帶寬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lián)網等國家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有線電視網和電信網兩張物理網將逐漸走向同質化,實現互聯(lián)互通,無縫覆蓋。 三網融合首先體現在業(yè)務融合方面,即在同一個網絡上,可以同時開展語音、數據和視頻等多種不同的業(yè)務。從融合網絡主體的角度看,三網融合是在 TCP/IP 協(xié)議的基礎上,推進不同 運營實體的技術改造、網絡兼容、業(yè)務趨同、有效監(jiān)管、充分競爭,如 圖 11 所示。 三網融合打破了此前廣電在內容輸送、電信在 寬帶 運營領域各自的壟斷,明確了互相進入的準則 —— 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廣電企業(yè)可經營 增值電信業(yè)務 、比照增值電信業(yè)務管理的基礎電信業(yè)務、基于有線電網絡提供的互聯(lián)網接入業(yè)務等;而國有電信企業(yè)在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下,可從事除時政類節(jié)目之外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生產制作、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信號傳輸、轉播時政類新聞視聽節(jié)目服務, IPTV 傳輸服務、手機電視分發(fā)服務等。以后的手機可以看電視、上網,電視可以打電話、上網,電腦也可以打電話、看電視。三合并不意味著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yè)務應用的融合。 三網融合 中 的 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探討 2 1 緒論 三 網融合 的概念 三網融合 又叫 “三網合一 ”,意指 電信 網絡、有線 電視 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為全世界統(tǒng)一的信息通信網絡,其中互聯(lián)網是其核心部分?;ヂ?lián)網被認為是依附于電信網之上,在未來也可承載在廣電網絡之上,難以獨立運營的網絡,具有靈活、創(chuàng)新能力強、成本低、安全性較差等特點。有線電視網是高效廉價的綜合網絡 ,具有頻帶寬、容量大、多功能、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支持多種業(yè)務、連接千家萬戶的優(yōu)勢。其中,三網融 合的參與主體為有線電視系統(tǒng)。 電信網是構成多個用戶相互通信、多個電信系統(tǒng)互連的通信體系,是人類實現遠距離通信的重要基礎設施,利用電纜、無線、光纖或者其他電磁系統(tǒng),傳送、發(fā)射和接收標識、文字、圖像、聲音或其他信號。 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lián)網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specifically discussed triple play bearer work key technologies IP work technology, optical transport work technology, as well as trends. Keywords: Triple play; IP; OTN 三網融合 中 的 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探討 1 引言 自 2020 年 1 月 13 日國務院 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我國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lián)網的三網融合以來,全國再次掀 起了產業(yè)格局調整與網絡建設升級的熱潮。 establishment of the wireline, wireless, mobile, sensor and many other means of ubiquitous broadband access work。 關鍵字: 三網融合; IP; OTN II ABSTRACT Triple play telemunications works, puter and cable television works, three major work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achieve mutual peration, are patible with each oth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munication services including voice, data, images and other multimedia. Triple play at this stage does not mean that the telemunications work, puter work and three cable television work physical unity, but mainly refers to the fusion of the three major works in the highlevel business applications. Telemunications work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soundbased circuitswitched works to carry voice traffic and IPbased work to carry the Inter business, but to meet the demand for triple play services, the need to establish collaborative business platform andunified service interface。 本文介紹了三網融合的概念, 基本內容,技術以及 優(yōu)點?,F階段三網融合并不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三大網絡在 高層業(yè)務應用的融合。 指導教師 (簽字 ): 2020 年 3 月 24 日 說明: 本報告必須由承擔畢業(yè)論文 (設計 )課題任務的學生在畢業(yè)論文 (設計 ) 正式開始的第 1 周周五之前獨立撰寫完成,并交指導教師審閱。 在設計和研究過程中,需要對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關鍵技術進行深入了解,對整個文章結構做出合理分布,在論文內容的深淺層次及各章節(jié)間的銜接上需重點把握。 2. 本課題需要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解決的思路及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分析 關鍵問題: 1.對三網融合的總體理解 2.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技術了解與分析,以及發(fā)展趨勢的探討 3. 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了 解與分析,以及發(fā)展趨勢的探討 解決思路: 1. 查 閱資料了解三網融合的概念,發(fā)展現狀、趨勢 2. 對三網融合的承載網絡總體概念進行學習,熟悉三網融合承載網絡的相關技術并明白其原理,同時了解其發(fā)展趨勢 3. 學習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關鍵技術 —— IP網絡技術,光傳送網技術,內容分發(fā)網技術等,同時認識它們的發(fā)展趨勢 4. 針對主要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課題具體論文報告,并不斷完善論文 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分析: 1. 了解三網融合的概念,發(fā)展現狀和趨勢,可以更好地了解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的情況 2. 學習三網融合的承載網絡總體概念和其相關技術原理、發(fā)展趨勢為學習三網融 合中的承載網絡關鍵技術打好了基礎 3. 通過對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關鍵技術的學習,提升自己的獨立自學能力, 3. 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 1.理解三網融合的概念,學習三網融合的總體框架和內容 2.學習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的概念,以及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的技術 3.學習三網融合中的承載網絡的關鍵技術內容,分析其未來發(fā)展趨勢 4. .撰寫論文,完成論文初稿;最后完善并修改畢業(yè)論文。 為適應三網融合對承載網提出的 IP 化、寬帶化、電信級多業(yè)務承載要求, IP 網絡和光傳送網分別從不同的技術領域出發(fā),通過改進現有技術或引入各種新技術來滿足新形勢下對承載網提出的新要求電信運營商的 IP網絡已經引入了多協(xié)議標簽交換(MPLS),用于解決如網絡速度、可擴展性、服務質量管理以及流量工程的問題,同時運營商也正在積極準備網絡IPv6的演進,以期能夠有效解決IP地址枯竭問題。在業(yè)務層面,“三重”(固定話音、數據和TV)”乃至“四重”(固定話音、移動業(yè)務、數據和TV)服務已普及,融合類新業(yè)務在不斷涌現。 三網融合的重點是電信與廣播電視的融合。它既能夠解決電信運營商業(yè)務發(fā)展瓶頸 ,又能夠解決廣播電視網絡盈利模式匱乏的問題 。三網融合具有以前任何一種網絡都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它既能夠通過一套終端平臺同時 向用戶呈現多種業(yè)務 ,有效地降低操作難度和復雜性 ,減少用戶的購買成本 ,降低業(yè)務的使用門檻 ,